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姓名: 林晓霞、陈意依、徐花
指导教师: 黎美红、陈安妮
幼儿园名称: 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天骄幼儿园
幼儿年龄段: 大班
口袋公园是指规模较小、功能多样、布局灵活的公共绿地。其往往占地面积不大,但设计精巧,充满巧思,便于人们日常休憩,体现海绵城市、儿童友好、老人友好等理念。而深圳市福田区有20余个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需求,孩子们可以在家楼下或附近的口袋公园中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对这些口袋公园有了很多的体会和兴趣,于是我们一起初步了解我们身边的口袋公园。
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生活认知进一步探索口袋公园与自身的关系,发现口袋公园原来与“我”息息相关。通过公园实地走访后,孩子们开始注意到每个口袋公园都有其独特之处,也为周边居民带来很多便利。
幼儿园对面的社区口袋公园是孩子们放学后经常玩耍的地方。在一天的晨谈活动中,老师与孩子们讨论放学后的活动时,邱宇小朋友突然说:“我发现我们周边除了笔架山公园,其他很多公园也像口袋公园一样,小小的。”这引起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孩子们对于这些隐藏在街角、楼字间的微型绿色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1 幼儿体验口袋公园
追随幼儿的兴趣,老师决定让幼儿周末与家长一起探索身边的口袋公园。为了更好地倾听幼儿,老师决定改变以往以问答为主的分享形式,选择借鉴马赛克方法中的“幼儿园之旅”,邀请幼儿进行“口袋公园之旅”,并在回园后通过儿童会议,让幼儿以向导的身份向同伴、老师介绍他们认为重要的事物或者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可以观察和倾听儿童的介绍,收集有关儿童的兴趣点和对环境的理解。
于是,孩子们回园后用照片、视频分享了各自的所见所闻:
梓豪:我去了交通科普园,里面有很多交通标志,可以在里面玩交通游戏。
言蹊:我也去了交通科普园,在公园里面还有一个像消防车一样的大房子。
家爱:我最喜欢飞鸟公园,里面有很多小鸟的模型,还有一个大大的笼子。
嘉谚:飞鸟公园那个是大鸟笼,旁边还有一个小鸟笼呢。
高渤:我去了岩石公园呢,里面有很多岩石。
楷达:对,而且我妈妈说岩石晚上的时候是能发光的哟。
可可:那你们去我家楼下的天健天骄公园了吗?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
仁泽:我家也在那里,我们放学就可以一起去玩。
博锟:我还去过宠物公园,那里有很多狗狗,但是有点臭,狗狗的大便要及时清理才行。
佳颐:我最喜欢去宠物公园和那些狗狗玩了,很可爱。
孩子们分享了口袋公园里有好玩的滑梯、跷跷板、传声筒等设备,以及在公园玩游戏、骑自行车、滑滑板、跑步等趣事。
通过对口袋公园的初步体验,孩子们对周边的口袋公园环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每当提及在口袋公园的所见所感,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仿佛探索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初探口袋公园阶段,相比于以往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老师运用了马赛克方法中的儿童会议以及口袋公园之旅等方法来了解幼儿对口袋公园的经验、兴趣与问题。儿童会议中,幼儿自由分享,老师也可以通过追问启发个体和集体。在口袋公园之旅中,老师以儿童的视角来探索和理解他们自己的“口袋公园”。
有一天,几个小朋友跑过来兴奋地告诉老师说:“老师,我发现狮岭社区公园里面的游乐设施好脏!”于是我们围绕“游乐设备脏了,怎么办?”展开了儿童会议。
令萱:我也发现了,传声筒很脏,而且好像都没有声音了。
承恩:我周末去玩的时候还发现有一个儿童摇摇车已经坏了,但是没有人去维修。
北北:那个转盘也很脏,好多泥巴都在上面。
高渤:那我们要不要去公园把设备洗干净呢。
安娜:那要带上抹布和小桶,还要装水。
博锟:我奶奶可以过来帮忙,可以叫她带上洗洁精,这样洗得干净一点。
嘉谚:那我也可以请妈妈帮忙。
孩子们讨论后,老师和孩子们决定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去将狮岭社区公园的设备清洗干净,这样玩的时候才会玩得更开心。
图2 亲子活动之清洗公园设备
这场给设备“洗澡”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勃勃,不仅带上了小桶和抹布,更细心的孩子还准备了洗洁精、钢丝球等清洁工具。孩子们卖力地劳动,把公园的设备打扫得闪闪发亮,同时还发现公园沙池有很多落叶,靠单独的儿童力量可能没办法每天维护公园的卫生,需要请公园环卫阿姨一起打扫维护。
在口袋公园清洗设备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部分设备损坏的情况,如儿童摇摇车是坏的,坐上去可能会摔跤;地板有大大小小的洞,不注意的话还有可能会被绊倒。在清洗设备的活动中,老师发现公园里的树木、设备上都有二维码可以反馈我们发现的问题,并且曾经尝试扫码,但是都没有成功。回到幼儿园后,老师引导孩子及时展开讨论,老师适时给予支持,决定和孩子们再次到公园通过实地考察、小组会议、拍照、绘画等方式记录问题,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图3 再次到公园考察并记录设备问题
图4 打电话给相关部门
孩子们通过扫描公园二维码发现管理公园的相关部门电话。他们兴奋不已,并且决定一起打电话反馈设备的损坏问题。老师代为拨打管理部门的电话,公放给小朋友一起听。在电话中,我们了解到街道办负责该公园管理,并委托给绿化保险公司。然而,孩子们所反馈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我们期待并希望后续能够得到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反馈与处理。
此次活动展现了孩子们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参与精神,他们乐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能够通过合适的途径寻求帮助。
在探访口袋公园时,孩子们发现早上的口袋公园除了有爷爷奶奶在跳舞、小姐姐在跳绳、小学生路过公园去上学,还有叔叔阿姨推着婴儿车在照顾婴儿,也有老爷爷坐在公园看报纸,实在是太有趣了。
伟溢:老师,公园里的人每天都跟我们一样那么开心吗?
