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自组织的形成过程。

自组织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自组织行动者的性质。罗家德指出,每一个群体的自组织行为都必须经历以下五个步骤:人群聚拢、小团体产生、内部认同产生、共同目标形成、规则和监督执行 [25] 。整个自组织过程作为群体自组织行为的载体,是自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本书的第一项研究内容就是还原广州塔景区周边非正规旅游摄影从业者群体的自组织过程,剖析该群体从无序到有序的阶段划分、行规条例及监督机制,探索自组织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提供资料基础。

(2)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自组织的空间环境。

非正规旅游摄影从业者群体的自组织之所以得以实现,主要得益于广州塔景区为其提供了一个具有经济潜能但缺乏政府“他组织”的地方。广州塔景区作为广州的新地标,是广州城市的“门面”,因而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客流和资金流,为非正规旅游摄影从业者提供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非正规性”决定了旅游非正规群体无法获得政府的认可。因此,该群体必须从自身出发,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程度来实现有序化,以获得经营的稳定性和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群体具有的公共空间占有特性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与政府部门、正规就业群体、消费者和居民等群体产生关联。面对这样的就业环境,本书的第二项研究内容就是剖析非正规旅游摄影从业者群体所根植的社会空间环境,从空间生成演化、空间特征和空间社会属性切入,同时讨论他们如何处理相关空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3)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的自组织关系网络。

旅游小微企业大多由流动率高、地域分散且远离客源市场的就业者构成 [20] 。而这种现象在旅游非正规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使其呈现出松散、无结构的特点。要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生存下去,旅游非正规群体必须通过与其他旅游非正规群体、正规企业、政府机构等建立非正式联系,构建关系网络,并通过网络输送知识、信息、资金、人员等资源,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保障。故此,本书的第三项研究内容便是剖析非正规旅游摄影从业者群体在自组织过程中所集聚的内外部关系网络,并进一步探讨关系网络对其自组织的作用。

(4)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的自组织效益表现。

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从无组织到自组织的演变,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实现群体内部的有序化,从而能够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可持续发展。随着群体组织化程度的加深,群体内部必然会发生成员间的合作与共享等行为。故此,本书的第四项研究内容则是探讨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实现自组织后所获得的组织效益,如成员合作、知识共享、学习与创新等。这些源于自组织行为的好处,一方面能够阐述城市旅游非正规群体追求自组织的利益所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解析群体实现自组织的动力,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迄今,学界对于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实现了从概念特征、发生机制、社会影响向政府管理的过渡,强调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人本主义关怀视角。本书则承接了当前学界对于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研究主线,关注旅游非正规群体的管理与引导,但更为强调政府管制之外的“管制”,即来自社会的压力与约束,从非正规就业者的视角,尝试用自组织理论解释旅游非正规群体的自我管治机制。因此,本书既能为旅游非正规群体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也能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验证自组织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度,丰富自组织的经验型研究。

(2)实践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群体庞大,其衍生的社会问题复杂而亟待解决。同时,在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密集的景区景点,这种由旅游非正规群体衍生的社会管理问题更为明显。然而,在管理资源和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对旅游非正规群体难以实现持续的治理,主要采取临时性的运动型治理。而在运动型治理缺乏常规管理补充的情况下,旅游非正规群体的自我管理行为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旅游非正规群体的自组织行为研究,能够为政府管理非正规就业者提供新的思路,以实现更好的社会管理。 35iHukxoXVm1eYgL2DtU8l7InwnzW8YWjp0fvB7SSCxtAfyOfUQFNt2DCfw+B9K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