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数字化引导下的英语课程思政融合探究
——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12 U2 为例

刘 畅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外研社七年级下册第 12 模块第二单元(M12 U2)Vienna is the center of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以音乐为话题,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音乐以及著名音乐家,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对于生活之美的体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都已经学习过本模块第一单元,使学生对于本模块话题有一定的了解。在对话中,也出现了本模块的语法重点,比如选择疑问句“Is this by Strauss or Mozart?”,感叹句“What a beautiful city!”,这些句子在对话交流中自然产生,学生对这些语法结构有了一个感性的认知,后面可以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这两个语法现象的使用规则,从而学习到理性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课前诊断测试中,学生通过自主练习与学习,获取本模块重点词汇的主要含义。

(2)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读懂人物生平,了解人物生平的写作逻辑,学会按时间的顺序来描写人物。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于音乐的热爱,同时产生对于艺术、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单词的理解与应用。

(2)阅读方法的学习以及文章逻辑的梳理。

(3)选择疑问句以及感叹句的学习。

二、课前诊断测试

教师通过设计诊断测试,可以收集学生对每个细分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形成数字化的档案,有助于学生“元认知”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专注薄弱环节,更高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重点以及学习状态的改变提供依据。

在设置诊断测试的时候,设计了课前和课后两种。课前的诊断测试,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解,使教师在课上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进行授课。课后的问卷测试,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率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案例围绕外研社七年级下册M12 U2 Vienna is the center of European classic music 来进行设计,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诊断任务。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设计在线诊断测试,从词汇、语法、语篇三个方面来测试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情况。

(一)词汇测试,根据句意,请选择画线单词的含义

1. Lively is an adjective derived from the noun “life”,and it basically means “full of life”. For example,it’s hard work teaching a class of lively children.

A.活着的

B.直播的

C.生活的

D.活泼的

2.A composer is a person who writes music.

A.歌手

B.作曲家

C.音乐家

D.艺术家

3.单词释义匹配。

(1)lively

(2)modern

(3)noisy

(4)perfect

(5)another

(6)elder

A. full of life and energy

B. some other

C. entirely without disadvantages or shortcomings

D. full of loud and nonmusical sounds

E. of earlier birth or greater age

4.听音频,填词。

(1)Tony’s dad likes ____.

(2)Tony likes____. He loves____.

(3)Tony’s mother likes rock music,too. Because she thinks it’s____.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练习的设计,构建词汇的分层次练习:从最初的单词中文含义识别,到英英释义匹配,再到听写练习。综合练习词汇,让词汇的学习更加丰富。

(二)语法测试

1.选择题。

—Do you like traditional music or pop music?

—_______.

A. Yes, I like.

B. Yes, I do.

C. Pop music.

D. No,I don’t like it.

2.用What作为引导词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1)It is a successful concert.

(2)Tianjin is a beautiful city.

(3)Mozart is a famous composer.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的两个重要语法点:选择疑问句和感叹句,需要设计一些题目来了解学生对它们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利用归纳法,自己总结出语法结构。

(三)篇章理解

Read and think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ssage and then choose the correct picture.

【设计意图】通过逻辑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逻辑结构,从而感知文章总分结构的写作手法。

第二步:组织学生完成作答。

将题目输入到问卷星以后,通过发送二维码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问卷,并回收数据。

第三步:反馈。

将学生回答的问题汇总,并分析学生对于词汇、语法、语篇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通过诊断测试的方式,让学生在家提前了解文章脉络,为课中讨论做好铺垫与准备。

三、课中教学实施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学习目标分类,学生在课前已经基本完成了识记层次,对课文里的重要词汇以及文章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把握知识材料意义,部分完成了领会层次的认知。在课上的授课重点就转变成了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认知目标。因此,需要设计以学生活动、运用语言为主的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

任务一:两人一组,讨论最喜欢的音乐类型以及原因。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框架和基本句型,并列出一些可能需要的词汇,让学生的口语输出有所依托,灵活运用所学词汇。

任务二:猜猜“我”是谁?

让部分学生扮演音乐家,为其他学生提供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大家通过所给信息,猜测他们扮演的是谁。

【设计意图】本次任务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输出语言。通过提供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任务三:用所给信息,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音乐家,并写一篇介绍音乐家的文章。

音乐家一 冼星海

·Xian Xinghai

·famous for the song The Yellow River

·born in Macao, China, 1905

·died young, 1945

·called the“People’s Musician”

·songs are still popular today

音乐家二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born in Bonn, Germany

·died at the age of 57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giants of classical music

【设计意图】通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做有效输出练习。本活动为控制性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信息介绍自己喜爱的音乐家生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案例总结与分析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所学内容被分成了两大部分:课前知识性内容自学,课上以活动为主的互动练习,将英语教学进行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通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经储备了语言输出的内容,在课上的时候,教师的教学重点就从单纯的知识性内容输入,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的语言活动。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运用所学语言。

本课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将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进行整合与传播,以更加生动、丰富、具有参与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探索、体验、分享时,提升思想高度和知识水平。 XDZjoWUL8sRt1mbGdpgwEtQYHHTLZTgX2OcA9oO36dLmUoo2DeOEWxTNHWKlMZ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