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语篇研究视角下互文的类型及划分依据

互文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不论是语篇的镶嵌,还是语篇的转化或语篇之间的关联,都是一个语篇在另一个语篇中切实地出现。一个语篇关联着其他语篇,并对语篇的结构产生影响,将语篇放在语篇系统中能够更好地解读当前语篇。因此,互文理论主要考察一个语篇是如何与其他语篇关联起来的。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如何发掘语篇互文客观存在的内在层次与关联?

(2)语篇发生关联的类型有哪些?关联类型的划分标准如何确立?

(3)一个语篇中的哪些成分或是关联标记,通过何种方式将两个或多个语篇关联起来?

(4)这些关联标记对于理解语篇的组织结构和语义关系起到哪些指引和枢纽作用?

对于上述四个问题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互文的语言学化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分析,要想通过明晰的语言形式来描述互文文本的语篇结构关联,揭示互文的运作模式和普遍规律,这四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对此我们将分项展开论证。

一、语篇互文的实现方式

根据语篇互文特征,我们发现语篇之间发生互文关联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一个或多个语篇实体进入另一语篇,从而构成语篇互文关系

①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文心雕龙·辨骚》云: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诗品序》说: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上述这些观点,与王充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翁其斌《中国诗学史》)

我们把吸纳了其他语篇的语篇称为“主文本”,把被吸收和嵌入主文本的语篇称为“源文本”。例①中孔子的话语,被作为源文本嵌入主文本中,同时发话者为了在文本中对两种不同性质的语篇进行区分,使用了形式标记——引号。主文本中可以吸纳或嵌入多个源文本,如例②。

2.两个或多个具有独立关系的语篇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互文关系

语篇之间的互文关系,可以表现为一个语篇的实体内容进入另一个语篇中,也可以表现为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语篇之间由于共同话题或是形式标记的链接而互相关联起来。如某一新闻专栏的几篇文章,这些语篇之间由于共同话题标签而关联起来。这种互文关联由于专栏或话题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例③。

③[主报道]调查称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2 443元,三成啃老

[后附报道]新闻连连看

买房啃——北京公务员后悔没啃老买房:分房无望又买不起

下岗啃——小夫妻婚后辞职“啃老”老人无奈报警求助

无业啃——无业女当7岁女儿面喂老母水银 伴尸体两个月

正能量——温州创业青年:不啃老!不坑爹!

[后附报道]多学一点:山东立法禁止“啃老”引热议 被指多此一举

(搜狐新闻,2014年8月4日)

独立的多个语篇之间在形式或语义上互相嵌入,共同构建更大的超文本。例③在主报道语篇这一专栏下有多个语篇,这些语篇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嵌入,共同解读同一话题。语篇之间通过关键词“啃老”这一形式标记建立语义关联,将多个语篇牢牢统领起来。

3.语篇本身的一部分经过重新组织调控到当前语篇自身

互文,又称“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最初被定义为两个或多个语篇共存所产生的关系。但是事实上,同一语篇内部多个语言单位之间同样存在相互指涉、相互嵌入的关系。也就是说,互文关系既存在于语篇之间,又存在于语篇内部。例如,在叙事语篇中,话语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客观对象进行叙述的层次,是它指物、达意、表情的层次;另一个是对话语进行叙述的层次,即元话语层面。语篇是由基本话语和元话语组成的双层结构,如例④。

④写到这里,我想起歌德的一句话:“在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应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广阔的生活与自然中永远充满着挑战与艰辛,你唯有勇敢直面它,你的作品中就会自然融入一份庄严、一份凝重、一份真诚。(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例④中,发话人以转述的形式将他人话语(引号内部分)嵌入文本中,但是这部分内容之所以能够进入主文本,是由于发话者使用“我想起歌德的一句话”对他人话语进行了引导,因此语篇中不仅有他人话语,还有发话人话语。也就是说发话人站在语篇之外,对发话人自己的话语和他人的话语进行组织调节。同时元话语标记“写到这里”,它不仅涉及上下文出现的话语,还涉及“写到这里”这句话本身,因此它既是元话语又是基本话语。“写到这里”作为元话语被嵌入当前的位置,同时它又作为基本话语充当主文本的一部分,因此它既是互文本又是主文本。这种文本类型组织话语的原理就是主文本将自身的一部分文本作为互文本嵌入自身。

互文不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语篇之间,一个语篇内部由于话语层次的不同,也可以产生互文关系。二者差别在于,后者将自身话语的一部分变换成互文本后嵌入主文本自身中,是对自身话语的重新组织和自我调节。

二、语篇嵌入后的时空关系

1.源文本嵌入主文本

源文本最初是完全独立、结构完整的,并且是处于主文本语言环境之外的某一语篇。主文本是当前正在阅读的语篇,二者具有不同的时空性。一个源文本被嵌入主文本后不能独立存在,因为源文本一开始并不存在于当前的主文本的时空中,而是最先出现在其他时空的语篇中,只是当前被引用到了主文本所在的时空。

