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我认识伍俏霞老师是在 2014年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亚洲陶笛艺术节上。当时她的团队带来了陶笛音乐的养生节目,让大家耳目一新。因为那时大家都只是单纯用陶笛来吹奏乐曲而已,她的陶笛养生节目就显得很超前。也就是这新潮的节目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后来通过钱锋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这原来与她从事的职业有关,属于陶笛音乐运用学的范畴。可以说,伍俏霞老师是陶笛音乐运用学最早的探索者之一。

伍俏霞老师长期在广东省中山市一所特殊学校工作。自从接触到陶笛后,她灵光闪现,开辟了陶笛音乐运用领域的先河——陶笛治疗孤独症的实验。她将本校的梁子键同学作为这个实验的主角,围绕着陶笛乐器演奏和教学这个主题,从各个方面因材施教培养梁子键同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实践,伍俏霞老师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姜瑞玥老师、石坚老师逐渐发现并总结了一套陶笛治疗孤独症的内在规律和针对性方法,富有成效!

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完全治愈孤独症的先例,但伍俏霞、姜瑞玥、石坚三位老师的多年实践充分证明,只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并利用好孤独症儿童的病理反应有效治疗期的机会窗口,实施大胆的引导方案,孤独症儿童的病情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三位老师除了敢于实践,还善于实践,她们一边探索一边总结,并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整理成文字,编撰成书。本书就是她们最值得推介的学术成果。书中详细地说明了陶笛治疗孤独症的种种理念和方法,为从事孤独症治疗的同行提供了全新的思维与行动的方向。梁子键现在的情况已经相当稳定,基本可以自我管理,逐步融入社会。这跟三位老师精心安排的课程有很大关系。从发现陶笛、形成治疗模型、拟定计划、实施细则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同时还根据梁子键的实际情况安排其参加艺术交流,参加培训、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培育他的参与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得他的自信心和与外界的亲和度不断增强,形成良性循环。这些经验都是本书耀眼的闪光点,虽然文字有限,但从中我们可以窥斑见豹,拨云见日。这是一本陶笛治疗孤独症实例化的书籍,值得推荐,值得学习。为三位老师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点赞!为她们辛勤付出的真情和爱心点赞!

衷心祝愿三位老师陶笛治疗孤独症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4年 8月

(作者为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亚洲陶笛音乐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35iHukxoXVm1eYgL2DtU8l7InwnzW8YWjp0fvB7SSCxtAfyOfUQFNt2DCfw+B9K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