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笑,花儿就开了
在我写过的文字中,记录最多的对象就是我爹。儿子记录父亲,是对无垠时光流动的有意标记,我在记录父亲如何走向衰老,同时也是在记录自己如何走向岁月的终点。父母是子女必将抵达的镜像,子女是父母回不去的曾经。
在生命的长河中,如果你意识到有人正在趋向你或者你正在趋向某人,时光流逝的意义就会跃然而出。只有时光不断流动,我们与父母、子女与我们才会真正严丝合缝地合一:我们会长成父母辈的模样,子女会重现我们的镜像,就如时光之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时光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我们都在瞬息万变。我在流向你,你在流向我,我们都在一起流向岁月的大海,最终我们彼此交融。
我就是你。
每个文字都可以是时光的一个碎片,倒映出生活的某种模样,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希望以下的问答,能让你从时光的河流中瞥见某个曾经的自己。
问 :林老师,如何才可以提升自己讲话的水平?我是“直男”,说话太直了。
答: 讲话直的人,是因为我执强烈,只考虑自我,不在乎他人。只要心中有他人,讲话就自然温柔,脱口前就会三思。
问 :林,我看了你的新书《我爹是个段子手》,很有趣的书,看得出来,你小时候很调皮。我想知道,你爹对你最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答: 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让我填家庭关系表。在“家庭成员”那里,我先填了父亲的名字。在“关系”那里,我想了很久,最后填了“紧张”。
这一天,是我漫长挨揍生涯的开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问 :老师,我有一位同事,我都不知道怎么惹到他,他就拍桌子大吼。关键是,只有我俩在场的时候他才会发火。我应该怎么和这种人相处呢?
答: 下次他发火,你作为男人也可以送他一个妩媚的眼神,他的内心要么感动,要么惊骇。人生最爽快之事就是:别人对你发火,你却从不发火;别人看不惯你,却又对你无可奈何。
问 :林老师,想跟您讲讲我和一个男孩子的故事。今年5月,他主动接近我,百般照顾,让我觉得有安全感且被偏爱。7月,我开始动心,到8月中旬,我们一直保持良好互动。就在9月,因为一些小人谗言和琐事,他开始对我冷暴力,并暗示我们并不合适。想问问老师,是不是有一种人,只享受追求的快乐,一旦你喜欢他,他就不喜欢你了?
答: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要么我不喜欢你,要么你不喜欢我。这不是偶然,而是人生的必然。永远不存在别人是不是那样想,从来只有你怎么想这回事。
成年人的情感相处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明明确确让我知道。真诚相待比结果更重要。
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习惯两件事:坦然拒绝别人以及坦然接受被别人拒绝。
问 :林老师,我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就是容易开心,这算不算是本事?
答: 如果活着就是为了开心,那么笑点低的人天生就是赢家。祝贺你,赢了!
有趣的人生,值得期待
问 :我喜欢上一个离异的男人,他已离婚5年了,他和前妻有一个男孩,孩子跟着妈妈,他定期带孩子,出抚养费。今年是我俩在一起的第四年,性格等各方面都挺合适,只是有时候直面他孩子跟前妻的一些事,我心里会觉得不舒服。我父母也不太同意,我妈说她周边找二婚的没一个幸福。我这会儿很矛盾,想结婚,但是我自己心里跟家里都有阻碍,不结婚又觉得他挺好,不想放弃,左右为难,我应该怎么选择?
答: 如果现在想到他孩子跟前妻已经很不舒服,你以后只会更不舒服。嫁给他,日日相处,夜夜相对,那些琐屑的但让你不舒服的一粒灰,会变成压垮你的一座山。我建议,离开。
问 :林教授,想问一下,一个人不会社交对他影响大吗?社交是必要技能还是非必要技能呢?
答: 人是群体性动物,想社交是一种本能,会社交是一种本事。有时我们之所以觉得社交很累,是因为每个人都想表现出自己不具备的素养。不会社交没什么,但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那就比较难了。
问 :林老师,我生了重病,现在恢复阶段。生病之后我对我的过往非常排斥,直接否定了我前半生走过的路,总想逃离现在的环境,但这又是我逃不开的人生,我该怎么办?
答: 人生境况的变化通常会带来意识的转变,你否定之前的路,这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要欣喜,要接纳。
但真正的改变并不意味着马上颠覆,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因为细微,所以并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太大的压力,你会面对更小的阻力和拥有更大的坚持的可能。祝你平安喜乐。
问 :一个熟悉的朋友今天竟然在其他朋友面前诋毁我,我真的很难过,我对她那么好,但人性为何这么坏?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答: 如果有人在背后诋毁你,并不代表她一定是坏人,而是你遇到了一个能量比你低的人。我们的一生会遇到三种人:能量比你低的人,诋毁你、否定你;能量和你相当的人,陪伴你、喜欢你;能量比你高的人,成就你、引导你。
人无绝对好坏,只有能量高低而已。不要因此怀疑自己,一个人不是为迎合任何人的评价而活着,而是为享受生活而活着。
问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您看来,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爱心还是博学?