邱宇:应该是吧,因为我们去公园锻炼的时候都是开开心心的。
思源:我们可以去问问他们,可能有的人有时候并不喜欢在口袋公园里,万一他觉得很吵呢?
老师:这是个好办法,可是,怎么问呢?
伟溢:我们可以变身小记者去采访他们,我现在就在上小记者的课呢!
这时,班级里刚好有两位幼儿在上小记者的课程,他们开心地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他们去采访的趣事,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变身小记者,了解公园里不同的人的感受。为此老师特地展开了一场“采访需要准备什么?”的讨论活动。
图5 幼儿设计记者服
博锟:采访前要准备记者穿的衣服。
梓豪:还要准备大一点的话筒。
家爱:还需要拍照的人。
伟溢:那个是摄影师,要拿着相机。
高渤:我看电视上摄影师还会拿着很大的拍照机器。
邱宇:那我们拍完还要把视频处理好才行呀。
园园:我们不会弄视频,但我们可以请妈妈帮忙剪辑视频。
伟溢:还有小记者要自信,不能有太多小动作,声音还要大点。
孩子们通过参加过小记者班的同学分享的经验了解到组建采访团队的条件,在儿童会议中讨论成立了四个小组:策划组、小记者组、摄影组和后期制作组。孩子们在第二次儿童会议中进一步讨论了每个小组的任务。
策划组的孩子们需要去过这个公园,对口袋公园的设施和设备了如指掌。他们列出了一份采访问题清单,准备小记者组需要提问的内容。
小记者组的孩子们则围坐在一起,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小记者不仅要有自信,还要在镜头前保持镇定,避免过多的小动作;此外,说话的声音也要足够响亮,确保每个被采访的人都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声音。
摄影组的孩子们则忙着准备采访所需的装备。他们挑选了合适的采访服装、话筒,以及一台专业的摄像机。
后期制作组的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剪辑视频,并将成品上传到电视上,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们的采访成果。
在口袋公园分享会上,孩子们观看了公园采访视频,小记者兴奋地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其他孩子也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每个口袋公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天健天骄公园的活力,岩石口袋公园的亲切感,还是宠物公园的欢乐,都激发了小朋友们探索的欲望。在口袋公园小记者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合作,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不仅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也帮助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体验到了在探索过程中分享真实问题和个人看法的重要性,这成为推动他们深入探究学习的契机。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地为小朋友们提供帮助和指导。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采访技能,学会了如何在游戏中表达自己,体验了分享和合作带来的快乐。最后,孩子们的采访视频被制作成二维码,面向全园小朋友宣传。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对口袋公园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通过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口袋公园。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彼此间的协作能力,也加强了与老师的互动与沟通,有效促进了幼幼间和师幼间的合作能力。
在口袋公园里,孩子们不仅是游戏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变革者。从简单的游戏到参与清洁和维护工作、进行小记者式的采访,孩子们的行动不仅增强了他们与社区的联系,也加深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老师通过运用马赛克方法中的儿童会议以及口袋公园之旅等方法倾听、了解幼儿的声音。然而,老师在梳理后发现,在本次探究活动中使用儿童会议这一方法倾听活跃幼儿的频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不善言辞的幼儿的声音。在倾听幼儿想法时,教师可以采用更多方法,如拍照、观察、幼儿绘画、拼搭积木等,来获取更多幼儿的声音和想法。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甚至是个体幼儿的年龄、特长等,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方法,并进行持续的对话、反思和支持,真正倾听幼儿、与幼儿对话。
在探索中,幼儿与口袋公园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除了沉浸于公园所提供的愉悦体验之外,幼儿亦特别关注公园设施的状态。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他们敏锐地察觉到狮岭社区公园部分设施设备存在脏污及损坏的情况。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主动采取了行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脏污设施进行了清洁,使之恢复了原有的整洁,并与有关部门反馈设备损坏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得到了满足,学会了在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并找到解决方案。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幼儿们大多基于兴趣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深入探索。从发现问题、协商讨论、制订计划到实施执行,在这一过程中,幼幼间的合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体现在幼儿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家庭与校园、家庭与社区、校园与社区不同主体之间。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契机,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做出专业决策,充分倾听幼儿的声音,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通过这样的参与,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逐渐形成了对环境的尊重和对社区的关爱。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创意,为构建更加美丽安全、可持续的社区贡献了力量,展现了幼儿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巨大潜力。口袋公园不仅是城市中的绿色瑰宝,更是培养孩子们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者的摇篮。在这里,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有可能激发一场社区变革,每一次参与都在书写孩子们作为变革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