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裁上看,教育叙事是真实的教育故事。
要真正理解教育叙事,我们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故事”,二是“教育”,三是“真实”。
教育叙事是故事,“故事性”是教育叙事的显著特点。
写作教育叙事,从本质上说就是讲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的写作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教育。教育叙事具有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一篇教育叙事,如果写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故事,那这个教育故事就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构成的。把教育故事的基本要素交代清楚,把能够凸显这个教育故事主题的内容写详细,一篇好的教育叙事差不多就写出来了。
教育叙事是教育故事,“教育性”是教育叙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教育叙事姓“教育”,教育叙事与“教育”密切相关。
教育叙事来源于教育,教育叙事写的是教育方面的故事而不是其他方面的故事。教育故事里的人物、事件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理念都与教育密切相关。
教育叙事反映教育生活,表达作者对教育的理解。教师写作教育叙事,一般不是单纯地通过讲校园里的故事来怡悦读者;教师写作教育叙事,更多的是通过“故事”来讲“教育”——他们通过教育故事来讲述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遗憾,通过教育故事来呈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叙事服务教育、助力教育。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用教育叙事记录、总结教育工作,呈现自己的教育业绩、教育成果;有的教师用教育叙事来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用教育叙事来陪伴和引导学生成长;有的教师把教育叙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把教育叙事变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随着教育叙事写作与运用的日益成熟,教育叙事将越来越多地服务教育、助力教育。
教育叙事是真实的教育故事,“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又一显著特点。毫不夸张地说,真实是教育叙事的生命。
教育叙事的“真实性”与教育叙事的使用有关。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常常用教育叙事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或用教育叙事来记录总结自己某一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写好教育叙事之后,教师或用它来表扬鼓励、教育引导学生;或把它作为下一个阶段工作的重要依据,让自己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或把它作为工作业绩存入业务档案;或把它作为工作成果上报给学校,分享给同行。不管用于哪个方面,教育叙事都必须确保真实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用于表扬鼓励、教育引导学生,教育叙事必须真实,学生才会心服口服;作为指引工作的重要依据,教育叙事必须真实才能使工作具有针对性;作为业绩和成果的呈现形式,教育叙事必须真实才能客观。
教育叙事是真实的教育故事。不管是阅读教育叙事,还是写作教育叙事,都要有文体意识,都要按照这种文体特点进行阅读与写作。
阅读教育叙事,我们要把它当作教育叙事来阅读,而不能把它当作其他体裁的作品来阅读。比如,我们不能用阅读小说的方法来阅读教育叙事,教育叙事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它的情节一般没有小说那样曲折离奇,人物也不像小说那样具有典型性,因此阅读教育叙事时,我们也就不能苛求它的情节像小说情节那样曲折、人物像小说人物那样具有典型性。
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有文体意识,要把教育叙事写成教育叙事,不能把教育叙事写成文学作品或其他体裁的作品。议论文可以有大量的议论,那是因为它是议论文;童话可以让石头、小鸟说话,那是因为它是童话;教学实录要求有闻必录,要求详细记录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全部内容,那是因为它是教学实录……教育叙事是真实的教育故事,根据这种文体的特点,写作教育叙事时要突出教育叙事的故事性,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要突出教育性,写与教育有关的故事,要通过讲故事来讲教育;要确保教育叙事的真实性,不能虚构杜撰。
在探索运用教育叙事育人的过程中,我发现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教育叙事有几个独特的优势。
与口头教育相比,教育叙事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也更加持久。
学生有了精彩的表现,如果教师只是对他们作口头上的表扬,过不了多久,周围的人都忘记了,学生本人也渐渐淡忘了。但是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精彩表现及时记录下来,那么,这些精彩的瞬间就不会被忘记,而是定格在文字里。
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若能捕捉学生的精彩瞬间和高光时刻,并郑重其事地写成教育叙事对学生加以表扬,这样的教育叙事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欣赏和期待,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感动、鼓舞。这样的教育叙事在定格学生的精彩瞬间和高光时刻的同时,还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欣赏和期待定格下来,所有这些都会铭刻在学生的心里,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恒久动力。
也许学生的某个精彩表现只是一时的、偶然的,但是一旦被教师用教育叙事记录下来,那么这个精彩表现就很有可能变成该生经常性的行为,变成他的一种习惯。
我曾用教育叙事《激情澎湃》记录下学生符晓霞在练习教学导入时的精彩瞬间,并赞扬她“具有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潜质”。符晓霞通过考试成为教师后很激动,发信息告诉我,我写给她的教育叙事《激情澎湃》给了她莫大的鼓舞,激励她一路勇敢前行!