例如,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引用了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信息,那么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就作为源文本被引入当前主文本中来。但是,源文本作为另一语篇的整体或一部分,其本身早已存在,只是在当前情况下被作为源文本关联到主文本中,共同呈现在当前新闻报道中,即当前阅读现场的一次言语行为中。另如:

⑤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象,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余秋雨《莫高窟》)

例⑤中“舜逐三苗于三危”作为带有形式标记和引导语的源文本被嵌入了当前的主文本,源文本嵌入主文本后,共同出现在《莫高窟》这篇文章的言语行为中。但源文本“舜逐三苗于三危”是稳定存在于《山海经》这一语篇中的,只是被借用到了当前主文本中来,成为当前主文本的一部分。

2.主文本互相关联

语篇之间的互文关系,可以表现为一个语篇被嵌入另一个语篇中,也可以表现为两个或多个语篇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共同出现在当前的阅读现场,都是处于同一时空中。这些语篇由于某种关联,被我们互相参照,共同解读某一现象或话题。

⑥{头条}锐话题:国务院连续释放加快推进改革的信号

新华视点:院士评选再遇拷问

锐话题——童工现象 东莞:小微企业成违法使用童工的“重灾区”

锐话题——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改革具“风向标”效应

锐话题——南京“睡道”隧道成了“睡道”怎一个浪费了得

(每日新华电讯,2013年10月23日)

例⑥报道中,整个版面由多个独立语篇组合而成,每个语篇都是一个主文本,主文本之间的虽然不是同一事件或话题,但是多个主文本被关键词“改革”统领,并以“锐话题”的形式为基础,将主文本链接起来,形成一个超语篇结构,这些文本共同出现在同一时空的栏目中。这些语篇既是相互独立的,又具有互文关系,共同出现在阅读现场中,解读着“改革”这一核心话题。

3.语篇的一部分嵌入语篇自身

同一语篇内部由于话语层次的不同,也会构成互文关系。语篇的一部分话语被重新组织后充当源文本嵌入语篇自身,嵌入的这一部分话语原本就是语篇的一部分,也就是主文本的一部分,重新嵌入语篇的这一部分话语既是主文本的一部分又是源文本,具有双重特征。它们都出现在当前的阅读现场,处于同一时空中,并且出现在同一个语篇内部,如例⑦。

⑦毋庸讳言,在这么多领域内同时展开研究,对事件的把握非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有比以前日益增多的趋势。但这仅仅是问题的表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年鉴史学派的二期发展经历了一般文化研究到文化心态研究的转向。(邵建《文学与现代性批评》)

例⑦中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当前主文本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它又是对前面话语内容的概括和说明,将话语重新组织后,作为源文本嵌入主文本的这个位置。因此,它既是主文本的一部分,又是源文本。“之所以这么说”嵌入主文本语篇中,同时又和主文本语篇出现在同一时空现场,被包含在语篇内部。

至此,根据语篇之间的嵌入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互文语篇之间存在以下时空关系:

在语篇时间关系上:源文本先于主文本而形成。

在语篇空间关系上:源文本借助一定标记(如引号等),从另一空间转移到主文本所在空间。完成互文关系的主文本与源文本在同一个时空中共存,但存在的话语方式有所不同。而互为主文本的若干语篇则共处于当前阅读者所在的同一个时空。

三、语篇互文的新类型

根据上文对语篇互文方式和相关语篇时空关系的分析,我们以语篇“关联特征”为研究主线,以阅读现场与语篇之间的时空关系为划分依据,划分出语篇的“三位一体”互文形式与功能研究体系:

(1)篇内互文:指向语篇内部话语的互文形式,具有内部话语调控的功能。

(2)篇外互文:指向语篇外部话语的互文形式,具有吸纳外部语篇的功能。

(3)篇际互文:指向多个语篇话语的互文形式,具有语篇相互指涉的功能。

主文本是当下正在阅读的语篇,源文本是原本存在于其他时空,又被以复本形式借用到当前主文本的语篇。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其基本的时空关系。

篇内互文:主文本与主文本的一部分处于同一时空现场中,但是这个时空的范围是当前这一主文本内部。主文本的一部分重新组织嵌入主文本自身。

篇外互文:源文本和主文本并不在同一时空,只是借助一定的形式标记,将源文本从其他时空转移到主文本所在时空。主文本现场存在,源文本没有现场存在,但源文本以复本的形式进入阅读现场的主文本。

篇际互文:主文本和其他主文本处于同一时空,时空范围是具有互文关系的多个主文本共同所在的时空。主文本之间并没有发生实体内容的嵌入,而是依靠一些功能标记的链接与主文本进行互动或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超文本”是目前新出现的语篇形式。对“超文本”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只要存在关联关系的文本或语篇都可以叫作“超文本”,而狭义“超文本”是指两个文本或语篇同时存在当前这一现场空间中。本书的篇际互文是指两个主文本同时出现在同一时空现场而构成的互文关系,也就是狭义理解的“超文本”。

上述三种类型划分的研究视角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语篇互文现象,能够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语篇内部和语篇之间的关联规律。但要想厘清互文本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原则。 zQvvFeYQVpALmwCmxE01Dg6Hw2fSoTlCzSYCGeQFik/Tm3V+QYD3k8/Ri8hQk8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