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成词库论视域下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评测研究
——以喜爱义心理动词为例

王伟丽 周建设 张凯 李可云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在生成词库论的基础上,尝试对13个喜爱义心理动词进行释义,并以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就释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评测。评测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当基于生成词库论进行的释义更加简短、用语更加易懂时,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对基于生成词库论的释义模式接受程度更高。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是可以接受基于生成词库论在释义中标注论元结构、事件结构、形式角色等的释义方法的。但这种释义方式看起来更为烦琐,不够简单易懂,且重点不够突出。基于生成词库论的释义模式是否更加适用于计算机的语义理解,是我们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生成词库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喜爱义心理动词;释义

1 将生成词库论引入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的可行性

生成词库论关注词语的指谓及如何指谓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词语的语义结构作多层面的详尽描写和建构数量有限的语义运作机制,解释词义的语境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生成词库论尝试将部分百科知识和逻辑推理关系写入词义或词法。这一理论本身的特性使其能够被有效运用于词汇的释义与语境理解中。

21世纪初,生成词库论被引入国内。张秀松等(2009)以Pustejovsky所著的《生成词库论》为基础介绍了生成词库论的基本主张、研究目标与理论框架,并尝试利用生成词库论对汉语中名词、动词的逻辑多义现象进行解释。自此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开始尝试将生成词库论运用到汉语研究的实践中。

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将生成词库论应用于现代汉语名词及相关搭配的占绝大多数。袁毓林(2014)根据汉语名词在文本中基本的组合方式、搭配习惯和语义解释,提出了一种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也有学者尝试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及相关搭配的研究与生成词库论相结合,如程杰(2010)用生成词库论分析了汉语名源动词(如“锄地”的“锄”)的语义生成,得出生成词库论的语义生成机制和句法推导中的结构关系会共同作用于名源动词语义生成的结论。

近些年来,有学者开始尝试将生成词库论与词典释义相结合,探寻更科学的释义方式。李强、袁毓林(2016)以名词语义类型和物性结构为基础,探讨了名词的用法特点和词典释义问题,并引发了学界讨论。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与理论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恰而生成词库论本身的出发点与理论特点使其能够被有效运用于词汇的释义与语境理解中,再者学者们已从生成词库论出发对汉语研究及词典释义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因此,将生成词库论引入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2 以生成词库论为基础进行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尝试

要以生成词库论为基础进行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尝试,也需站在外向型词典必有部分的基础上。要以物性结构与论元结构为释义重点,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用规范的语言和示例解释规范语义、展现规范用法,准确描述词义,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给使用者和学习者,帮助使用者和学习者灵活运用喜爱义心理动词。

如根据喜爱义心理动词“爱”的语义表征,得出图1:

图1 心理动词“爱”的语义表征

“爱”表喜爱义的动词用法中,事件结构包含表状态的子事件,事件同时发生。论元结构中包含四个论元,分别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 ,个体的物质实体 ,抽象概念 ,物质集合 。“爱”是一个表状态的概念聚合,形式角色是人类实体、物质实体、抽象概念或物质集合被爱的状态,施事格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 “爱”的心理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释义中以浅显的语言凸显出喜爱义心理动词“爱”的这些语义特点:“人或动物对人、动物或事物有很深的好的感情。”

下面,将在爱、爱好、宠、宠爱、敬爱、酷爱、怜爱、溺爱、热爱、喜爱、喜欢、心疼、钟爱13个常用的、汉语学习者接触较多的喜爱义心理动词的词汇表征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释义要素,并用更浅显的语言将词汇表征整合起来,进行释义尝试。

2.1 爱

“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直观来看如表1所示:

表1 “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若将这些元素编入释义,需要用更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呈现,如图2所示:

图2 “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爱】(愛)ài[动]人或动物对人、动物或事物 有很深的好的感情 :~祖国丨~人民丨一般人觉得,我们要~人,不要恨人。丨他~上了一个姑娘。

2.2 爱好

“爱好”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2、图3所示:

表2 “爱好”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3 “爱好”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爱好】(愛好)ài hào[动]人 喜欢也习惯做 某种事情:~体育丨~音乐丨他有许多~科学的朋友。

2.3 宠

“宠”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3、图4所示:

表3 “宠”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4 “宠”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宠】(寵)chǒng[动]年龄更大或地位更高的人 很喜欢 年龄更小或地位比较低的人, 可以原谅 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后面常加补语:“这样会宠坏孩子的”):~孩子丨~狗丨她如同一个小公主,总是被人们~着。

2.4 宠爱

“宠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如表4所示:

表4 “宠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续上表)

“宠爱”与“宠”的词汇表征大致相同,但“宠”后常加补语“坏”,如“宠坏孩子”。另外,“宠爱”与“宠”常搭配的受事名词不同。除“宠孩子”这一搭配外,“宠”还会与单音节自然类受事名词搭配,如“宠狗”“宠猫”;“宠爱”多与双音节受事名词搭配,如“宠爱妻子”“宠爱动物”。故而,在此次释义尝试中,“宠爱”与“宠”的释义用语并无太大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用例上。以下是“宠爱”的具体释义条目:

