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全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英语为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葡萄牙语为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地处热带,赤道和亚马孙河横贯其西北部;面积851.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人口2.03亿(截至2022年底),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巴西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首都巴西利亚,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是拉丁美洲地区唯一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自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合作发展顺利,高层交往频繁。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巴西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张曙光,2015)。2012年6月,双方签署涉及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并发表联合声明,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高伟浓,2012)。有大批中国企业去巴西投资设厂,巴西也有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中巴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条件下新型国家关系的典范
,战略性、全球性影响日益凸显。
巴西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接纳了世界70多个国家的移民。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巴西是中国人移居拉丁美洲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华侨华人移民巴西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巴政治、经贸关系持续良好,大批新移民来到巴西,主要居住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等大城市(陈雯雯,201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巴西的华侨华人约30万人
。鉴于华侨华人对巴西社会作出的贡献,巴西政府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中国移民日”
。
尽管巴西与中国在地理上相隔遥远,文化习惯存在显著差异,但根据我们的田野调查和实际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对于巴西华二代(2000年后移民到巴西的华侨华人新移民子女),中文不仅是他们的母语,还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这种现象在全球化和移民潮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一些华二代祖语生甚至保留了中国国籍,展现了祖语传承在这个群体中的连续性和稳固性。
对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家庭环境对于语言传承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许多巴西华侨华人家庭中,中文是家庭交流的主要语言。这种环境不仅帮助孩子们学习中文和维持中文水平,还强化了他们对华人身份和文化的认同。其次,随着新移民数量的增加,华文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巴西逐渐增多,给华二代祖语生提供了系统的中文教育和文化学习的机会。然而,这种语言现状也带来了一些教育上的挑战。在某些华文学校,由于华二代祖语生的中文水平普遍高于葡文水平,学校不得不控制这部分学生的招生比例,甚至在校园内禁止使用中文。这样的举措主要是为了保持学校的教育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融入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宗教在巴西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巴西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在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中,宗教团体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团体不仅提供精神和社区支持,还常常成为中文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通过宗教活动和社区聚会,宗教团体为华二代祖语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中文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华人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不断增多,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在中国和巴西之间的流动性增加。这对于祖语传承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两种文化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发展多元的文化视角和语言能力。另一方面,频繁的跨国流动可能对他们的教育连贯性和稳定性构成挑战。这些流动生在回国和再次前往巴西时面临着教育衔接和文化融入的问题。如何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以及如何处理对两种文化的认同,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巴西华二代祖语生的语言和文化现状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群体的复杂性。他们的经历不仅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有关,还与身份、融合和适应相关。了解和支持这一群体的需求,对于促进中巴两国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巴西祖语传承研究领域中,大多数研究散落于对巴西华侨华人更广泛的研究之中,几乎没有针对祖语传承进行过深入探讨。过去,中文传播和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通过“孔子学院”等机构开展的活动上,而这些活动主要是面向对汉语感兴趣的非华裔学习者。杨小彬在2017年的研究中指出,巴西学生学习汉语的外部条件、动机和需求与国内面向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关于巴西华二代祖语传承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笔者在2014年作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侨办”)派遣的教师,有幸在巴西两所华文学校任教一年。在这一年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际课堂教学,问卷调查,学校走访,校长、家长和学生访谈等方式,我们发现巴西的祖语传承在某些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显著的不同。
巴西华二代祖语生学习中文的背景和动机与其他国家的华裔学生有所区别。在巴西,这些学生的中文学习往往与家庭环境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密切相关。家庭对于孩子们学习中文的影响力巨大,父母的态度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巴西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为祖语传承提供了特殊的条件。巴西社会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和融合,以及其灵活的教育政策,为华二代祖语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这些条件使得祖语传承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更是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
本书期望在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对巴西祖语传承的情况进一步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思考。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祖语传承研究,还可能为中文教学和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特别是在如何更有效地满足华二代祖语生的特殊需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