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中期,晋文公、晋襄公相继称霸,楚国不敢与晋国争锋,只能收拾周围小国。晋襄公死后,国内贵族争斗,无暇外顾,这给了楚国争霸中原的机会。
楚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即位后,进行改革,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
公元前606年,楚国攻伐陆浑戎族后,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楚庄王还问周大夫王孙满九鼎到底有多大多重。相传,九鼎为夏禹所铸,是天子权力的标志。楚庄王如此问话,其夺取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三军北征。楚军围攻郑国三个月后,郑襄公袒胸露臂,请罪求和。楚庄王同意媾和,遂退兵30里,驻扎邲地。其实楚军攻郑是诱饵,他们在静静地等待晋国上钩。
晋军果然南下,并在黄河北岸扎营。面对楚军咄咄逼人的气势,晋军主帅荀林父主张撤兵,而中军佐先谷坚决主战。不等主帅同意,他就指挥所属部队擅自渡过黄河。荀林父唯恐先谷有失,只好率大部队尾随渡河。未曾开战,晋军就步调不一、陷入被动。
此前,楚军曾大败于晋军,因此心有余悸。这次面对晋军,楚庄王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几番遣使向晋求和,其实是试探虚实,结果发现晋军将帅分歧严重。晋军内部的矛盾公然暴露在敌人面前,反倒增强了楚人获胜的信心。
晋将赵旃、魏锜不经主帅同意,擅自找楚军骂阵。晋军主帅荀林父派荀䓨接二人回营。荀䓨战车一过,疆场上顿时尘土飞扬。楚军以为晋军发起总攻,令尹孙叔敖即刻下令大军倾巢而动,攻击晋军。晋军猝不及防,乱作一团。荀林父向三军下达撤退令,率先渡过黄河的有赏。晋军将士争抢渡船,先上船的砍掉后来攀着船舷人的手指,其状惨不忍睹。楚军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休整放松。
公元前594年,楚军又围攻宋国九个月。晋国无力援助,宋国只得屈从楚国。至此,鲁、宋、郑、陈等国都看楚国脸色行事,楚庄王一时成为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