我经常收到毕业生这类信息,他们都说我的教育叙事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生的反馈让我相信:与口头教育相比,教育叙事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也更加持久。
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教育叙事这一形式不受时空限制,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育人空间。
教师不能时时陪伴在学生的身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仅限于课堂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叙事以文字为载体,突破了“课堂上面对面”的限制,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可以随时随地以文字的形式与自己的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拓展了教育空间,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与一对一的教育方式相比较,教育叙事的影响面更广。
学生表现出色或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师用一对一的形式表扬他或批评教育他,这样只能激励引导一个学生。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故事写成教育叙事,那么这篇教育叙事除了对所写学生产生影响外,还可以对班里的其他学生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跨越班级、专业、学校,对更多的学生产生影响。
与短信相比,成篇的教育叙事传播性更强、作用更大。
短信不是文章,不像教育叙事那样具有故事性,不容易传播开去,往往只限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作用与影响很有限。如果还原短信背后的真实故事,把短信写成一篇有故事情节的教育叙事,然后发表在公众号、报刊等上,由此传播开去,就可以引导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
与枯燥、生硬的说教相比,教育叙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学生不喜欢说教,枯燥、生硬的说教常常引起他们的反感与抵触,但他们喜欢听(看)故事,尤其喜欢听(看)自己同学或师兄师姐的故事。教育叙事是真实的教育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记录教育故事来表扬激励和教育批评学生。
我在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工作时曾担任过一个职中班的班主任。当时班里部分学生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我找他们谈话,讲了很多大道理但效果仍然不好。后来我写了几篇教育叙事来表扬班里努力学习、锐意进取的同学,慢慢地,那些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也开始努力学习了。把“要努力学习”的道理寓于学生努力学习的故事中,引领后进同学向先进同学看齐,这种“故事育人”的形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与距离较远的榜样相比,教育叙事所写的身边的榜样更具有力量。
教师在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记录下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高光时刻,在表扬肯定被写学生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起身边的榜样。写学生身边的榜样,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与受到表扬的同学是同班同学或同届学友,甚至是同桌或上下铺的舍友,为什么别人做得那么好,我却做不到?这样的反思,会激发学生急起直追的自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是如此。教育叙事写的就是学生身边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在学生身边。身边的榜样既可望,也可及。
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带几十名大四学生到中小学校去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实习生没有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对待实习;有的实习生信心不足;有的实习生不善于沟通;有的实习生不讲礼貌。一开始,我和他们讲道理,可是没几个人能够听得进去。后来我改变了工作方式,在讲道理的同时,用写教育叙事的方式来引导实习生做好实习工作,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自2019年以来,我写了 50多篇与实习有关的教育叙事,这些实习故事对学生实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教育叙事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值得教师关注与探索。
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建议教师积极写作教育叙事。我为什么会建议教师积极写作教育叙事呢?理由如下: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与之相适应,教师在写作教育叙事时,自然会写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故事,自然会把学生当作教育故事的主角。学生能在教师的教育叙事中看到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身影,看到自己的精彩瞬间和高光时刻。阅读教师为他们写的教育叙事,学生常常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教师用教育叙事来见证和陪伴学生的成长,这些教育叙事里面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赞赏、鼓励、期待、关爱,这些温暖的文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浓浓的爱,让他们内心感到温暖,让他们铭刻于心。
教育叙事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因而它能够走进学生内心,很受学生欢迎,用它来引导教育学生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可以用教育叙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高光时刻,让学生受到表扬激励;也可以用教育叙事记录学生的缺点与错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如果教师有写作教育叙事的习惯,那些批评教育或表扬激励学生的教育叙事就可以在学生中传阅,很自然,教育叙事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航仪。
师生互相理解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育教学工作做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师生没有真正读懂对方。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针对性;学生只有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设想和读懂教师对他们的种种好(包括温暖的关爱和严厉的批评),他们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师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教育叙事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教育叙事在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增强了师生的相互理解,有效地促使师生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难免有一些误解甚至矛盾,这个时候教师结合具体情况写作教育叙事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关心、关爱学生的,但因为没有写出来,这种关心、关爱很多时候不为学生和家长所知。教师可以用教育叙事向学生传递信息:我在乎你,我关心你,如果你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你。教师也可以用教学叙事向家长传递信息:我在乎你的孩子,我关心你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帮助孩子成长。这些教育叙事就是教师递给学生和家长的橄榄枝,能让学生和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友好,从而能够化解矛盾,凝聚教育合力,让教育工作更有成效。
教师可以用教育叙事来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让工作更有针对性;可以用它来表扬激励或批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可以用它来建设优秀班集体;可以用它来助力学科教学;还可以用它来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叙事是教师的好帮手。
很多教育叙事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发现问题、为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写的。这类教育叙事发给相关的学生,相当于教师与相关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发到班群,相当于开了一次班会;发到家长群,相当于开了一次家长会。这类教育叙事通过真实故事的形式,促使教师正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改正。写作教育叙事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对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教师充分利用好教育叙事这个好帮手,可以减负增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叙事如实记录教师所取得的成果,也如实记录下教师工作中有待改进的地方。写作教育叙事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够让教师看清楚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进步和成绩,用教育叙事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表扬。可以说,这些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发给自己的奖状。
