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本书的研究思路在于通过时间线的布局,即以“历史—现状—未来”为主线,系统地探讨巴西华侨华人祖语传承的发展历程,并特别关注2000年后巴西华二代的祖语传承情况。这一思路使我们能够深入挖掘巴西祖语传承的历史背景,把握现阶段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内容上,我们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层层深入”的方法。通过追溯巴西华侨华人移民历史,我们发现巴西的祖语传承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宗教团体、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新移民三大办学主体的变迁。这一历史背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基础。

我们将焦点放在了2000年后的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上。通过实地教学和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华二代祖语生在语言方面呈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如中文水平高于葡文水平,以及学校要控制华二代祖语生的比例等。这引发了我们的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他们学习中文的动机以及学校、家庭和华二代祖语生三方的语言规划的成因。我们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华二代祖语生具有“再回中国”的语言规划,而且他们不是第一次回中国,呈现出反复、双向、多次流动的特点。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分析他们回中国和去巴西背后的“推力”和“拉力”。

我们也关注了2020年后网络教育对巴西祖语传承的影响。我们从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深入探讨了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实践、语言态度、语言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巴西和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内容反映了他们在多语境与跨文化环境中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发展情况。

首先,我们着眼于语言实践,特别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我们发现中文对于巴西华二代祖语生来说是第一语言或母语,而葡文则更多是在进入小学后学习的第二语言。这引发了我们对习得和学习的概念,以及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在语言习得和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深入思考。

其次,我们将焦点放在了语言管理和规划上,探讨了家庭、学校和华二代祖语生三方在语言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决策。我们发现许多家庭鼓励孩子学习中文,并计划将来送他们回中国学习,这涉及家庭对语言的认知和管理。同时,学校也采取控制华二代祖语生比例等策略,这影响着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选择。

再次,我们关注了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流动,包括他们回中国和去巴西的动因。我们深入分析了每一次流动背后的“推力”和“拉力”,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流动经历。

最后,我们分析了网络教育对巴西祖语传承的影响,以及巴西华文学校对网络教育的需求和国内对此需求的供给现状。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紧密相连,旨在全面了解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和文化体验,为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深入分析这些方面,以期更全面地呈现研究的成果。

2.研究框架

按照上节的研究思路,本书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涉及本书选题的缘起、研究问题、研究价值、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等。

第二章对祖语传承相关概念、祖语传承与中文传播的异同、国内外已有祖语传承的研究、中文在巴西的传播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章梳理巴西华侨华人移民的历史及祖语传承的路径与变化。由于大陆新移民大量出现在2000年以后,结合巴西华侨华人移民的特点,我们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把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的称为早期移民与祖语传承,主要包括20世纪前的巴西华侨华人移民情况和对应的祖语传承路径,之后的我们称为新移民与祖语传承。

第四章关注新移民形势下巴西祖语传承的教育情况,这也是祖语传承的重要路径,包括巴西华文教师、华文教材和课堂教学;关注人教版《语文》等教材的使用。

第五章介绍新移民形势下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多语水平和语言使用情况。在上述四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调查和访谈情况,我们逐渐聚焦到巴西华二代祖语生这一群体中,重点考察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多语水平的发展。

第六章是在第五章的基础上,从语言规划的角度,分别从社会(宏观)、学校(中观)和家庭(微观)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巴西华二代祖语生语言水平、语言选择和认知水平的因素。

第七章是巴西华二代祖语生流动与祖语传承研究。论述华二代祖语生在中国和巴西之间(出生在巴西—被送回中国—被接去巴西—再回中国)双向来回流动的动因、融入适应和祖语传承的衔接情况。

第八章是巴西祖语传承网络教育的现状、应对策略和国内供给研究。重点论述网络教育对巴西祖语传承的影响,以及巴西华文学校对网络教育的需求。

第九章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

3.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了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高度契合的方法,包括整体系统研究法和问题本位导向研究法,以及其他方法,以便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情况。

首先,我们运用了整体系统研究法,这一方法注重对整体情况的把握和系统分析。我们将巴西的祖语传承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进行区域国别研究。这一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巴西祖语传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我们运用问题本位导向研究法,着重研究了巴西祖语传承和教育中存在的真正问题。通过清晰地识别问题,我们能够深入探讨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这一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祖语传承领域的核心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还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除了查阅网络上的中外文献外,我们还前往巴西最大的中文图书馆(坐落于巴西圣保罗华侨天主堂中文学校)查阅资料。此外,我们参考了肖思佳神父提供的独有的纸质简报资料,以及《南美侨报》等报刊资料。这些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背景资料,支持了我们的研究。

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这些方法允许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研究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实践、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情况。田野调查法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环境,问卷调查法允许我们收集大量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比分析法帮助我们比较不同群体和情境,而半结构式访谈法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定性信息,从而全面了解研究对象的语言传承经验。

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旨在深入研究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为我们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数据,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重要领域的问题。

(1)田野调查法。

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社会语言学调查的方法,遵循了社会语言学调查的五大步骤,包括选择项目、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以及撰写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选择了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作为我们的研究项目,因为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话题。其次,我们明确定义了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即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传承情况和相关因素。在搜集材料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在巴西华侨天主堂中文学校、圣本笃中文学校、圣本笃中文学校工具街分校任教的经历,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任教期间,我们记录了日常的中文教学情况,并撰写了两本日记,记录了课堂上的观察和反思。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当地十几所华文学校,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与华文学校管理者进行了访谈。这些问卷和访谈提供了有关巴西华二代祖语生语言使用和教育情况的重要数据。我们还收集了多所华文学校的招生简章、日常课表等文件,以了解这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情况。

