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宁市

八景:罗峰晓霞、青秀松涛、马退远眺、象岭烟岚、邕江春泛、望仙怀古、花洲夜月、宏仁晚钟。

青秀山八景:泰青远眺、飡秀观澜、山房夜月、沙浦鱼灯、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

——(乾隆)《南宁府志》卷四,舆地志,第196-197页。

八景:罗峰晓霞、青秀松涛、马退远眺、象岭烟岚、邕江春泛、望仙怀古、花洲夜月、宏仁晚钟。

青秀山八景:泰青远眺、飡秀观澜、山房夜月、沙浦鱼灯、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

——(宣统)《南宁府志》卷四,舆地志,第136-137页。

马退出〈山〉,(《明史·地理志》)宣化县东有马退山。(金《通志》)宣化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山势趋而复返,如马之退,故名。在邕州北, 案: 原作西,今订正 详见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府志旧为八景之一,题曰退山远眺。《古今图书集成》)柳柳州茅亭处也。谢公之屐齿不临,周工之车辙不至,一经品题,遂成佳景。置身亭畔,四顾辽廊,若凭虚御风,有其喜洋洋者矣。

——(民国)《邕宁县志》卷一,地理二,第108页。

青秀山,《清统志》县东二十里,一名泰青峰,《名胜志》与望仙坡相拱揖者,青秀山也,距城东南十里 尝从《统志》作二十里 ,雄奇秀拔,为邕江之砥障。岩洞相因,出泉甘洌。金《通志》古有三寺,峰顶曰白云,石佛、石炉犹存,上有仙人插剑石;山腹曰万寿;临江曰独孤,旁有撷青岩,镌曰“阳明先生过化之地”。(《图书集成》、府志合载)路旁有龟石,相传晋罗秀丹成尸解后,人见秀立石上,有履迹。明嘉靖中,佥事邬阅,刊其石曰“驻仙”。御史董传策谪邑,兵备徐浦、郡守方瑜为作洞虚、董泉二亭及白云精舍,相与登览,今圮。万历间,邑人萧云举建塔其上,曰龙象。又建青山寺,云圃山房,息机、凉云二亭。……明末俱废,惟寺与塔存。今名青山为八景之一,题曰青岫 (案:府志作青秀,今从《图书集成》) 松涛。山有岩有洞,有石有泉,志载之详矣。而松涛未及焉。松为寺僧归元手植,不翅数千株。清风徐来,宛如琴瑟,或送江帆远浦,或供幽人枕簟,游览其间,心旷神怡,萧然令人起尘外之想。

——(民国)《邕宁县志》卷一,地理二,第108-109页。

望仙坡,(《明史·地理志》)宣化县东,有望仙坡。(金《通志》)在宣化县北一里,与青、罗二山相对。《方舆胜览》在城北 原作东,误 ,与罗秀山相对,故名望仙坡。宋皇祐间,狄青、孙沔、余靖南征,驻师于此。后郡守陶弼因建三公祠其上。(府志)后怀忠祠圮,因移祀苏缄于内,又益以王守仁、蟒吉图,为六公祠。明崇祯初,同知刘光宇又建玉皇阁、魁星楼,为八景之一,题曰仙坡怀古。(《古今图书集成》)坡去城里许,邕之主山也,昔人建六公祠其上。每岁清明踏青,重九登高,邕之少长暨四方过客,载酒䜩集,凭高眺远,想昆仑北锁,铜柱南标,不胜吊古兴怀之感。

——(民国)《邕宁县志》卷一,地理二,第113-114页。

罗秀山,(《大清一统志》)县北二十里,其山高峻,俯瞰城北湖, 案:北湖 俗名铜鼓陂 ,上有罗潭,亦曰罗山。(《方舆纪要》)在州西,昔晋罗秀隐于此,后仙去。(《古今图书集成》)与青秀山相峙,高拥南城,俯瞰北湖,上有北寺龙潭,遇旱祈祷辄应。飞瀑从山巅来,寺之前有涧,石畔有泉有亭,有飞来钟,石上有罗大仙足迹。旭日朝霞,闪灼于苍松古柏间,今梵刹虽存,而松木则无矣。(府志)为八景之一,题曰罗峰晓霞。(《古今图书集成》)峰列仙坡之西,与青山拱揖,旭日凝烟,霞光散彩,亦邕州胜概也。

——(民国)《邕宁县志》卷一,地理二,第114-115页。

五象岭,(《方舆纪要》)高百千丈。(府志)武号山,在城南十里,山势雄峻,拱向城郭,为邕之砥障。五峰相倚,如五象饮江,一名五象岭,为八景之一,题曰象岭烟岚。(《古今图书集成》)岭为郡之南屏,伏如象形者五,遂以名焉。向晚而岚开,薄暮而烟起,山之隐见,莫不因其变幻,登南楼而览胜,觉神爽之欲飞。(《史略》)清康熙十八年,将军莽伊图大败吴三桂将世琮于此。

——(民国)《邕宁县志》卷一,地理二,第123页。

五花洲,(府志)在城东北湖中,宋聂安抚筑亭于江。 案:亭近大江,当非城 北铜鼓陂之北湖矣。 额曰南州壮观。又有繁阴亭、梅亭、爱莲亭、熙春台诸胜,安抚使颜敏德于湖上作亭,曰绣衣,厅曰机宜,今废。旧为八景之一,题曰花洲夜月。 案:府志即以颜敏德所作湖亭为县北十里北湖村井,今并为一处。 (《古今图书集成》)五花洲在城北,湖内水中可居地。又洲在城东二里,一带皆水泽陂田。郡绅李天伦建别业其上,翠竹苍梧,郁葱环绕,亭曰繁阴,航曰盟鸥,与萧文端公悬圃日涉园相望。每至月夕,千溪辉映,四顾茫然。(《舆地纪胜》)梯云阁,在府治子城东北隅,逾街而过五花洲。 案:五花洲,在城东北之湖中可居地甚 明。子城,东门月城也; 街,东门新街也,足证洲在城东,而不在心圩乡之北湖矣。《图 书集成》及《舆地纪胜》之说为确。 (采访)城东高庙坡,为萧文端公悬圃旧址,居民称曰花园地,李氏别业近焉。今东门外南湖左右一带陂池,皆五花洲故迹也。明季兵燹后,废为民业矣。 案:城内人和坊濠池,旧称洲汛,至今犹然,则花洲 一地,说人人殊,究以何者为是,尚待确查。

——(民国)《邕宁县志》卷一,地理三,第141-142页。

风景,为揽胜唯一之需要,都会所在地,尤不可少。我县前有八景,如所称罗峰晓霞、青秀松涛、马退远眺、象岭烟岚、邕江春泛、望仙怀古、花洲夜月、宏仁晚钟。兹数者今皆无有。

——(民国)《邕宁县志》卷四十一,社会二,第1672页。 t/PrMEFNFhv6MU3vkWsJraC22DBaQh8SjeD4TqagrLidjkPxDrHCnApCzm1GYF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