答: 都不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无我。
当你忘记教师的个体角色,你就会融入群体,从听众的角度思考知识的建构逻辑;当你忘记教师的姿态,你就会停止高高在上的说教,开始对学生进行更有艺术的启迪与引导;当你忘记教师是一份职业,每一节课都会成为你对知识探索的思想激荡。
一个人执着于成为诗人,他便失去了诗。一个人放下固定的属性,他便获得了无限。执之,失之。
忘掉教师这个角色吧,我们只是热爱教学。
问:老师,我去年遇到我现在的老公,他离异四年,带着一个儿子,在事业单位做中层管理,我们恋爱一年,7月份我顺利怀孕,现在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满7个月了。
在与老公相处的过程中,我才真正发现了问题,他有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我们婚前进行了财产公证,他出全款买房子,但房产证要写他的名字,装修费要我出。我对他儿子稍微有一句话不好听,他就狂躁不已。
我们已经分居了,我想过不要孩子,离婚后重新开始。但是孩子现在7个多月了,很健康。老师,我该如何选择?
答: 当两性关系出现矛盾时,我只见过女人会厌恶男人,没见过妈妈会厌恶孩子。一个错误的男人辜负了你的人生,孩子却能丰盈你的生命。
生命的诞生是世上最伟大的奇迹,所以请好好爱你肚子里的孩子,放下分歧和不满。当孩子出生后,男人可能依然如此吝啬计较,但你却可能因为升级为母亲,从此变得更加宽容、慈悲,你们的婚姻矛盾有可能会改变。我相信在一个法治的国家,法律会保护未来的你与孩子。
问 :林教授,晚上好!我的孩子现在15岁,正在读初二,性格内向。之前学习成绩中等,这半年来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快。晚上他老是睡不着,心烦意乱,后来发展到有自残倾向,用刀片划手臂。我和他沟通,问他是否在校受到伤害,或者是失恋之类的,他都说不是。他跟我讲他现在老是学不进去,很迷茫,很害怕。希望林教授可以给我一些建议。
答: 当以下三种因素同时出现时,一个人的精神就会被压垮:刻板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无穷无尽的压力感、糟糕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出现行为紊乱时,要去医院检查与评估。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必定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你可以对照上述三点去化解。
其实孩子的抗压能力很强大,但前提是与父母感情融洽、思想交流良好。每个人都有压力,但只要背后的支撑足够强大,压力就会被适度分流。今天孩子难过流泪,如果能得到家人的鼓励或慰藉,明天他就能继续含泪勇敢前行。
孩子苦如斯,父母大有责:你不够强大,陪伴不够,精神共鸣不够,不能成为他信任的朋友。
除了谋生赚钱,你还需要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位更好的父亲。父亲不仅是称呼,更是孩子一生最强大的精神依靠。这就是我的建议。
问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有一个男孩子拒绝了我,但我放不下他。
答: 以后你会感谢那些不喜欢你的人,让你有机会不再做梦,以为别人对你的喜欢是人生的必然。
人生没有任何东西是必然。
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生活吧。
祝你高考顺利。在你这个年纪,前途比恋爱重要。
问 :林老师,在我16岁这个年纪有喜欢的人很正常吧,可是为什么我现在很难理智地处理分手吵架这些问题?
答: 你才16岁,你这个年纪不理智是正常的,吵架是正常的,分手是正常的,复合也是正常的。在你这个年纪,一切不正常都是正常的。
你不必担心自己遇到事情时情绪的不正常,因为成长会带走一切不正常之事,最终将其变成深切的青春回想。
问 :您可否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幸福?
答: 你想要的,刚好就有。这就是幸福。
人生的痛苦就是,你想拥有什么你就缺什么;人生的智慧就是,你拥有什么你就用好什么。
问 :老师,我读本科时毛发旺盛,现在博士快毕业了,竟然秃顶了!女朋友老是笑我读书读出毛病了……请问,秃顶是不是病?
答: 亲爱的同学,秃顶叫没毛病,是病,也不是病。
问 :林老师,跟您请教个问题:您讲课的主题涉及方方面面,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对心理学、危机管理、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并且能侃侃而谈呢?烦请赐教!
答: 教师这个角色的基本能力,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逻辑自洽与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在这个原则下,一个教师只要保持持续自我学习的习惯,能积累各学科的庞杂知识,讲课时自圆其说的能力就会比较强,于是听者就会感觉台上的讲述者侃侃而谈、挥洒自如。但这并不意味着讲述者思想深刻,只能说明其应用知识碎片的手法娴熟。
口才无关思想。
不必敬佩那些口若悬河、貌似无所不知的人,他们要么受肤浅的炫耀欲所驱使,要么为谋生所迫。在广州外贸批发城,我曾见过一个批发袜子的中年大叔,竟然能用几种外语和外国客商流利沟通。
我问大叔:“为何你这么有才?”
大叔说:“若非生活所迫,谁想才华横溢?”
嗯,我就是这种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