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完一生

人生漫长,不慌不忙

#问答林景新#

有一个学生苦读到博士,后来应聘进入一所普通高校做教师,人人为他高兴,家境贫寒的他终于端上“铁饭碗”。

工作几年,他打电话跟我诉说,工作很苦闷,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自己已出现抑郁的症状,说着就哽咽了……我想宽慰精神萎靡的他,但语言是那么苍白无力。

后来他从学校辞职了,收起博士学位证,拿出本科毕业证,到一家外企应聘做秘书,工作压力大多了,工资也不见增加,可他竟然很开心,每天容光焕发……后来我在路上碰见他,远远就可以看到他快乐的笑容。

懂得自救,才是读书的意义。知识价值就是教我们懂得匹配,不是学历匹配工作,而是个性匹配人生。

“匹配”这个词,包含了多少人生智慧。

我在街边小店订了一套百叶窗,老板自己来安装,这个看起来像知识分子的男人,讲话慢条斯理。其间,不断有客人打来电话,他都是一句话:“本周生意满了,下周吧。”

我问他:“生意这么好?”

他说:“不是生意好,而是赚钱差不多就好了,还得留出精力去生活。我要去爬山、骑车、游泳、找朋友聚会……”

遍地都是六便士,有人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个时代很焦灼,但有人选择了气定神闲。

人生漫长,不慌不忙。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完一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01

:我女儿今年读初二,目前对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大部分是撒谎或者不出声;特别渴望拥有手机,会自己偷偷在外面买二手的手机来用;在学校上课时经常趴在桌子上,基本不听课;跟一些社会人交往;还会偷家里的现金,老师跟家长多次沟通开导都无效,家长也束手无策。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或处理这种情况?

答: 孩子撒谎,消极的父母看到的是不诚实,积极的父母则是看到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沉溺于玩手机,消极的父母看到的是不学无术,积极的父母则是看到孩子内心无法排解的孤独。孩子的教育要想取得相对圆满的结果,应有如处理婚姻矛盾一样的态度:家长态度消极,会带来更消极的结果;家长态度积极,则可能导向积极的结果。

我建议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孩子消极的行为,努力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温和而坚定地给孩子画出行为的原则底线,用奖惩结合的方式慢慢引导。一个孩子用多长时间养成坏习惯,家长就必须用多大的耐心等待其改正行为,欲速则不达。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二的孩子行为如此桀骜不驯,很大可能是其内心渴望获得外界特别是父母的认可。以后在教育上,多肯定,少否定;多褒扬,少挖苦。

02

:林老师,小儿今年本科毕业,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鉴于今年的就业环境,以及今年有 1 100多万应届毕业大学生,现在媒体传达的多是严重的焦虑情绪,作为2023年应届毕业生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积极应对?

答: 每代人的价值观不同,对焦虑的理解自然不同。作为父辈,不必用你的焦虑去揣测孩子的焦虑,而是要融入他的生活,理解他的价值观,引导他关注自己的内心,不被外部的焦虑所席卷。

你是否看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许多人从努力地赚钱、超越他人,变成不那么努力地赚钱,也不那么努力地花钱。他们不追求有钱、不追求奢侈的生活,把断舍离和简朴处世视为新的生活美学。

这种新的处世之道可以理解为对过度焦虑的反击。在物质泛滥的时代,普通人在追求快的捷径,高手却在磨炼慢的心性。

帮助孩子,让孩子在焦虑的时代更淡定,这是父母的责任。从自己做起,去断舍离,去反物化,去做一切能让心性慢下来的事情。

对于已拥有的一切,保持一种敬畏;对于梦寐以求却还没有获得的一切,保持一种淡定。这就是反焦虑化的正确价值观。

03

:老师,有一个男孩子说喜欢我,经常给我小惊喜,我生病了还给我煮红糖姜茶,什么事都会顺着我,他问我是否愿意和他结婚。我今年28岁了,却真的不知道和一个人结婚最重要的是考虑什么。他现在对我很好,我可以把这当成最好的结婚条件吗?

