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见老友,忆往昔

著名的剑河(即康河),将皇后学院分为两部分,而著名的牛顿桥(康桥,据说由牛顿设计)连接学院的新旧两部分。在中国,这条河因为徐志摩的诗歌而出名。

康河上,有一种平底小船专门为旅游者设计,价格不菲,但是导游们总是能凭借其口才动员游客们乘这种小船,似乎乘了这种小船,就沾上了剑桥大学的书香气。有意思的是,几乎同一个团中每个乘船下来的成员都会告诉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因为康河实在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小河,并没有因为徐志摩的诗歌就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河有天壤之别。

康桥

康河上的摆渡船

现在的康河,与我第一次到剑桥相比热闹多了,有了平底船和摆渡人,这些与意大利威尼斯的贡都拉小船有得一拼。虽然在装饰、专业性以及在游程的长度上还赶不上后者。不过,作为剑桥大学的收费旅游点,它对剑桥旅游收入增加的贡献度不容小觑。

在剑桥期间,我住在剑桥博士、我的闺蜜高海风家。经过几天的休息,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而且精神上也非常愉快。

我和海风都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我是老初一(1965 年入学),她是老初二(本来她与我同年,因为早一年上学,所以成了初二的学生)。我们在学校时并不认识,是 1968年的“上山下乡”让我们相识、相知,成为闺蜜。我们一起到海南生产建设兵团,在一个连队干活。想当年我们只有 16 岁,如今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太太了。转眼间,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流失的青春年华,成为历史。

忆往昔,我们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经历,这倒是谁也没有想到的。1973 年前后,我们从不同的途径,从海南岛回到广州,上了不同的中等专业学校。我上的是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海风上的是广州市建筑设计中专。

1977 年恢复高考,本来已经在广州设计院有稳定工作的海风,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考上了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以后,又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获得理科硕士学位。随后到英国剑桥留学,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就在她努力为事业奋斗和提升自己知识水平时,我完成了在暨南大学经济学系的专业进修,以同等学力于 1982 年考上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当了两年老师,又到法国留学,在 1993 年获得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间,我们很多年没有联系。但是当我们恢复联系以后竟发现,我俩的学习和奋斗历程非常相似,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老天的安排吧!时间似流水匆匆而过,在近半世纪的岁月里可以保持友谊的朋友,目前已经屈指可数了,我们都非常珍视这几十年的友谊。

和海风在康桥前合影

在相聚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这不仅仅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更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有很多相似的爱好、相同的价值观等。我们都非常珍视这份随着岁月而积淀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友谊会像发酵的酒,越来越香醇。

我们一起从 16 岁的少女时代走来,走过中年,步入花甲之年。岁月的沧桑不知不觉地印刻在我们身上。是呀,谁也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青春闪耀过同样的奋斗光芒,留下过同样的拼搏足迹。

本来我拍了不少相片作为纪念,包括她舒适的家、美丽的庭院、她勤奋地工作和我们愉快聊天的相片,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后来到法国访问时,我在街上被一个青年抢劫,照相的手机丢失了。那些对旁人来说,也许是无足轻重的照片,但是对我来说则是极大的损失。当我提笔写这篇游记时,深深地为那些失去的照片感到遗憾。

在剑桥大学,有许多这样安静闲逸的小街道,海风的家就在其中

广州的月饼跋涉了千万山水,终于到达海风的手里

九月的广州,赤日炎炎,我们还穿着短袖、裙子,而九月的伦敦,已需穿上羽绒服。海风手里提着的是广州酒家的月饼,在中秋节之前可以品尝此物,聊慰思乡之情。

这盒小小的双黄莲蓉月饼,从 2015年 8 月 30 日和我一起离开广州,经过巴黎、马德里、巴塞罗那、雅典、圣托尼岛、里斯本,最后来到伦敦,当它们完好无缺地到达海风手上,我一颗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伦敦与海风相见,在此之前,她和先生阿明曾在 2012 年回国。在她的母校、我的家——华南师范大学,我们相聚过。她在华师地理系教书时的系主任刘南威教授是我几十年的邻居,住在我家楼上,也是我父母的老同事。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世界真小!”

在伦敦相聚时,海风还请我去了非常有名的餐厅——THE DUKE OF WELLINGTON (伦敦惠灵顿公爵餐厅)。

伦敦惠灵顿公爵餐厅的菜单

炸鱼和炸薯条,加上一点煮豌豆,这是典型的英式午餐,品尝之后,余香萦绕口中,回味无穷。

典型的伦敦大餐

享受美食的欢乐

可以说,我品尝过的无数次英式西餐中这次味道最正宗,与书中描写、平时想象中的味道完全一样。

这个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餐馆,生意非常好,午餐时间,店外已有不少排队等位的客人,我、海风与一对从法国来旅游的夫妇“搭台”。虽然素不相识,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好胃口。美餐一顿的同时,还请法国夫妇给我们拍下了相片留念。 T0/J1u3vyQpiaIQJKsV2PMk40FBUYxcXTZX000RQj3YmvufktXBNoTyr5ayhaH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