除了教学和调查外,我们还参与了多次教育交流活动,为当地的华文教师提供培训,并参与了教学研讨会。我们还积极参与了中国和巴西的节日庆祝活动,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文化和社区氛围。

我们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教学实践、问卷调查、访谈、文件收集等,以全面了解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情况。这些数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一复杂而重要的话题。

(2)问卷调查法。

与本研究相关的问卷调查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在2014年、2019年和2021年。这些问卷调查为我们分析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首次问卷调查是在2014年5月进行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巴西华文学校的华文教师。该调查问卷包括了43个问题,涵盖了华文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和课堂情况以及师资培训情况。其中,有41个问题是封闭式的,还包括2个开放式问题,用于收集详细的信息。

第二次问卷调查是在2019年7月进行的,面向来自巴西的华文教师。这次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的,用于收集关于海外华文机构的信息和教学情况。这次调查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教师和教育机构的重要数据。

第三次问卷调查是在2021年10月进行的,重点关注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传承情况。这份调查问卷用于收集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水平、语言使用和教育情况的有关信息。这些数据将是本书的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参考2014年和2019年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本书所聚焦的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研究正是在这三次调查以及巴西一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些问卷调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情况,并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这些调查数据将在后续章节中用于分析和讨论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情况和教育需求。

2021年的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问卷学生卷共40题,全部为封闭式问题,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涉及年龄、性别、祖籍地等,考察研究对象是否在学习中文、就读年级和是否华裔;第二部分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题目(见表1-1):

①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流动学习。

流动学习情况包括回中国和再去巴西两个部分的调查,具体有回中国的原因、年龄、学习情况,再去巴西的年龄和学习再适应情况等,其目的在于调查巴西华二代祖语流动生在国内学习和再去巴西学校后学习中文的情况。题目包括第11~16题(回中国的学习情况)、第17~20题(再去巴西的学习情况)。

②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在巴西华二代祖语生语言传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学习中文是否需要听、说、读、写技能都具备等问题的调查将反映出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中文学习情况。题目包括第28~29题。

③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使用。

语言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的频次、环境,题目包括第25题、第36题。

④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水平。

该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四种语言的水平,包括中文水平、方言水平、葡文水平和英文水平,二是四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水平,目的在于考察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四种语言的使用情况。题目包括第27题、第29~33题。

⑤外部环境对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学习影响。

外部影响相关题目包括第22题、第24题、第29题和第38题。

表1-1 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问卷学生卷问题归类

(续上表)

(3)对比分析法。

为了更好地对比和凸显巴西祖语传承教育的特点,我们对2019年来京学习的海外华文教师发放了“海外华文学校/机构、教师及教学调查表”,该表共118题,其中封闭式问题具体包括基本信息(1~7题)、所在学校或机构的概况(8~21题)、华裔学生情况(22~37题)、华文教师个人成长与教学情况(38~55题)、所在学校活动及国内支持情况(56~101题)、所在学校的课程安排情况(102~106题)、其他情况(107~117题),以及开放式问题(118题)。

(4)半结构式访谈法。

表1-2 受访的华文学校管理者基本信息

表1-3 受访的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基本信息

(续上表)

表1-4 受访的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家长基本信息

我们共进行了3次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详见附录二、附录三、附录四):2014年在巴西走访的时候我们访谈了3位华文学校的负责人,2021年10月又采访了3位巴西华文学校的校长,2022年初访谈了10名巴西华二代祖语生、3位家长,平均每人采访约一小时。此外,海外华语研究中心的郭熙教授于2019年采访了巴西慈佑学校和幼华学园的校长,并分享了这部分录音给我们。我们将访谈后的录音首先用科大讯飞的办公本X2进行首次转录,准确率在90%以上,然后将文本交由人工进行第二次校对,保证95%以上的准确率。华文学校管理者、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及家长访谈转录文本共计282 368字,其中华文学校管理者150 255字,巴西华二代祖语生78 764字,家长53 349字。

受访的巴西华文学校管理者共有8位(见表1-2),在后续行文中,首字母统一编码为M(manager),后面的大写字母为其姓名拼音首字母。其中5号和7号先后两次参与了访谈,8位管理者均为巴西重要的华文学校校长或负责人。他们里面有宗教团体办学的代表(天主教神父),有中国台湾团体办学和私人办学的代表,有办学路径转移时期的管理者代表,也有大陆新移民私人办学的代表,他们是巴西祖语传承70年左右的见证者,年龄在45~80岁之间。

受访的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共有10名(见表1-3),家长有3位(见表1-4),与巴西华文学校管理者按照时间顺序编码不同,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和家长的编码是按照73份线上问卷进行对应编号的,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首字母统一编码为S(student),家长的首字母统一编码为P(parents),后面的大写字母为其姓名拼音首字母。比如:S 9号-LMY对应第9份,也就是名叫LMY的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调查问卷。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和家长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访谈。 Eo8UD4OOjAxF2ThguP0XuD23HcRwfWa3pTGz2t/C4SI1FB3LoiaZC8RfEkoElt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