答: 谈恋爱只是一种感情交换,你好我好,就可以了。结婚则是价值交换,不只是喜欢就可以长久,品行、家庭、三观、经济能力以及为人处事和交际能力最好匹配,因为这些都会左右彼此的长久相处。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合适比喜欢更重要。

04

:林老师您好!经常在朋友圈看您帮别人解惑,我作为旁观者,也常有茅塞顿开之感。现在我也遇到令我困惑的事情,想请您指点。我办公室某位同事(家世显赫)不欢迎我的到来,时常给我小鞋穿,甚至在背后诋毁我。而我们分管领导对他言听计从,乐于做他的工具人,吃力不讨好、哑巴吃黄连这样的事情我已经遭受了很多。目前我没有能力获得更好的职位,也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请教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该如何自处?谢谢您!

答: 工作顺利时,你从不会扯着自己的头发抱怨,为何我的运气这么好。而当工作不顺利时,你就会感叹,命运为何爱捉弄人。

以上这段话反映了一种错误的职场心态:把顺缘当成常态,把逆缘当成非常态。想要在职场中顺利成长,就必须有正确的心态,顺与逆都是常态,苦乐参半才是真实的人生。顺缘时,你就努力进取;逆缘时,你就修心养性。

再说,一个家世显赫的人对你百般刁难,说明你有让他妒忌的优势,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别委屈,别自怜,人生的成长不是靠谁的恩赐,更不会被谁的评价局限,只要发挥你的优势,在工作中灌注热爱与专长,诚恳对待每个人,幸运的橄榄枝就会抛向你。

05

:我在4月中旬的时候患上突发性耳聋,治疗到现在,虽然听力有改善,但是耳鸣、耳朵堵塞感、焦虑、失眠等不适的症状一直存在。从发病到现在,每天我都必须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所以整个人的状态比较差,也无法排解心里那种焦虑的感觉。请问您有什么建议吗?打扰了。

答: 进化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天然基因。当一个人遇到重大打击事件如入狱、重疾甚至是突然残疾时,情绪会一下子落到谷底,但隐藏在我们基因中的进化因子会发挥作用,自动调适身体与情绪,一般三个月后个体就能自如适应新的境况。

以上这段话是告诉你,放平心态,慢慢适应不适,进化的天然基因定会把你带离困境。

给你三点排解焦虑的建议:

第一,定期运动。运动能带来积极的情绪。

第二,坚持冥想。冥想能减少精神的熵,让注意力不会狂乱。焦虑感来自杂念丛生,情绪失衡,小事就会被加工成焦虑的大事。冥想能让身心合一,收缩狂瀑般的念头。

第三,行为随心。一个人失眠的原因往往是太在乎睡眠。试试停止用药一段时间,该吃吃该喝喝,想聚会撸串就去,不要把自己当成患者,让思想忘记病灶,让身体重构健康。在心里,你要不断重复一句话:滚开吧,焦虑。

06

问:林老师您好!上周六您在课上说“一切的邂逅都是蓄谋已久”。我的理解是,这辈子遇到谁,不遇到谁,都是注定的。我在2019年处了一个对象,那时我正好30岁,她比我长6岁。2021年4月,她回了老家。后来经过一些争吵,我对那段感情失去了信心,同时遇到了一个交流得还不错的女子。2021年8月我提出了分手,10月她来到我这儿,我们还是因为一些琐事争吵,这样就算是彻底分开了。

直到现在一年半过去了,我依然没能忘记她,我该回去找她吗?

答: 最好不要追求过于与众不同的爱情,比如双方差距太大,比如为爱而与家庭决裂。

要永远相信爱情,但不要相信爱情会永远。如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如若人走情凉,就守心自暖。不要抱怨,更不要懊悔,人生的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求无愧于心。爱情进入互相消耗阶段,那就是劫数,再不放手就成劫难了。

对于爱情,或许最好的姿态就是:来者要惜,失者要放。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

放手吧。

07

:林老师您好,很喜欢您,特别喜欢看您为大家解惑,自己也会有所收获。最近自己好像陷入一种绝境,有一种执念。我结婚9年,有一个可爱的孩子,老公很爱我,可我可能从来没爱过他,因为他对我好,所以在一起了。他的妈妈也总是让我窒息,我突然就想逃离现在的生活。可能是因为我不安分的心,也可能是因为过于平静的生活,我爱上了另一个人。他有很多问题,但我心中突然燃起一种执念,就是要和他在一起。我向老公提了离婚,老公极力挽留,尽管他知道我背叛了他。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不会后悔,但是现在每一天都在精神内耗,不知所措,烦请您指引方向。

