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陶笛吹奏的基本知识

(一)演奏基本姿势

1.站姿

双脚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自然分开,比肩略窄。两腿直立,各自承受身体重心的一半。上身直挺,但不僵硬,两眼平视正前方。

2.坐姿

与站姿上身姿势一致,双腿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自然踏地,不可翘二郎腿,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以免影响气流畅通。

3.持笛与按孔的方法

(1)持笛方法。

吹奏陶笛时需要双手持笛,双臂和手要保持松弛,手指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中部轻轻盖严笛孔。开放音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离指孔1~1.5厘米。手指尽量贴近笛孔,要用指腹来按孔,千万不可用指尖,以免影响灵活度。不要因紧张而使手指太过于僵硬;尤其对于孤独症学生来说,他们初学时经常手指不灵活且动作刻板。因此,我们可以在持陶笛前做一些手部放松活动,让他们的手指更加轻巧,要使每个手指灵活而有弹性,能持久、独立地活动和相互配合,就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2)按孔方法。

正确的按孔方法可以用 16个字来概括:指腹按孔、严密不漏、互不干扰、灵活自如。吹奏时通过开按指孔,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吹到高音Re以上的音时,6孔陶笛是用双手无名指把陶笛上方固定。例如常用的 12孔陶笛就有两种挟笛法,指勾法:用右手小指及无名指钩住 12孔陶笛尾巴;指挟法:用右手小指及无名指像夹子一样夹着陶笛尾巴。左手拇指孔放开,通常用直接放开法,但为了吹奏的灵活度,右手拇指孔常有下列几种方式来放开:①竖直法:在拇指孔的边缘压拇指指甲,拇指第一个关节翘起成L字形,拇指按得越轻,开闭之间的移动也越容易。②摇摆法:旋转拇指来放开孔。拇指比较翘的人,可以用翘起来的方式,这个动作非常快速且简单,向下翻让拇指离开,往上翻让拇指回去。③直接放开法:通常在做颤音(tr.)时,必须用此法,但此法在遇到高音域有快节奏变换时,灵活度较低。

图 3-2 持笛时正面

图 3-3 持笛时背面

(二)吹奏陶笛的口型

吹奏陶笛时虽然不必像吹奏洞箫或长笛那样需要有严格的口型才能吹响,但正确的口型是保证自如演奏的关键。反之,不正确的口型则可能引起吹奏时一系列的问题,如笛腔内水汽积压过多、音高偏差等。

正确的吹奏口型如下:先闭嘴,呈微笑状,双唇略向外拉;不看手,凭感觉固定好陶笛,按紧每一个指孔;然后将吹口轻轻放在下唇上,吹口的位置在上下唇之间,门牙紧合,不可以用门牙咬住吹口,也不宜含太深,含住半厘米左右即可。如图 3-4所示。

图 3-4 吹奏陶笛的正确口型

(三)陶笛吹奏要领

1.平吹

胸要挺直,眼睛平视;右手略抬高;吸气时不要耸肩或挺肚子;乐器与身体的角度控制在 90度以内。如图 3-5、图 3-6所示。

图 3-5 平吹正面

图 3-6 平吹侧面

2.俯吹

俯吹是用大陶笛吹奏高音时用的特殊技巧。在平吹的基础上,略将头低下,类似俯视地面,双手也随之往里收。这样,下巴和领口可挡住一部分从出音口吹出来的气流,以改善高音音质,使之更饱和、圆润,也能避免发出沙音。如图 3-7所示。

图 3-7 俯吹

(四)陶笛常用指法

陶笛的指法和其他吹管乐器差不多,音越高时,放开的指孔越多;音越低时,按住的指孔越多。遇到变化音时,统筹加按有时候用无名指来调节。4孔、6孔陶笛运用了交叉指法,按照“先下后上、从右到左,交叉放孔”的规律放孔,到了高音Re(2)、Mi(3)以后的指法规律和 12孔陶笛相同。以 12孔陶笛筒音作Do(1)的指法为例,越往左边的音越低,按孔越多,越往右边的音越高,放孔越多。(筒音即陶笛筒上除了附孔以外的所有指孔都按住时吹出的音的唱名)

