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9 月 16 日一早,我们一行 6 人坐上酒店的车,付了 20 欧元,避免了等公交车之苦,直接到了市中心。然后根据导游介绍,去参观另一个小岛。旅行社的人告诉我们只需五分钟便可到达旧港口坐船,谁知道,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根据旅行社的建议,我们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往山下走,下山下得我双腿发抖。山路上有骑驴的、骑骡的、骑马的游客,看着惊险无比也劳累无比。可惜那是一段没有回头路的行程,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了这条布满驴粪、马粪、骡子粪的路。
说起圣岛,人们毫不吝啬地使用美丽词汇来描述,在蓝天白云下,阳光海滩边,在熙熙攘攘各色人等的陪衬下,小岛确实像一幅美丽的油画。然而,对我来说,小岛给我的最深刻印象,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从山上直接通到山下的海港码头,又称旧码头,从这里上船可以到圣岛附近的其他小岛。
本来我们没有计划去那些小岛,心想仅在圣岛上参观即可,无奈经不住酒店服务员的热情推荐,于是在圣岛旅游的第一天,就根据酒店服务员的推荐,向旧码头出发了。
很快,我们找到了一个卖小岛船票的旅行社,热情的服务员拿出地图,指指画画,把去旧码头的路线告诉我们。从地图上看,线路非常明确简单,转一个弯,一直走,经过旧货市场,旧码头就到了。
“大概要多长时间?”我们问。
“5 分钟,5 分钟。”服务员热情回答。
于是,每个人买了 16 欧元的船票,向旧码头进发。
开始时路还不错,虽然是窄窄的石头小道,两边的各色特产和小商品也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我们很快就被引上了一条没有“回头是岸”的山路,后来被我们戏称为“驴道”。
驴道
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驴都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骑在驴背上的人“耀武扬威”,走在崎岖驴道上的游客则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迎面而来的驴群吓到。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永远没有办法体会这种感觉。
上坡山路上,驴人混杂,地上驴粪斑斑,一不小心,就踩上“地雷”。
驴道上的“地雷”
这几张驴道相片是在千辛万苦的跋涉途中拍摄的,一辈子估计只有这一次经历,永世难忘!
我们的船票是上午 11 点开船,当时的时间才 9 点多一点。如果按照希腊人的说法,五分钟就可以达到旧码头,那么时间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作为领队,我对希腊人的时间概念还是持有怀疑,因此一路上我不断催促大家快走,不要迷恋商店里五颜六色的小商品。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我当时的催促,否则,我们很难顺利完成跋涉及时到达旧码头。
谁会想到,当我们走出旧货市场,来到一个高山之巅,垂直往下看,山巅到海边的码头,也就几千米吧。要命的是,这几千米不是直线,而是弯弯曲曲的、大大的“之”字形道路,这就意味着,本来 1000 米的距离,“之”字形后,就变成 2000 米,或者 3000 米。更要命的是,希腊人为了做生意,在这条从山巅到海边的道路上,安排上了驴子、骡子和马,为不愿意走路的游客服务,每个人只要支付 5 欧元,就可以在驴背、骡子背或者马背上完成艰难的跋涉。
于是,在窄窄的下山小道上,挤满了骑驴、骑马、骑骡子的游客,即使在每个驴子队伍的前后都有一个控制牲口的希腊人,不断喊着只有他们和牲口们可以听懂的语言,试图控制牲口队伍。但是,牲口毕竟是牲口,乱跑乱跳,游客的惊呼声也此起彼落。
山路上的驴和马
如果仅仅是在人的臭汗与牲口粪便混合的混浊空气中行走,我们还算可以忍受,但险象环生的是,上行的驴子与下行的驴子挤成一堆,把我们这些步行下山的人挤得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还要时时刻刻提防驴子、骡子、马向我们踢一脚。
我们的大呼小叫和骑在牲口上的游客们的惊叫声混成一片,对于有膝盖半月板受损、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我来说,拄着拐杖走这段路下山,其难度可想而知。
汗水大颗大颗地从额头、肩膀等不断冒出,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如果只是出汗也就算了,关键是每下坡一步,膝盖就像刀刺一样痛,右膝盖本来因为受伤就没有力气,左腿成为主力腿,当全身的重量都压在左腿上时,左腿也发出强烈的抗议。左腿开始发抖,右腿开始发软,即使我拄着拐杖可以借一点力,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我的同伴们伸出援助之手,把我的书包、水壶都替我分担了,即便如此,我的行走还是非常艰难,一边要躲避横冲直撞的牲口们,一边要倚靠已经累得发抖的双腿,把这段山路走完。因为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山路,我们别无他择。
为了鼓励自己坚持走下去,我不断往山下的海港看,离海港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便在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再坚持十分钟,再坚持五分钟……”“在海南开荒的大山比这里难走十倍都熬过去了,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
有的时候,人的意志力很强大,可以支撑人体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条崎岖山路,最终被我们抛到身后。虽然这条希腊人说只需要走 5 分钟的小路,我们走了整整 110 分钟,但是当我们站在海港码头,看着深蓝色的大海,呼吸着新鲜空气时,一切疲劳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驴道”之行后的小憩
这段“驴道”值不值得走,是我离开圣岛以后的思索。
当时若有第二种选择,我会毫不犹豫放弃走“驴道”。其实在山路中途,我们发现有缆车,但是距离太远,不知道缆车站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从山路到缆车有无道路可以去,所以只有“仰望缆车而兴叹”的份儿。
我疲惫不堪地完成艰难的“驴道”之行,在当地的一个小旅行社前台坐下来休息。背景墙上绿色的地图就是圣岛的地图,整个岛屿被爱琴海包围。在疲惫不堪时,我想:“人生的道路有时也与此类似,在看似无路可走时,也许坚持一下,就会ë柳暗花明又一村í,即使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看到这样的美景,一定觉得在“驴道”上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当我们在海港上船,到小岛参观以后,又回到老码头,这时就发现了缆车的入口处。当然,筋疲力尽的我们肯定不会再从“驴道”上去了,而是选择了乘坐缆车。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现代化的缆车的价格居然和骑驴的价格一样,都是 5 欧元。缆车只需要 2 分钟就走完我们走了 110 分钟的“驴道”。希腊人为什么要保留古道驴子、骡子、马等牲口们驮游客呢?
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说,欧洲人为了刺激,专门留下惊险无比的小道,让人们在惊吓与惊喜中体验从未有过的经历;有的说,留下这个项目,可以增加希腊圣岛人的就业;也有的说,缆车与驴道竞争,可以促进双方发展,谁的服务好,谁的客户就多,良性竞争促进旅游业发展,不是坏事。
也许这些答案都对,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吧!
沙滩
人们在海滩上悠闲地晒太阳。
在希腊风味餐厅留影
一家非常地道的希腊风味海鲜餐厅,服务生会讲一些中文来招揽生意。
俯视的铜像
希腊圣岛独特的风景,蓝白相间,最大的白色教堂在蓝天下屹立,两个青铜制作的雕塑尽情地俯视着来往游客,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希腊奥林匹克体育馆入口处
在爱琴海圣岛海边
爱琴海、圣岛与游艇
圣岛白色建筑
建筑间熙攘人群
圣岛特色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