答: 民政部网站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离婚率为2‰,如此高的离婚率有各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人把爱理解为婚姻的唯一支撑。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并不是长情的动物,爱是瞬间的感觉,情却可以延绵一辈子。如果仅仅用爱的感觉来衡量是否结婚或者离婚,你大概率会后悔。

让两个人长久不离不弃的,不是爱本身,而是情的足迹。贫贱时互相依靠,前行时互相鼓励,这些相濡以沫的时刻在我们内心的投射会感动自我,让庸俗的我们感觉自己是一个有信仰、有信念的人,这就是爱比金坚的心理学基础。

所以,不要为爱而冲动,而要为情而投入。做任何决定,一定要无悔于人、无愧于心。

08

:林老师好!我从医生那里得知我的另一半的生命还有3年,此时我应做些什么?您有什么建议?另一半为药剂师。我们有两个小孩(一个8岁,一个6岁)。本人工作很忙(办公室工作,什么杂活都要跟进)。

答: 在父亲节看到你的信息,非常难过。

人生的痛苦无穷无尽,但请你记住:生活唯一的意义就是当下。疾病的积极意义就是提醒混沌的我们,人生并无来日方长,要把涣散的注意力聚拢,让迷糊的心觉醒,关怀亲人与朋友,关注晚霞与孤鹜,关心当下与刹那,让原本千篇一律的每天从此变得意义勃发。

我建议你去买两本笔记本,学习美国哲学家威尔伯将记录患癌妻子的笔记汇集成《恩宠与勇气》一书的做法,从此你与丈夫每日记录彼此的生活与感受,记录对他人的关怀,记录对日子的关注,记录对刹那的关心,把寻常的点滴日子凝固成日后绚烂的回忆,文字的记录会让你的心细细体察每刻,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人与人的区别并不在于他在人间留存了3年还是30年,而在于是否真正欢喜地度过每一天,无愧于人,无憾此生。

每个人都带着一定的伤痛活在世上,觉醒的人会更努力地活在当下,活好每一天。

人生总会面临告别,但只要思念在,就无惧别离。

09

:我爸的执念很重,他快70岁了,还天天想着赚钱,想翻身,但小钱又看不上;他身体不好,没钱还要做生意,总是找各种人借钱;劝他回家休养不听,劝他不要乱买药吃不听,每次只有要钱才会找我,每次只有住院了才觉得命重要,但好了又想去开店赚大钱。以前我还比较耐心地和他沟通,但长久下来耐心也被磨没了,真的很痛苦。请教老师,我该如何跟这种极度固执的长辈沟通呢?

答: 世上的痛苦,除了身体的痛苦,其他都是价值观的痛苦,并不真实存在,只要意念改变就可以消除。

巴尔扎克的作品《欧也妮·葛朗台》讲述了一个极度贪恋金钱的父亲,虽然他的行为让人反感,但其生命力之顽强让人惊叹。这说明,只要在父亲借钱和创业上给他制定约束条件,让他不对家庭产生负累,其他不必劝说,更不必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反之,你可以多帮他嫁接资源、出谋划策,这样既能改善亲子关系,又能引导他走上正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卑感越强的人越想证明自己,或许创业能让屡屡受挫的父亲获得一生中最后的尊严。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他的倔强与顽固。言语无法说服一个人放弃自己获得尊严的方式,除非能提供替代方式。

10

:林老师好!之前上过您的危机管理课,很喜欢看您朋友圈的答疑解惑。我儿子今年15岁,上初三,前段时间在看他手机的时候,发现他跟同校一个上初二的姑娘谈恋爱了。我很婉转地问他,他说自己没谈。我也知道这是青春期孩子对对方的一种好感。我偶尔会偷看他手机里的聊天内容,了解他们在聊些什么,然后发现他跟小姑娘说,等她过生日的时候,要抱她吻她。这个时候我就有些担心了,可我是偷偷看他手机,不敢公开跟他讲,因此想请教一下林老师,我要怎么跟孩子沟通,才能制止他的这个行为?孩子马上要上高中了,我不希望这些事情影响他的学习。

