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范蠡下海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在吴国幸免于难,返回故土。此后在文种、范蠡等人鼎力相助下,卧薪尝胆,经过18年的发愤图强,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吴国,报仇雪恨,称霸中原。

越国复兴后,劳苦功高的范蠡被尊为上将军,地位显赫。然而就在常人认为应该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范蠡却悄然弃官外逃了。临走时,他给宰相文种留下一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长颈鸟喙,可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范蠡在与勾践长期相处的日子里,对他的为人处世有深刻的了解。他的出走是明哲保身。文种不听忠告,果然被勾践杀害了。

此后,范蠡埋名隐姓,带着美女西施,泛舟五湖。他到了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耕作,兼营渔业,没过几年竟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齐王闻讯,拜范蠡为相,由他主持国家政务。三年后,他喟然感叹:“居官于卿相,治家能治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说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相印,把财产分散给至交和穷人,重返商海。

范蠡来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陶地东临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居于“天下之中”,是最佳经商之地。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需求,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伺机而动。几年下来,经商积累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被当地民众尊为财神,成为我国儒商的鼻祖。

范蠡著有《计然篇》。书中记述了他的经商之道,也是励志之作。

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实现霸业之日,也是范蠡弃官经商之时。此后20年里,除了三年在齐国当相国,其余时间都在经商。当今社会,通常把弃官经商称为“下海”。因此,我们权且把范蠡弃官经商,也称作“下海”。

在那个年代,范蠡能活到88岁已算奇迹;而他“忠以保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面面俱到,在中国历史上更是奇迹。 3HcQCoVWyYq9Y3/pQ7c0CJTXOVwgaaMkoEndNBvCT1jsUG1jOw1WuM0hUPcp/Z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