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体育报道的特征

整体而言,体育报道应具备准确性、时效性、公平性以及生动性等特征。体育报道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意味着体育报道需及时、准确地传达体育消息,满足公众对体育界的关注需求,激发公众的体育兴趣与热情;公平性则强调维护比赛环境的客观、公正,助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体育报道的生动性强调要丰富体育报道形式,生产出生动有趣、高质量的体育报道。

(一)准确性:体育报道的生命

准确性是体育报道的生命所在,这不仅仅源于新闻对于准确性的要求,也因体育产业庞大而复杂,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从体育赛事的组织到体育品牌的推广赞助,都需要准确的信息作为基础,任何不准确的体育报道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不当的投资,对体育选手的形象、职业生涯和合同达成产生负面影响。在记者对于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如果存在专业性缺失的问题,极易造成报道内容的失实,因此体育报道者要加强对体育比赛规则的学习,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此外,还要注重体育报道中事实性信息和数据类信息的准确性。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事实性信息和数据类信息所涉及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等详细信息来进行分析,并注意核实其中是否存在错误。

(二)时效性:体育报道的脉搏

精彩的体育报道需要强化时效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报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一系列流程才能呈现给读者,体育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在第一时间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体育消息。无论是体育比赛的结果、球队的动态还是运动员的伤病情况,都能够瞬间传遍全球。

从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新浪在国内首先采用互联网信息渠道开设了竞技风暴频道,让国内庞大的体育爱好者找到了比纸质报道更能满足自身对于体育赛事信息需求的渠道。2007年,《卫报》为了迎合网络受众对于时效性的需求,率先规定体育部记者的任何消息必须首先通过网络发布。“网络优先”的原则而后才蔓延到世界各地的传统媒体以及其他媒体类型 。而到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出于对“快”的追求,体育报道乘上了博客这辆快车。2015 年,新华社则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快笔小新”来撰写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报道,更快的新闻生产速度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次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人工智能机器人“张小明”通过对奥组委数据的接收和分析,每天可以撰写30~40 条奥运新闻,并且可以自动配图和添加语气,被誉为“第二代体育报道机器人”。与此同时,《华盛顿邮报》通过机器人“赫利奥格拉夫”(Heliograf)发布了大量里约奥运会的新闻。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时,利用短视频、视频号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体育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可以看到,互联网等信息科技让体育报道的时效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不过,出于对时效性的高要求,体育报道也更容易受到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浅阅读、交互性等“基因”的影响,导致了低质量的体育报道横行,出现粉丝口水战、虚假报道、流于浅表等问题。在强调时效性的同时也应坚守报道的质量与深度。

(三)公平性:体育报道的灵魂

新闻报道公平性,亦即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核心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体育报道。在采访时,记者若只听运动员诉说自己所获得的荣誉而忽视其他的信息,抑或受到个人偏好的影响,对某个运动员或团队有好感或偏见,都会影响他们的报道方式和内容选择。比如由于对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队伍有偏向性,有的媒体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情绪带入新闻报道中;对于本地或本国的运动员和运动队,情感上也会偏向他们,更有可能选择性地忽视对于其不利的新闻要素。例如 2015 年 6月 4 日中超联赛第 13 轮,山东鲁能队与贵州茅台队发生冲突,边裁和鲁能主帅被打。针对此事,山东的部分媒体和贵州的部分媒体在对于打人者身份、冲突原因等的报道上,存在着截然相反和矛盾的叙述。 例如山东媒体用大标题《冲突:从库卡被打开始》,以及全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来重点突出鲁能主教练库卡被打,而对一些媒体披露的库卡先前在走廊打人则只字未提;贵州媒体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在报道时刻意引导读者的视线“走偏”。在这一案例中,各自站队、各执一词的山东和贵州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主观偏袒倾向过重,不能为公众还原事件真实、清晰的全貌;实际上甚至还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有违体育报道的公平性原则,也自损媒体公信力。此外,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与范围扩大会对体育报道的公平性产生影响,借由新媒体传播渠道,极易放大体育报道的公平性失范问题。

(四)生动性:让体育热情跃然而出

生动性是体育报道需呈现出的重要特征。数字时代下,想要在海量信息的传播场域中突出重围,吸引体育用户的注意力,就需要强调体育报道的生动性特征。例如抖音博主“绘说篮球”,通过绘图动画的形式,并且结合一些有趣的段子和“梗”,来展现时下发生的篮球新闻;还有的体育类博主会以篮球场外的内容为话题,通过“反话”形式来描述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状况;《新京报》于 2023 年CBA全明星周末在厦门上演时发表报道《CBA全明星郭艾伦不想再劈叉,张镇麟最爱的扣将竟然是他》,主要围绕郭艾伦和张镇麟的采访展开,通过选取二人有趣的话语来提高这篇报道的可读性。运用生动对比、幽默评论、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和有趣的语言,能够使体育报道跳脱枯燥的表现形式,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体育的激情。

图 5-1 抖音博主“绘说篮球”关于篮球比赛的报道

此外,通过形象化的图片或漫画形式展现体育赛事,也能增加体育报道的生动性。例如,光明网 2023 年 10 月 9 日的《难忘瞬间集锦来了 9 张图带你回顾杭州亚运会》、《钱江晚报》2023 年 10 月 8 日的《潮起亚运绘:一图回顾杭州亚运会 30个感动瞬间》,以图片或漫画形式呈现了中国代表队在亚运会中的精彩瞬间,用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带领读者回顾了本届亚运会,勾起读者的回忆。又例如,年轻群体不仅热爱体育运动,还热爱动画、漫画等二次元亚文化,“浙江在线”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二次元亚文化报道形式,策划《00 后AI绘亚运》系列漫新闻,使赛场之外的亚运工作者走入二次元世界,收获专属于他们的漫画故事,而这一系列作品都来自AI与设计人员的共同创作。截至 2023 年 7 月 10 日,9个条漫故事曝光量超 2000 万,吸引了超过 630 万网友的关注。

图 5-2 《钱江晚报》关于杭州亚运会的报道

总的来说,体育报道应在全媒体时代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为人民群众生产有品质、有深度的新闻产品的同时,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认识,使公众对参与体育、了解体育有更高的热情。 Z7CPJU1fSIlAfeO4PDtdk8kLdJSAIetAnVh26BFGsmmDH88tvLJU9nvy6mtVGD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