答: 没有一种教育能够像情感教育一样让孩子快速成长。不必阻止孩子喜欢一个人,荷尔蒙的分泌是思想觉醒的开始。要肯定他的念头,喜欢他的喜欢,鼓励他的追求,但要转化他的行为,引导他用自律来获取尊重,用成绩来表现自我,用运动来提升魅力,用真诚沟通来获得父母的支持。最好让你的丈夫与孩子沟通,因为男人容易设身处地地理解男人,也最容易说服另一个男人。

最后记得,以后不要偷看孩子手机,否则你们不是真诚的父母,也教导不出真诚的孩子。

11

:林老师,您是一个睿智的人,有一事请教您。我和爱人快35岁了,都在某省会城市里的国企工作,工作稳定,但爱人单位因为改革,待遇明显下降,且公司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预期不太好(升职较难)。他现在有去长沙工作的机会,也是国企,待遇差不多,公司发展预期更好,个人职业发展预期也不错,且在当地有些同学资源,但我过去比较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综合考虑长沙的教育、房价均较为友好,主要就是个人工作问题,担心两人差距越来越大。请林老师指教。

答: 把工作理解为便携式技能,而不是某种特定制度的产物,你就能明白选择的方向。凡是能够提高技能、提供才能展示平台的机会,都是在强化便携式技能,即提高了职场竞争力,无论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都应该去争取。

当命运伸出橄榄枝时,一定要奋力接住。

缺乏勇气的人,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你不会为倾尽全力的奋斗而后悔,只会为不曾努力的放弃而抱憾终生。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将失去它。

当命运伸出橄榄枝时,一定要奋力接住

12

:我的儿子刚高考结束,成绩一般,比平时低了几十分,一本上不了,二本不想上,他满脑子都是复读。看到他那不甘心和不怕苦的决心,我只能尊重和支持,但同时我也明白高考有时候运气和实力一样重要。特请您指点迷津。

答: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时区。有些人高考一帆风顺,毕业后却一无是处,甚至自暴自弃;有些人高考一败再败,却最终扬帆远航。人生漫长,复读还是勉强升学的选择,从来都不是成败的关键,关键是必须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勇气。

只要孩子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定是慎重的、计划是清晰的,父母就要毫无保留地支持他。怀揣理想,努力复读一年,远好过在不喜欢的学校里混沌一年,最后志气消磨殆尽。不放弃地努力,就是一个人最好的运气。

13

:林老师,我和儿子正处于冷战期,儿子今年14岁,叛逆得很厉害,我因为工作原因,陪伴他比较少,在仅有的陪伴时间里,我尽力去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但是换来的是儿子的冷言冷语和对我的厌烦,他甚至说他恨我。儿子现在已经不再回家,长期住在爷爷奶奶家里。我特别痛苦,想接近他,又怕他烦;不接近他,又怕彻底失去他。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 你应该庆幸,儿子愿意当面说出他的感受,即使是说恨你。父母最要担心的是,孩子将内心隐忍的愤懑转向自残或者暴戾。

任何人在激愤之下都会说出决绝的话,但并不当真。你要忽略孩子说出的充满恨意的话,真诚地与他对话,引导他讲出对你的不满,然后诚恳地改正。

对孩子而言,没有比自由感、安全感与幸福感这三者更重要的了。过分严苛会让他失去自由感,经常在家中争吵会让他失去安全感,不在乎他的感受加上前两者的缺失,则会让他彻底失去幸福感。从这三者入手,你必可解决现在与儿子的矛盾。

14

:我是一名45岁的企业高管,工作多年,却因公司架构调整而被降级。我应选择离开还是委曲求全继续工作?