教师的教育叙事把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记录下来,这些故事饱含着教师对学生浓浓的爱,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情怀,显示了教师的教育追求与教育智慧……这些教育叙事发在学校教学群,发在朋友圈,发在公众号,发表在报刊上。一篇篇教育叙事就成为教师一张张亮丽的名片,通过这些名片,使外界了解到这些教育叙事的作者是有爱心的教师,是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是有追求的教师,是有智慧的教师……
如果教师能够坚持写作教育叙事,用教育叙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一篇又一篇的教育叙事连起来就成为这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史。看着自己在各个时期写下的一篇篇教育叙事,回眸自己的从教之路,盘点自己的一路所获,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由于公众对学校工作缺少了解,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免有一些误解,有些人以为教师每天只是上一两节课,工作很轻松;有些人以为学校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这些误解让教师感到委屈,也容易让学校失去公众的支持,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作为当事人,教师不应该一味感到委屈,应该积极主动行动起来消除公众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误解。教育叙事记录学校真实的教育生活,教师可以写作教育叙事,把它作为一个窗口,向外展示学校真实的教育生活,以加深公众对教师的了解,消除公众对教师的误解。
通过教育叙事这个窗口,学校还可以展示教育教学成果,让家长和更多的公众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教育叙事作为真实的教育故事,它能够把教育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记录下来。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坚持写作教育叙事,那么这所学校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在不同时期所写的教育叙事结集成册就能成为这个学校的校史。这样的教育叙事可以让师生看到自己学校的发展历程,让师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个人的成长史、每所学校的发展史都是某个阶段国家教育史的缩影。一部波澜壮阔的教育史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教师个人的成长史、一所又一所学校的发展史构成。某个阶段书写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海量的教育叙事汇总起来就变成了我们国家这一阶段具体、鲜活的教育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新时期,新媒体让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变得十分便捷,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让教育叙事在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写作教育叙事来表扬激励和教育批评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可以写作教育叙事来促使班级蜕变;可以写作教育叙事来助推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写出的这些教育叙事发到班群、家长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后,能够跨越时空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教育叙事写作成为新时期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教育叙事写作为一线教师的教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原始材料,真实的教育故事为论文写作、案例分析以及课题研究、教育项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叙事的作者在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中,除了记录真实的教育生活,还用故事的形式来思考教育的意义、探究教育的本质。因此,教育叙事写作的本身就是一种扎根一线教育的教研形式。
教育叙事写作是一种门槛低、成本低的教研形式,即使没有研究团队、研究资金,只要有班级和学生,教师一个人也可以通过教育叙事写作来思考探究教育的意义和本质。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不再满足做好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想在教研领域有所作为。这个时候,部分教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开展教研。教育叙事写作这种门槛低、成本低、一个人也可以开展的教研形式,非常适合一线教师。不知道怎样开展教研的教师,可以从写作教育叙事开始。如果教师能够坚持写作教育叙事,坚持记录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坚持在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思考和探究教育的意义和本质,就一定能够在教育研究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作教育叙事能让教师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坚持写作教育叙事的教师会细致地观察教育生活: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如何?他们是否学有所获?课堂之外,学生有哪些精彩的表现?不同学生的个性有什么不同?细致观察,可以让教师感受到看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的教育生活其实每一天都是新的,从而减少了枯燥感和倦怠感。
教育生活中的教师大都是普通平凡、默默无闻的,他们所做的事情似乎也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教育生活中的人与事似乎很难与“伟大”联系在一起。因而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之处,一些教师甚至妄自菲薄。教师如果坚持写作教育叙事,就会不断地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意义,就能发现教育生活中“凡人不凡,小事不小”——平凡的教师所做的一件件平凡小事可以一天天改变学生,可以一天天改变教育,教育生活中千千万万的“凡人小事”构筑起共和国的教育大厦,铸就了共和国的教育伟业,这些“凡人小事”连接着学生的未来,连接着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希望!这种发现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认识,增进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育叙事写作可以让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待和思考教育,让教师看到平凡教育生活背后的重大意义,增加成就感和幸福感,让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仍能保持心情的愉悦。
教育叙事写作写的是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活,包括教育工作中好的、不好的事情。遇到好的事情,写出来可以愉悦心情。遇到不好的事情,写出来能够平复心情,这个时候,教育叙事写作就成为教师不良情绪的出口。
有人说,《论语》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叙事集子。这个说法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毋庸置疑,《论语》记录下很多孔子与学生的教育故事,那些鲜活的教育故事,让我们在 25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领略到孔子这位文化巨人的风采!这些教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巨大的精神财富。
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所写的教育叙事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不一定有重大的价值,但通过教育叙事把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把自己学校的发展历程记录下来,这是我们对教育的一份贡献,也是我们留给自己家人和家族的一笔珍贵精神财富。
时光可以流逝,记忆可以淡忘,但岁月不能把我们的教育生活带走,因为我们有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把我们奋斗的青春留住,把我们鲜活的教育生活留住,把我们教育生涯中一个个的精彩瞬间与高光时刻留住……
退休之后,在某个静谧的夜晚,手捧自己所写的教育叙事,回看自己与学生的教育故事,回望自己的教育之路,我们心中没有遗憾,有的是“教育有我”的欣慰与自豪。
李雅
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