【宠爱】(寵愛)chǒng ài[动]年龄更大或地位更高的人 很喜欢 年龄更小或地位比较低的人, 可以原谅 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孩子丨~小动物丨她是母亲最~的女儿。

2.5 敬爱

“敬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5、图5所示:

表5 “敬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5 “敬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敬爱】(敬愛)jìng ài[动]年龄更小或地位比较低的人 尊敬热爱 年龄更大或地位更高的人:~父母丨~老师丨这些孩子都很~长辈。

2.6 酷爱

“酷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6、图6所示:

表6 “酷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6 “酷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酷爱】(酷愛)kù ài[动]人 非常喜欢 某个人或做某种事情:~书法丨~音乐丨中华民族~和平。丨他~文学,写过很多小说作品。

2.7 怜爱

“怜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7、图7所示:

表7 “怜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7 “怜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怜爱】(憐愛)lián ài[动]地位较高或力量更强的人 喜欢 想保护 某人:~女儿丨~太太丨这孩子个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真惹人~。

2.8 溺爱

“溺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8、图8所示:

表8 “溺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8 “溺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溺爱】(溺愛)nì ài[动]年龄更大的人 太喜欢 年龄更小的人, 可以原谅 他们犯的很多错误:~孩子丨~儿女丨外祖母一直很~外孙。

2.9 热爱

“热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9、图9所示:

表9 “热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9 “热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热爱】(熱愛)rè ài[动]人对事物 有非常深的感情 :~工作丨~祖国丨因为家庭文化的影响,她从小也~艺术。

2.10 喜爱

“喜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10、图10所示:

表10 “喜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10 “喜爱”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喜爱】(喜愛)xǐ ài[动]人 非常喜欢 某人或某种事物、行为:~游泳丨~书法丨巴西和墨西哥人民~可可树。丨这小孩子真惹人~。

2.11 喜欢

“喜欢”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11、图11所示:

表11 “喜欢”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11 “喜欢”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喜欢】(喜歡)xǐhuān[动]人或动物 想起 看到 某人、某种东西时 感到高 ;人或动物 做某事时感到高兴 :~祖父|~兔子|~戏剧|他~文学,我~数学。

2.12 心疼

“心疼”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和释义如表12、图12所示:

表12 “心疼”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图12 “心疼”的释义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心疼】xīn téng[动]人 很喜欢 某人, 担心 他们 受到伤害 :~妈妈丨~老人丨老太太最~小孙子。

2.13 钟爱

“钟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如表13所示:

表13 “钟爱”的词义的词汇表征

具体释义条目如下:

【钟爱】(鏱愛)zhōng ài[动]人 特别喜欢 很多人或东西中的一个:~大自然丨~中国菜丨祖母~最小的孙子。

3 内向型、外向型词典中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对比

为了解各类词典对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方式,我们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当代汉语学习词典》这四本词典进行参照。

《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很相似。《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对“爱”“宠爱”“溺爱”的释义对比(见表14):

表14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对“爱”“宠爱”“溺爱”的释义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比较特别,将词放在语境中,以语境解释来解释词汇(见表15):

表15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对“爱”“爱好”“敬爱”的释义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释义方式与《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两本词典较为类似,但对一些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的用词用句更为浅显(见表16):

表16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对“宠爱”“溺爱”的释义

与上述这些词典对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相比较,本文尝试站在生成词库论的基础上,对这些心理动词进行分析、释义。在释义中显示这些心理动词最常用的施事角色、受事角色、形式角色及主要论元。但相较于这些词典对喜爱义心理动词的释义,本文的释义方式看起来更为烦琐,似乎也因成分烦琐而不够简单易懂,且重点不够突出。

如《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对“宠爱”的释义:

【宠爱】(动)(上对下)因喜欢而过分偏爱。

本文对“宠爱”的释义尝试:

【宠爱】(寵愛)chǒng ài[动]年龄更大或地位更高的人 很喜欢 年龄更小或地位比较低的人, 可以原谅 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孩子丨~小动物丨她是母亲最~的女儿。

为了将“宠爱”表状态的事件结构、与人类实体及个体的物质实体有关的论元结构、与被关爱小辈的人类实体或物质实体相关的形式角色、地位高力量强的人类实体施事格纳入释义,本文对“宠爱”的释义显然不如《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对“宠爱”的释义简洁易懂、重点突出。

4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接受度调查

为了验证本文中释义尝试的效果,本文以《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当代汉语学习词典》这三本词典的释义为基础,以爱、爱好、宠、宠爱、敬爱、酷爱、怜爱、溺爱、热爱、喜爱、喜欢、心疼、钟爱13个常用的、汉语学习者接触机会较多的喜爱义心理动词的不同释义接受程度为调查内容,设计了一份释义认同度调查表,以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邀请了43名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包括9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留学生、24名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留学生、6名美国明德大学北京中文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学生及4名在北京语桥文化交流中心学习的留学生。测试者大多为韩国国籍汉语学习者,共有17名;美国留学生6名;俄国留学生5名;日本留学生4名。另外也有阿根廷、意大利、德国、泰国等国留学生。