答: 如果你服务的这家公司够好,作为高管工作到45岁,你已经为公司创造了足够的价值,也积累了足够的人脉、技能、视野与钱财,有足够的资本随时离开,并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如果感到不公,我建议你离开。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到45岁,作为高管却没有积累到足够的人脉、技能、视野与钱财,要么就是这家公司的平台不太行,要么就是你的工作能力不太行。工作的选择如婚嫁,是一系列条件与资源的复杂匹配,择前要谨慎,择后要平和。自己选的路,要笑着走完。

15

:我与丈夫是从校服走到婚纱,今年刚好10年,夫妻双方都没有出轨。婚前我们相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婚后因为生活上的各种事情而闹矛盾、冷战,也会因金钱问题吵架。他喜欢收藏高达,需要花很多钱,我都是无条件支持。但是我每月花多少钱,每年要积蓄多少钱,他都要跟我计较。平日我们各自下班回家后常在玩手机,交流不多。他经常因为心情不好或小事而谩骂我,而且谩骂的话语既难听又伤人。我想怼回去,但是难听的话语我说不出口,只能自己内心消化,悄悄流眼泪。这种婚姻生活让我感到快要窒息,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婚姻,请问这种婚姻是否该继续?

答: 生活中没有人会忽然不喜欢你,只是你忽然知道而已。人与人感情的割裂都是由来已久。

当矛盾出现时,你要看清的不仅是当下的他是什么样的,更要回想很久之前真实的他是什么样的。

如果以前的他就是这样,你就反思是什么让自己这般糊涂,如何中止糊涂;如果他以前不是这样,你就反思是什么把这个男人逼成这样,如何调整相处方式。

反思会带来冷静,冷静会带来智慧,智慧会带来清醒。人生宁可要清醒的痛苦,也不要麻木的无知。

16

:林教授,某段时间我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该怎么办呢?

答: 最好不要在夜深人静时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劳累了一天,身体能量很低,这时思考人为何活着,通常得出的答案就是人没必要活着。万念俱灰的想法也常在我的脑海中涌现,但我并不在乎,而是时刻告诉自己,不要被念头控制,而要让习惯驱动自我:该起床时起床,该吃饭时吃饭,该工作时工作,该运动时运动。心情好坏,管他呢。人生有何意义,管他呢。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天天有乐观的情绪,而是形成雷打不动的积极的习惯。心情有好坏,念头有起落,但最终是习惯驱动人生。养成积极的习惯,就有积极的人生,人生就有积极的意义。

17

:林老师,您好。我儿子年底硕士研究生毕业,他本科读的是波士顿大学传媒学院的新闻记者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的是纽约大学财经新闻专业,之前在《纽约邮报》实习,现在美国CNBC实习,在这两家新闻机构已经发表几十篇署名的财经新闻报道。他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还学了MBA,课程有金融、会计、市场、计算机等。现在新闻专业在国内不好找工作,您见多识广,我想问问您,他回国后可以从事什么行业,有没有发展的空间?

答: 比起专业,更重要的是学历;比起学历,更重要的是履历。如果一个学生既有一技之长,也有研究生学历,还有丰富的实践经历,那么找工作就如一句谚语所说:“对于一只八百磅重的大猩猩来说,它想睡哪儿就睡哪儿。”

新闻专业培养的是新闻素养,而非单纯的新闻写作技能,前者是一种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度,后者只是一种写作能力。能够发挥好前者的人,可以在政界、商界、新闻界等任何一个行业大显身手。

父母不必太关心孩子所读专业是否热门,而要关心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是否投入、专注、热爱并且学有所长。热不热门是相对的,热不热爱是绝对的。每个人都会从自我热爱中获得前进的勇气与创造力,最终绘出锦绣人生。

18

:林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现在的“双减”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衍生的职责越来越重,我上班时总觉得身心疲惫。您的见解总是那么独到,希望您能说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怎样调适自己的心态。

答: 不必放大在某一阶段或者某一事件上所受压力或者负面遭遇,这是人生活得坦然自在的必需。心理学告诉我们,压力不一定来自经历,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情绪的自我放大。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这并非针对教师或者其他任何群体,但心态平稳且懂得见招拆招的人能惬意自如。教授积极心理学这些年,我悟到最有实践意义的一种活法就是: 某一刻,如果你觉 得生活很难过,就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只要鼓励自己过好今天就好。

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人与事不配占据你的情绪。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唯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

照顾好你的情绪与身体,人生就赢了一大半,其余的一切上天自会安排。

万物都在治愈你,只是你不肯放过自己。 naByMUcsenivD6zd0Rpmw+pGCCvGL2adPY9IkQWuiGuudMPbsVNa8xCAyKhtlT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