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星乐笛韵,一路繁花——陶笛应用于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作为“幸福特教丛书”之一,关注的是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和兴趣发展。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有人称之为“特殊教育之王”。孤独症儿童广泛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兴趣局限、行为刻板等发展特点,给特殊教育工作带来持续性的挑战。当前培智学校中孤独症学生教育难度最大,招收中重度、极重度孤独症儿童的学校,往往也饱受孩子情绪行为问题的“困扰”。近年来,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学生比例从约占培智部学生的 1/3到将近 1/2,至 2023年秋季学期,学校已有孤独症学生 340余人,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然,我们坚定地认为,障碍的产生原因并非单方面存在于孩子本身,环境与活动中的诸多要素也是造成障碍的原因。

如何让包括孤独症在内的特殊教育学生更幸福?我想,还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像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训“尊重生命尊严 创造生命价值”一样,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消灭、解决问题,而是要创造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也切身体会到:培养积极行为,注重扬长教育,要比只盯着问题进行行为干预更有效果与教育意义。

教育支持课程,即是推动学生幸福发展的载体之一。2009年以来,基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发展,在“尊重生命尊严 创造生命价值”的校训引领下,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工作开始重视教育支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通过教育支持课程进一步满足学生在缺陷补偿、潜能发展和兴趣培养方面的需要。学校提出以“发现”和“发展”作为学生个别化、个性化发展的关键词,鼓励教师发现学生个性需要,通过教师队伍专业化、优化资源配置等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课程,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应用于孤独症学生的陶笛音乐治疗教育支持课程进入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得益于学校教育支持课程体系的持续建设,有赖于以伍俏霞等教师为代表的项目团队的不断探索、积极开拓,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与研究。

陶笛,兼具笛子、洞箫、埙这三种民间吹奏乐器的特点,它柔和的音色能够舒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它泛音较少、入门相对简单,适合孤独症儿童学习。2014年,在伍俏霞老师的前期探索实践推动下,学校正式成立了专门的陶笛工作室,以伍俏霞老师为工作室主持人,组建专门研究团队,开始较为系统地研究探索“应用陶笛开展孤独症儿童音乐康复”的方法、模式,并进行配套课程资源建设。在研究—实践—改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特校教师、孤独症学生及其家长、普校师生、其他音乐爱好者等不断融入研究团队,激发出更加多元、更趋融合的陶笛课程教学活动方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平台越来越大,近年来有 30余名孤独症学生考取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二到十级的证书,参加国内各级别比赛并取得佳绩。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陶笛搭建了一座崭新的促进孤独症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桥梁,教师也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比赛活动时发现,伴随着陶笛表演水平的提升,学生社会交往、生活适应、认知发展等多方面能力显著进步,情绪行为不断改善。

2022年 7月,在为期 9年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学校陶笛教育支持课程项目团队申报的广东省第二批特殊教育精品课程项目“孤独症儿童陶笛音乐康复融合课程”获批立项。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角度,学校陶笛教育支持课程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项目团队教师在省市教研管理部门和专家管理指导下有序推进项目进程,完成了课程资源开发、应用、评价、调整及推广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书就是项目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此,感谢所有参与、指导本书编写的教师和专家,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对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使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我们也期望本书能为相关学校开展孤独症学生陶笛音乐康复教育提供参考,贡献力量。受水平所限,本书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我们诚挚接受各界的批评、建议与指导,促进我们不断完善,更好地为我们的孩子服务。

孤独症孩子是天上的星星,愿这温暖治愈的陶笛声,引得那星星放光明。愿孩子们幸福。


2024年 8月
(作者为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XtcFbK2HUYmaBhpHGaRW2t8LGT8XokNmQhLn3R14Wo2O4nSBUWfoYxgevxbp1Y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