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仰卧,骶尾部置于手术床背板与腿板折叠处合适位置,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或自然伸开,双下肢功能位放置或外展分开(不超过90°)伸直,调节手术床适宜角度,使患者头高脚低(角度一般为15°~ 30°)的一种体位。
(1)头高脚低斜坡仰卧位(见图2-3)适用于胆囊、胆总管手术。
(2)头高脚低斜坡分腿仰卧位(见图2-4)适用手术:腔镜下食管、胃、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肝脏、脾脏、胰腺手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手术。
(1)头高脚低斜坡仰卧位用物准备:头枕、上下肢约束带、脚挡板。根据患者评估情况另备膝枕、足跟垫、“L”形护手板。
(2)头高脚低斜坡分腿仰卧位用物准备:头枕、上下肢约束带、脚挡板。根据患者评估情况另备足跟垫、“L”形护手板,手术床铺分腿位。
(1)头部置于头枕并处于中立位置,头枕高度适宜,头和颈椎处于水平中立位置。
(2)内收一侧上肢,掌心向身体侧,以免损伤桡神经与尺神经,肘部微屈,用垫于胸腰部下的布单包裹固定或用“L”形侧挡板保护。
(3)外展另一侧上肢置于托手板上,远端关节略高于近端关节,肩关节外展不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约束带适当固定上肢。
(4)膝下垫软枕,足下垫足跟垫。膝关节上、下5cm处用约束带固定双下肢,松紧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5)手术床腿板两侧安置挡脚板,根据患者双足位置调节脚挡板上、下、高、低适宜位置,并固定好脚挡板。
(6)调节手术床头高脚低倾斜15°~ 30°,至合适位置。
图2-3 头高脚低斜坡仰卧位
(1)头部置于头枕并处于中立位置,头枕高度适宜,头和颈椎处于水平中立位置。
(2)内收一侧上肢,掌心朝向身体侧,以免损伤桡神经与尺神经,肘部微屈用垫于胸腰部下的布单包裹固定或用“L”形侧挡板保护。
(3)外展另一侧上肢置于托手板上,远端关节略高于近端关节,肩关节外展不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约束带适当固定上肢。
(4)患者骶尾部与手术床背板下缘(与腿板连接处)平齐。
(5)双下肢各安置于相应的腿板上,足下垫足跟垫。
(6)膝关节上、下5cm处约束带分别固定下肢,松紧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7)分别调节腿板固定旋钮,双侧腿板适当向外展开,使上下肢分开。
(8)手术床腿板两侧安置挡脚板,根据患者双足位置调节脚挡板上、下、高、低适宜位置,并固定好脚挡板。
(9)调节手术床头高脚低(倾斜15°~ 30°)至适当位置。
图2-4 头高脚低斜坡分腿仰卧位
(1)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
(2)调节手术床头高脚低时,注意观察头面部气管插管管道长度是否足够,防止脱管。
(3)调节手术床头高脚低时不能超过30°,防止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栓。
(4)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双侧髋关节外展活动情况及功能状态。
(5)调节手术床分腿位时,双下肢分开不超过90°,避免过度牵拉会阴部组织。
(6)观察手术床下肢腿板关节是否松脱,防止移位。
(7)手术床腿板外展、内收及归位时防止夹伤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