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曾经预言:“医学干预首先必须尽可能无创伤,否则,治疗效果可能比疾病的自然病程更差。”进入21 世纪,以生物医学、器官移植与微创治疗为标志的变革正在塑造着现代医学的崭新格局,改变着临床医疗的思维方法。微创理念、微创技术与微创治疗已经广泛融入外科学治疗的各个领域,腔镜微创手术几乎涵盖了所有专科,且腔镜手术在所有手术中的占比也逐年升高,我国公立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中,也已经将腔镜微创手术占比列为考核指标之一。

腔镜微创手术技术蓬勃发展,医疗领域已逐步形成了系统的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实践指南,但在护理领域尚缺乏腔镜微创手术护理配合的系统性理论指导。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系统的重要一环,其护理质量对手术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腔镜微创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提高手术室腔镜微创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实现护理与医疗同步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

广东省护理学会外科腔镜微创手术护理专业委员会承担起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使命,发现行业现存问题之后,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集结了广东省内高水平医院,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等20 多家在腔镜微创手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医院,依托各医院的优势学科,集各家之所长,最终形成本书。

我本身是一名运动医学的医生,看到本书成稿,感慨良多。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看到本书很开心,因为我希望手术中配合的护士能熟悉我的手术操作流程,让手术配合形成标准化流程,我相信众多医生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科腔镜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看到优秀的手术护理经验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到如今形成书面的规范和标准,我深感欣慰;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看到我院钱玉秀护士长积极筹备,联合省内各大医院一起,汇聚大家的优秀经验与智慧,协作出版此书,我非常高兴。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多学科、多中心的协作才是以后的趋势。依托学会和医院的平台,希望外科腔镜微创手术护理专业委员会能为专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衷心祝贺此书出版!

(郑小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分中心主任) dOh8wcH3OiIGKpttdq+J0t+kaPyNxd7gHYeHwheiQsB2xOUoG7KfhXiP1tqAvs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