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封建王朝维护自身统治的策略。农民手里没有多少余钱,直接制约了农村教育、医疗、建筑、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从历史上总结中国农村金融演进历程的经验和教训,对比了解当代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有助于今人立足自身,综合利弊,思索当今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自古以来,尤其是在战乱时期,高利贷无比猖獗,高利贷利息更是呈几何级数空前增长,广大农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更是经历了多次的收权和放权——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行社脱钩”后,农村信用合作社再次获得经营自主权。自此,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的农商银行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形式。
江西信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丰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为当地农民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流程,各项业务都取得了质的突破,实现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监管指标持续优于监管标准,质量效益稳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前列。自2015年以来,信丰农商银行多次被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评为“业绩综合考评”和“党建考核”优胜单位,2023年被评为“农村商业银行小而美50强”。
本书结合中国农村金融的演进历程和信丰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实践,从坚守定位、效益为先、以人为本、客户至上、数字化转型5个方面,探索了农商银行的发展道路。
一是坚守定位:农商银行应明确自身定位,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宗旨,大力拓展零售客户,确保金融资源向农村居民和中小微企业倾斜。
二是效益为先:农商银行应平衡规模增长和效益提高,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强化对不良资产的管控等方式,实现业务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是以人为本:农商银行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归属感,通过激励措施和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实现员工和农商银行的共同成长。
四是客户至上:农商银行应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体验,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增进情感交流等方式增强客户黏性,为客户提供一流卓越的金融产品和贴心满意的金融服务。
五是数字化转型:农商银行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抓住互联网数字金融崛起的机遇,推进农商银行产业升级。
农商银行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普惠金融普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农商银行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同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融资支持。
未来,农商银行需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农商银行打造成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跟中小微最紧的“百姓银行”。
编者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