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驱动下的主线式情境教学在生物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以“免疫学在新冠疫情保卫战中的应用”为例

臧 璐

一、课程开发背景分析

(一)主线式情境教学融入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与多采用显性教育手段的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多采用隐性教育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创设适宜学习情境,将生物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减少思想道德教育的生搬硬套,防止刻意说教带来的疏离感。

以情境主线串联整节教学内容,不仅能将碎片化知识加以整合,还能避免学习情境频繁更换造成学生思想认知上的“浅尝辄止”。

思想态度升华离不开前期铺垫和中期积蓄,主线式情境教学有利于理论认知和情感体验交互促进、螺旋上升,最终形成全面稳定的认知,并内化为思想态度。

(二)任务驱动型学习为高效课堂赋能

新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但学习效率低于传统课堂。任务驱动型学习能扬长避短,使“有限教学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成为可能。

教师打磨资料、设置任务,学生预习阅读、完成任务,课上聚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重难点突破,兼顾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任务完成度。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免疫学的应用”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几乎没有全新知识,重在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应用。

传统教学常选用牛痘、骨髓移植等素材,虽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情境之间关联性弱、跨度较大。笔者所选素材皆与新冠疫情息息相关,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从不同角度展现疫情防控任务的复杂艰巨,使学生深切体会“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越性,自觉自愿为抗疫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注射过疫苗,且在初中学习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相关知识,在新闻中接触过“骨髓配型”“三药三方”等词汇,有较好知识储备。但对于胶体金试剂盒等知识缺乏了解,需教师补充资料、提示线索进行深入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

(1)理解免疫系统过弱或过强都不利于维持机体健康,丰富“稳态与平衡观”。

(2)充分认识新冠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到人体免疫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注重保护免疫防线,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二)科学思维

思考并讨论新冠疫苗研发靶点的选择,在“变异”的新冠病毒中寻找“不变”的抗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三)科学探究

在小黑板上设计构造胶体金试剂盒检测线,借助磁吸教具模拟显色原理。

(四)社会责任

(1)认同器官捐献。

(2)主动宣传防疫知识,自觉配合防疫政策。

(3)认识到恰当运用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见图 1。

图1 教学策略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

(一)数据对比直击心灵,简洁导入开门见山

以截至某一时刻的国内外新冠死亡人数进行对比,说明我国在经济、科技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疫情保卫战的巨大成功。这是因为我国制度优势和免疫学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①用数据强有力地展现党和国家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决心和坚持,使学生能在面对关于“清零”还是“共存”的争论时,用更加成熟全面的视角明辨是非。②用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新冠病毒致病强、传播广,谨慎防控,十分必要。更加注重“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减少病原体传播贡献力量。

(二)梳理材料逻辑线索,呈现教学知识脉络

请学生根据 5 则按时间顺序呈现的新冠相关资料,归纳概括免疫学在新冠疫情保卫战中的应用,并按逻辑顺序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整体理解免疫学防控手段的相互配合。精准的免疫诊断在区分感染者与非感染者、防止疫情扩散的同时,也能对感染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治疗。治疗成功,但双肺发生不可逆损伤者需器官移植重建机体机能。研发疫苗,依托免疫预防,才能赢得疫情防控长期胜利。

(三)交流展示思维碰撞,任务难点逐一破解

根据新闻内容和书本知识精心设计任务清单,学生挖掘关键信息并调动知识储备即可初步解答。小组代表展示,通过生生/师生互动逐层深入、完善答案。

1.教具直观讨论原理,免疫诊断大有可为

教师利用PPT讲解抗体检测胶体金试剂盒检测线的显色原理。学生利用本组教具讨论检测线显色原理,并进行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教师讲述检测线显色原理,设置“最近发展区”。学生利用教具进行讨论,趣味横生且有益思考。“质疑—解释—补充—完善”的交流过程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2.中药西医各显神通,免疫治疗对症下药

学生依据三则新闻的关键信息,分别概括治疗方案原理,并以“知识连连看”的方式呈现讨论结果。通过横向对比,总结适用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

设计意图:中药是民族文化瑰宝,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方案由中国科大联合攻关团队率先提出,彰显我国医疗实力的提升。

3.人间有爱重获新生,器官移植仍处困境

利用已有免疫知识,分析器官移植面临的医学问题(免疫排斥)和解决方案(术前配型、术后服药),比较异体/自体/同系/异种移植的免疫排斥强弱。

设计意图:通过“我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专家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病例双肺移植手术的新闻,彰显医务工作者的妙手仁心和器官捐献者的人间大爱。

4.病毒多变疫苗有招,免疫预防彰显智慧

根据新闻,总结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 5 条技术路线。结合二次免疫原理,推测灭活病毒疫苗原理。教师提供新冠病毒致病机理模式图,学生开展“疫苗研发讨论会”,为易变异的RNA病毒设计疫苗,选取抗原靶点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以疫苗研发战略布局彰显我国抗疫工作的前瞻性和统筹性。

(四)知情意行融汇升华,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课程结尾,学生分享关于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一盘棋”的理解感悟。教师布置作业:结合免疫学知识,制作宣传防疫知识的小视频或手抄报。

设计意图:对新冠疫情形成科学认知,方能对防疫工作产生积极态度,并转化为自觉自愿宣传、配合防疫政策的意志和行动。将所学知识加工整理后再输出,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体会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六、教学总结与反思

主线式情境教学能避免教学情境频繁更换,通过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使学生全面深刻认知事物,提升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多关注时事新闻、科技前沿,多积累生物史实、科学故事,方能更加得心应手地选取教学素材、创设合适的情境主线。

参考文献

[1]乐庆,魏和平,穆丹.主线式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1(35):68-71.

[2]王平平,王海华. 中学生物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对策[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5):199-201. XDZjoWUL8sRt1mbGdpgwEtQYHHTLZTgX2OcA9oO36dLmUoo2DeOEWxTNHWKlMZ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