调查时,我们请他们在调查表中勾选自己更喜欢、更认同的释义方式,调查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 释义认同度调查结果

由统计结果来看,或许是因为使用习惯,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较少接受《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中引导句和解说句结合、在语境中释义的方法。如:

【爱好】我~运动。→我喜欢运动。

在这一释义中,“我爱好运动”为引导句,是包含被解释词语“爱好”的基本句;“我喜欢运动”为解说句,用词典中有的其他词语显化引导句意义。

相较于没有列出词性的释义,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更喜欢列出词性的释义。如: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对“敬爱”的释义:

【敬爱】(动)尊敬热爱。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对“敬爱”的释义:

【敬爱】尊敬热爱。

有39.5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标出词性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但没有受调查者选择《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总体而言,我们的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调查对象可以接受本文在生成词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以较浅显的语言在释义中标注论元结构、事件结构、形式角色等的释义方法。接受程度似乎会受到释义用语长短及语言烦琐程度的影响。

如本文对“溺爱”的释义尝试:

【溺爱】[动]年龄更大的人太喜欢年龄更小的人,可以原谅他们犯的很多错误。

这一释义中,包含了“溺爱”表状态的事件结构、与人类实体相关的论元结构、与被溺爱的人类实体相关的形式角色及一般为长辈的人类实体的施事格,释义内容多、语句长。

仅有6.98%的受调查者更喜欢这条释义,而有62.7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对“溺爱”的释义:

【溺爱】(动)(对孩子)过分地爱。

再如本文对“钟爱”的释义尝试:

【钟爱】[动]人特别喜欢很多人或东西中的一个。

这一释义中,将“人”这一人类实体施事格放在最前,包含了与人类实体、个体的物质实体、抽象概念相关的论元“人、很多人、东西”,以“……中的一个”来点出表示有针对性的习惯行为的状态的形式角色。

有53.4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这条释义,有37.21%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对“钟爱”的释义:

【钟爱】(动)特别喜爱(用于长辈对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个)。

可见,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更喜欢长度较短、用语简洁的释义。当本文尝试的释义用语较简短时,受调查者更能接受本文的释义尝试。

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有55.81%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本文对“宠爱”的释义尝试:

【宠爱】[动]年龄更大或地位更高的人很喜欢年龄更小或地位比较低的人,可以原谅他们做的很多事情。

为了将“宠爱”表状态的事件结构、与人类实体及个体的物质实体有关的论元结构、与被关爱小辈的人类实体或物质实体相关的形式角色、地位高力量强的人类实体施事格纳入释义,本文对“宠爱”的释义不够简洁易懂、重点不够突出。

有39.5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对“宠爱”的释义:

【宠爱】(动)(上对下)因喜欢而过分偏爱。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似乎是《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释义中用了并不常用的“偏爱”一词对“宠爱”进行释义。

总体而言,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是可以接受本文所尝试的在释义中标注论元结构、事件结构、形式角色等的释义方法的。但本文的释义方式看起来更为烦琐,似乎也因成分烦琐而不够简单易懂,且重点不够突出。当用这种方法进行的释义更加简短、用语更加易懂时,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对本文的释义接受程度更高。

5 结语

在生成词库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对选出的13个喜爱义心理动词进行了释义,并就释义内容以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当基于生成词库论进行的释义更加简短、用语更加易懂时,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对这种释义模式接受程度更高。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是可以接受本文所尝试的基于生成词库论的释义中标注论元结构、事件结构、形式角色等的释义方法的,但这种释义方式看起来更为烦琐,似乎也因成分烦琐而不够简单易懂,且重点不够突出。当然,基于生成词库论的这种烦琐的释义模式是否更加适用于计算机的语义理解,是我们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杰.汉语名源动词生成的句法机制刍议[J].现代外语,2010(2).

[2]李强.名词物性结构为汉语研究提供新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496).

[3]李强.从生成词库论看动词“读”与名词的组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2).

[4]李强,袁毓林.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J].辞书研究,2016(4).

[5]李强.《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补议:对尚简(2017)的回应[J].辞书研究,2018(1).

[6]李强.国内生成词库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

[7]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学习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宋作艳,赵青青,亢世勇.汉语复合名词语义信息标注词库:基于生成词库理论[J].中文信息学报,2015(3).

[10]宋作艳.类词缀与事件强迫[J].世界汉语教学,2010(4).

[11]宋作艳.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事件强迫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2]袁毓林.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J].当代语言学,2014(1).

[13]PUSTEJOVSKY J,张秀松,张爱玲.生成词库论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9(3).

[14]张志毅.当代汉语学习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15]赵青青,宋作艳.现代汉语隐喻式双音节名名复合词研究:基于生成词库理论[J].中文信息学报,2017(2).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7]JAMES P.The generative lexicon[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5.

[18]JAMES P.Type construction and the logic of concept[J].The syntax of word meanings,2001.

[19]JAMES P,et al.Advances in 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2. 8PCTotH9FXwsUUxRHg3Cp5kkDRQs4v+fcwY0Tph/KWn65aYfJyqU4GeQaqoGrO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