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坐热“冷板凳”按下“快进键”

受访者:范阳东

采访者(执笔人):黄嘉荣

采访时间:2022 年 12 月

范阳东教授

范阳东,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现任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 年获评“南粤优秀教师”。

兼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及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理事等,特聘广东省卫生经济研究院首批研究员、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五届决策咨询专家。

依托学校医学背景优势,范阳东教授团队深耕卫生经济、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领域多年,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为国家、省、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说:“做人文社科研究需要阅读大量文献,研究周期也相对漫长,要求研究者必须专注、自律,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我是范阳东,在广医工作了 19 年。我曾在袁隆平院士所在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我来到广医,又有幸与钟南山院士当同事。与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共事的经历,不仅让我感到非常自豪,也更坚定了我以他们为榜样,用高质量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发展的决心。

“0 → 1 → N”稳步前进

2003 年,抱着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初衷,我来到了广医,成为学校的第一位经济学老师。当时广医的规模很小,条件也一般,但是氛围很好,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宛如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进入新时代十年,广医的发展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刻,一是学校在 2013 年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二是学校在 2022 年2 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这离不开“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的鼓舞。

范阳东教授与 2004 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调研天河区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较于学校此前设立的临床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虽然起步较晚,但也乘着学校快速发展的东风不断壮大,前进的脚步踏实且稳健。我刚来广医时,学院的市级立项、省级立项课题都是凤毛麟角。近十年来,学院科研水平取得较大进步,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获得的市级立项、省级立项更是不断增多,科研立项数目从“0”到“1”再到“N”,学院发展稳步向前。

范阳东教授在卫生管理学院 2022 年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

2019 年,我成为卫生管理学院的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随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院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院实现了“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

坐热人文社科研究“冷板凳”

从攻读学士到博士期间,我的老师们都一直在强调:“做人文社科研究一定要学会坐‘冷板凳’。”人文社科研究具有“慢”和“冷”的特点,需要学者潜心做学问,经得住“冷板凳”的考验。

2015 年,从卫生管理学院专业和学科建设出发,为了更好地发挥医科院校自身资源优势,我的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企业环境管理转向了卫生经济、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

转型的过程很艰难,一方面,我虚心积极地向前辈们学习;另一方面,我主动开展实践调研,与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展开交流。在时任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刘俊荣教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广州市人社局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前期论证的课题项目。2017 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印发并正式启动实施,其中,我们的研究成果为试点工作的覆盖人群、待遇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的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范阳东教授(左四)组织师生到广州市海珠区松鹤养老院开展课题调研

最近五年,我们团队主要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预防为主的大健康格局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从准备选题到提交开题报告,中间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仅文献综述就写了 2 万余字,最终我们团队获得了该项目的立项。目前,该课题仍然是我们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

2021 年,范阳东教授(右三)与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左四)、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左二)调研珠海市医保局

用广医智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时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保险方面,报告具体指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近年来,我国医保制度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医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如何保障医保公平性和医保基金长期稳定健康运行?这是我们团队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我们接受了国家、省、市医保局的委托,深入参与到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方案前期论证、省级调剂医保基金管理机制、医保待遇清单落实方案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中,多次参与国家、省、市医保部门的相关政策论证与咨询,形成的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市领导批示。

未来,我们将聚焦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方案的落地实施以及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破解医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广医智慧。

2020 年,范阳东教授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举办的“关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专题学习会上做辅导讲座

作为一名广医教师,我一直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人才加入我们的行列。为此,一直以来我都与我的学生们保持紧密联系,有些同学即使在其他高校读研,也会把他们的科研论文发给我,询问我的修改意见,这让我非常感动。

范阳东教授(右二)继续担任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2019—2023)

广医人的身份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广医人的身份对我来说首先是一份荣誉。现在我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了,每次我到各种会议和论坛上做报告的时候,都会很自豪地进行自我介绍:“我来自广州医科大学。”亲历亲见学校新时代十年跨越式发展,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我与有荣焉、底气厚实。

2022 年,第五届医疗保障论坛在北京召开,范阳东教授在会上做主题演讲

与此同时,广医人的身份对我来说也是一份责任。当走出广医,“广医人”是我们共同的标签。未来,我将继续以钟南山院士等优秀广医人为榜样,继续深耕专业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医人身份增光添彩。 C8IYOmtUFYpMBmvp4Y9/qoJ+3ZRDWUgfCymNN157MQWYcns/9/JjmsNvuUM1t0J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