图 3-8 12孔陶笛顺指法

1.筒音作Do(1)的指法

以C调的 12孔陶笛为例,简音作Do(1)的指法是陶笛最常用的基础指法,以全按除附孔以外所有指孔时吹出的音为Do(1),也称为C调指法。C调指法基本为顺指法。即按照从右往左、先上后下的顺序放孔即可奏出自然大调音阶。左手的小指需要用来固定陶笛,而在吹最高音Fa(4)时才放开。

图 3-9 12孔陶笛筒音作DO(1)的指法

2.筒音作So(5)的指法

我们以最常见的 12孔陶笛为例,筒音作So(5)的指法中,除了Fa(4)要加按右手无名指来调节外,其余的各个自然音级都是用顺指法。

图 3-10 12孔陶笛筒音作So(5)的指法

建议初学者先学Do(1)、Re(2)、Mi(3)三个音的指法,等这三个音指法熟悉了,再学习So(5)、La(6)的指法,然后再学习Fa(4)的指法(加右手无名指)。

3.简音作Fa(4)的指法

图 3-11 12孔陶笛简音作Fa(4)的指法

在演奏筒音作Fa(4)的乐曲时,为了能迅速找到音和准确的指法,也可以尝试使用替代指法,即Xi(7)既可以加按右手无名指,也可以加按右手的中指按的两个孔(主孔和副孔)。

(五)陶笛演奏呼吸方法

陶笛是非常容易吹响的乐器,只要往陶笛吹嘴里吹气,乐器就可以被吹响,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要尽量规范、严格地练好呼吸方法。正确用气的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会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呼吸时尽量让身体各部位放松;吸气时感觉胸腔、腹腔向外和向下自然扩张;呼气时要平稳、均匀、集中,控制好气流。

1.练习均匀吐气

双手叉腰,用鼻子慢慢吸气,感觉肚子逐渐鼓起来,想象肚子就像是一个充满气的气球,然后慢慢地、轻轻地吐气,吐气时可以发出Wu或Si的声音,一直到不能吐气为止。

2.练习集中吐气

用手捏住一张A4纸的一角,尽量将手伸直并将纸放在嘴巴正前方。先深吸一口气,再轻轻集中地向前吹气。注意均匀地吹,纸张保持一定的斜度,每天练习几次,一次持续吹的时间越长越好。如图 3-12所示。

图 3-12 均匀吐气练习方法

3.把握合理的换气位置

学会正确的换气方法是确保演奏流畅和音准、音色乃至演奏的歌唱性和音乐性的基本保障。换气的位置在乐句的结束点、休止符处皆可。如果乐句较长,也可以考虑根据乐句的动机位置来增加一两个换气点。

4.把握适当的气息量

吹奏陶笛时,越高的音需要的气息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把握合理的气息量的诀窍在于多练习长音、音阶和音程,特别是五度、六度、八度等大跳音程。

(六)运舌方法

1.什么是运舌

舌头在陶笛吹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运舌上舌头必须放松,舌头的作用就像一个阀门,当它在上额前轻轻顶住上额与齿的接合处时可以阻止气流的向外运动,往下放缩时则可以使气流通过。当这些运动进行时,实际上只有舌尖在运动。陶笛的音应该由舌头以一个无声的T来结束,以阻止声音在结束时变弱;也可以用音节Du来代表,我们称这个T的吹奏方式为“运舌”。

2.陶笛念字法

念字练习法是学会用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念字时,可以感觉到舌头就像一个活塞,每发一个Du音则来回伸缩一次,舌尖碰到上牙床。初学者要先学会单吐音,再练习双吐音、三吐音,然后再尝试碎吐和花舌。无论是哪种吐音,吹奏时都需要吹出具有颗粒性的音,就像是珠落玉盘的声音。通常在吹低音时,舌头可吐音Do或To;吹中音时,可吐音Du或Tu;吹高音时,可吐音Di或Ti。练习吐音时不一定需要拿着笛子来练,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念字、伸缩或摆动舌头等方法来练习。灵活、正确地运用舌头是把握音乐颗粒性的核心技巧,也是学习者必须花最多时间来练习的技巧。

(七)陶笛的演奏技巧

1.吐音

吐音是演奏陶笛的一种重要技巧。常用为单吐、双吐、三吐,使用吐音技巧,可以让声音更饱满、更好听。初学者练习时要先放慢速度,熟练后可以适当加快,最后达到小快板的速度。

