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曼陀罗及象征意义

什么是曼陀罗?曼陀罗具有哪些象征意义,支撑其可以发展为心理问题的干预工具?从以下内容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明晰。

一、什么是曼陀罗

千百年来,曼陀罗(Mandala)一直是人类文化表达和宗教表现的中心主题。作为原始的象征,它在藏传佛教密宗和荣格的深度心理学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曼陀罗,又称“曼荼罗”“曼达拉”,它是一个古老的梵语术语。在旧石器时代所留下的岩画中,就有包含曼陀罗意象的“太阳轮”。曼陀罗最初的意思是“圆”,这个圆具有子宫、乳房、生命滋养源泉的普遍象征意义。此外,这个术语也与任何圆形或盘状物体有关,比如太阳或月亮(胡鑫玲,2020;王杰,2020)。

在藏传佛教密宗中,曼陀罗具有“圆轮众德”“圆轮具足”“发生诸佛”等含义,它是佛、菩萨所居的宫殿,是本尊的神秘居所和佛教的理想世界(格桑益希,2004)。而佛教中的“坛城”,也是梵文Mandala的意译,音译则为“曼陀罗”或“曼荼罗”。在密宗中,曼陀罗是最为神圣、神秘的宗教艺术,修行者可以通过观想曼陀罗来实现与神灵的交通,曼陀罗是密宗修行者在其精神世界交通“神灵”的一种形式,即“修行之道”。密宗修行者通过把密教本尊请入坛城中心,从而将自身与神灵、宇宙融为一体(张帆,2019)。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人格也会被培养并引导到精神幸福完满的境界。

在深度心理学代表人物荣格的眼中,曼陀罗既是一种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精神错乱、推进个体个性化过程的工具,同时又代表了处于完整或完成状态的自性。他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陷入了生活的黑暗时期。而标志着他逐渐走出黑暗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他对于曼陀罗的绘制与领悟。那段时期,他每天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一些圆形图案(见图3-1),这些圆形图案似乎对应着他某种内在的心境。事后,荣格才慢慢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曼陀罗,他引用《浮士德》中的话说:“‘成形、变形、永恒的心灵的永恒的创造。’而这便是自性即人格的完整性。”(荣格,1988)而绘制曼陀罗也逐渐发展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一种技术手段和工具。

图3-1 荣格(2016:564)的第一张曼陀罗作品《万物体系》

从曼陀罗的形制上来看,它的外形基本是由圆形构成。在大圆的内部,经常还会再呈现几个同心圆。郑荣双等人认为,世界上主要有西方模式、中国模式、印度模式和伊斯兰模式四种美的模式(后三种统称为东方模式),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以圆为美,这是在任何文化中都能发现的一个普遍事实(郑荣双,车文博,2008)。有学者也提到:“西方符号学家菲利普·威尔赖特(Philip Ellis Willwright)曾经说,也许最富有哲学意义的伟大原型符号就是圆了,从有记录以来,圆被广泛认为是最完美的图形”(意娜,2015)。荣格认为圆是作为圆满和融合的原型,曼陀罗的基本语言就是圆。也有学者认为,圆圈代表自性,可以帮助个体在圆中组织和凝聚自身(Pisarik,Larson,2011)。而圆环也可防止“外泄”,保护统一的意识不被无意识驱散。因此,曼陀罗的圆圈,也经常被称作“有魔力的圆圈”。

曼陀罗是一个圆形,是各文化中都反复出现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人类早期的天体概念是圆;太阳的朝升夕落,也是以一种圆形的轨迹进行循环;月亮阴晴圆缺以圆的方式往复;柏拉图《蒂迈欧篇》中认为宇宙最美的图形是圆;基督教的教堂上有圆形的玫瑰花天窗;中国的太极图的阴阳循环是圆;《老子》中的“万物运作,吾以观其复”,表明万物运动生灭呈现为回环往复的圆;《周易》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即天地运行、自然运转的法则是往复;伊斯兰苏菲派的旋转圆形舞,突出的境界是圆;佛教象征宇宙规律的法轮是圆,象征六道轮回的生命之轮是圆。因此,最具典型意义的曼陀罗图案是圆。

二、曼陀罗的象征

荣格认为曼陀罗是一种原型意象,而且是所有原型中的中心原型。它是幽居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意象,这种意象会自发地呈现,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拉·莫阿卡宁,1999)。在接触了东方文化之后,荣格更加感受到曼陀罗图案存在于人类所共有的“集体无意识”中,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与体会(鲁珊,2010)。

曼陀罗是自然万物统一与和谐的象征,这种统一与和谐不仅体现了外在的形象化世界,也表现了内在的精神世界。荣格用曼陀罗来命名心灵的全我,象征心灵的统一、完整、自足、和谐。曼陀罗是修行的图形,人正是在修行的冥想中,突破自我的局限,达到全我的真境,让心灵得到平衡与和谐。它可以是三维立体的坛城,也可以是二维平面的图形,其图案丰富而多变:有具体的佛像,有象征的符号,有抽象的几何图形,显示了基本图案与无限变化的统一。在曼陀罗的多样与一致里,显示的是心灵的全我,当人洞悉心灵的全我时,心灵就会得到和谐。而这种和谐不仅是自我与全我的和谐,更是个人与人类的和谐。而这种统一与和谐,是通过对对立面的调和来实现的。对立面的最终融合由曼陀罗的中心点来表示,而由此所建立的和谐往往具有超自然的神秘性。“在这个世界中,一切对立皆不复存在,人摒弃了限制;没有排他性,没有这个或那个,但是却包含了这个或那个,万物都统摄其中。任何事物都不会被排斥。这是非二元性的世界,是普雷若麻( p leroma),万物源于它,又复归于它”(拉·莫阿卡宁,1999)。对立面的转化消除了冲突,带来了统一与完整。

曼陀罗既可以象征完满的自性(自性的终点),也可以象征心灵实现自性的程度(常如瑜,2018)。西藏佛教徒所创造的曼陀罗,是最精美、优雅与平衡的曼陀罗,彰示了自性的完满境界。透过对曼陀罗的观想,来实现自身的完满与证悟。而在荣格的个人经验和治疗工作中,发现曼陀罗经常在心灵失去平衡的时候显现,体现个体具有自发的自我治疗的企图,想借曼陀罗来实现心理的整合、秩序与完整。所以,此时所绘制的曼陀罗,既彰显了个体当下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体现了其调和冲突、实现有序的一种尝试与努力。 /E2Ro2VH/03PsAs8YHU11d9PAe2bSLRhM5XpmpO9XsSKeDez+9S+H4XffXaFZs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