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报道是遵循科学精神,采用科学方法,传递科学知识的新闻报道,科技报道的内容无论是面向前沿科学与技术,还是针对社会大众与生活,其目的都是促进科学思想的交流,提升社会的科学氛围,进而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了具有开创性、战略性意义的观点:“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16 年也因此成为科技报道的分水岭,从传播学“5W”框架来看,之后的科技报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科技报道的主体向全社会范围延伸,从媒体、自媒体扩展到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实验室、科技公司、高校、医院、社区宣传点等,社会多元主体加入科技报道的队伍中。
根据国家政策对于传播对象的分类,科技报道的对象被有针对性地分为五个特征群体:面向基础教育的青少年;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民;面向职业教育和产业工人;对科技内容感兴趣、有具体需求的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由于传播主体范围的延伸和传播对象特征的细分,传播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垂直化,如医院、医生、医学博主通常会选择与疾病防治、健康生活相关的专业的科技报道。又如,针对老年人的科技报道,则定位于帮助“银发一族”发展数字适老化及解决信息障碍问题。
新时期的科技报道会更加关注传播的新趋势,如传播的互动性与社交性、职业化与专业性,善用传播的新媒介与新技术,如人工智能、AR、VR技术等。
科技传播的目的是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而实现这一终极目的的途径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科技报道作为传播科技的重要形式,不应只是简单呈现新闻要素,而是要超越科技类信息的传递,肩负更加重大的社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