(1)单吐:通常在音的上方标上“T”标记,舌头吐一下吹出一个音,舌头要有寸劲,单吐音才能干净、均匀、颗粒饱满。各音区吐音发声方法如表 3-1所示。

表 3-1 单吐的分类

(2)双吐:标注为TKTK或DUGU。舌头吐出一个音,收回时又发出一个音,这种方法可以迅速奏出快速的单音,注意舌头不能打结。

(3)三吐:标注为TKT或TUGUTU,通常用在三连音、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曲可以选择《蜗牛与黄鹂鸟》。

2.连音

连音就是用一口气连贯地吹出两个或多个音,在相邻的两个音之间不再用吐音,也不用换气。标注为LEGTATO或一条圆滑线来表示圆滑线下的音都连在一起。连奏更能体现音乐的歌唱性。

3.长音

长音就是把一个音吹得很长。在确保气流平稳、音准到位的情况下,音越长越好,一口气能吹多久取决于气息运用得够不够好。初学者要特别注意使用平稳的气息,确保音高始终如一直线。练习长音虽然比较枯燥,但对保持气息稳定却非常行之有效,建议初学者多练。

4.腹震音与虚指颤音

(1)腹震音:又称为腹颤音、气颤音。这是陶笛吹奏时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如何掌握腹震音这一技巧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用过,那就是开怀大笑的时候,发出“哈哈哈哈……”的声音时,我们运用气息的状态跟腹震音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大笑是无意识地控制,呼出的气流冲击力度大,腹震音是有意识地控制,气息强弱变化比较柔和。体会到大笑的状态,并有意识地在吹奏陶笛时运用,控制好气流向外冲击的力度和频率,就是腹震音。

(2)虚指颤音:又称为指震音、指扇音。演奏方法是在吹奏长音时,用没有按孔的食指、中指或无名指在靠近音孔的上方 2~3厘米处轻轻扇动,但不能碰到指孔,从而使陶笛腔体内的气流有规律地波动,发出有规律的上下起伏的长音,效果与腹震音很相似。

无论是腹震音还是虚指颤音,都要求演奏者手指放松自如,严密地按住指孔和固定好乐器,不能在按孔时漏气,否则就会影响到音准。

5.常见的装饰音

常见的陶笛装饰音有倚音、赠音、波音、打音、叠音、滑音。这些技巧对陶笛的演奏起到了添姿润色的作用。

(1)倚音:标记为 。出现在被装饰的音之前,但不能占用被装饰的音的时值,音量要弱于被装饰的音,并且快速与之连贯演奏,一带而过,从而起到装饰作用。单个音叫单倚音,多个音叫复倚音。练习曲目可选择邓雨贤的《望春风》。

(2)赠音:标记为 。又称为后倚音、送音,在被装饰的音之后,不能占用被装饰的音的时值,音量轻而快,通常会出现在节奏比较自由的段落。

(3)波音:标记为 。从本音开始向自然音级的上方二度音迅速波动一次即返回本音,相当于快速、连贯地吹奏ABA三个音,练习曲目可选择《彩云追月》和《阿爸的故乡》等。

逆波音:标记为 。它与波音的方向相反,是从本音开始向自然音级的下方二度迅速波动一次即返回本音。

(4)打音:标记为扌。打音是陶笛演奏中最常见的装饰音,类似下方二度的前倚音效果。同音反复时,不用吐音,而是用手指迅速打一次下方二度音的指孔,使第二个音形成一定的弹性和爆发力而发响,加入打音后能使音乐更具有弹性和动感。

(5)叠音:标记为 。叠音与打音相反,先将手指放到从本音上方二度音的指孔,再迅速按下本音的指孔,使第二个音形成一定弹性和爆发力而发响,类似上方二度的前倚音效果。

(6)滑音:它是在吹奏时因气流有规律、缓慢的变化而产生的,能使陶笛的声音更加华丽流畅并富有色彩。滑音一般分为上滑音和上滑音两种。上滑音:标记为 。通过手腕的配合和手指的关节转动,把原来按住的手指慢慢抬起来,就会产生向上滑的声音。下滑音:标记为 。与上滑音相反,把原来放开的指孔慢慢按紧,就能产生下滑的声音。

无论是上滑音还是下滑音,运指都要放松、圆滑、柔和,必须非常连贯,一气呵成。 IcgfWQj+U4gxgPpTHOpg9F1VhyUoAb/iuSud+xNIKM2Cw3anDK6nFH6ITojNPbb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