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由于雷州青年运河建库开河期间变化因素多,为了便于本书的阅读,特做几点说明:

(1)关于雷州青年运河名称变化问题。该运河前期叫雷州半岛青年运河,后期叫雷州青年运河,建库开河亲历者在口述时,两个名称都有使用。本书在相应时期使用相应名称。

(2)关于雷州青年运河建库开河分期施工问题。分为库渠同时施工时期、库区全面施工时期、运河北段施工时期、运河南段全面施工时期、运河配套工程施工时期。本书口述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至第四期。

(3)关于民工组织机构问题。施工时期不同,组织机构名称不同,按照上述施工时期,以公社(现为乡镇)为单位,相继出现民工社(中队)、民工团、民工大队、民工纵队。因建库开河年月已久,亲历者记忆模糊,讲述民工团居多,故本书不做区分。

(4)关于民工参加建库开河时间问题。雷州青年运河工程于1958年6月1日动工,1960年5月14日主河全线放水,施工历时23个月13天,并非所有的建库开河亲历者全程参与。本书口述者参加建库开河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全程参与,有的仅参加其中某个时期的施工,甚至仅参加一个月的抢险。因此,他们讲述的仅是自己的经历。

(5)关于民工粮食供应问题。建库开河期间,民工粮食供应分自带口粮和国家补助、国家供应,国家供应又分按人数供应和按土方等供应。本书的建库开河亲历者在口述时对粮食供应可能会有不同感受。

(6)本书方言使用问题。建库开河亲历者使用雷州话、白话、涯话进行口述,笔者在整理时尽量保留方言、口语,确保口述内容的原汁原味。

(7)本书内容生成问题。本书虽为口述史,但并非建库开河亲历者口述资料的简单记录,是笔者在忠于口述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二次创作。部分整理内容已经口述者或其后人审阅。

(8)关于口述者身份问题。笔者根据口述者本身明显的共性加以分类,分为8个部分:留住记忆,口述者为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功臣模范,口述者为建库开河期间的模范;守护健康,口述者为工地卫生人员;人生转折,口述者在建库开河期间掌握相关技能,因而改变了个人生活;特殊工种,口述者在建库开河期间从事特殊工作;填筑堤坝,口述者在建库开河期间主要从事土方工作;师生抢险,口述者为支援鹤地水库抢险的师生;遥思故乡,口述者为定居遂溪的鹤地水库移民。他们因身份、思想认识、年龄、所在组织、参加建库开河时间、施工工段、从事的工种不同,对建库开河的感受不同。

(9)关于人名、村庄名称问题。人名存在一音多字的现象,早期采访建库开河亲历者时,未对照身份证件核对名字,现个别无法核对的按音写出,脚注说明。建库开河亲历者提到别人的名字时,不宜署真名的,用化名,称呼昵称、绰号的给予保留。村庄名称,有的村庄既是自然村又是建制村,建库开河时,建制村又存在乡、社、生产大队、营等称呼;几个村庄地理位置相近、名称相似,如百桔、百桔仔、百桔維,建库开河亲历者讲述时可能无法区分,只做概述。能考订的,根据工地报纸、档案资料、地方志进行考证,否则保留口述者口述时的称谓。

(10)关于注释中的档案编号问题。引自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档案,由档案室编号,按案卷号、顺序号和页码标注。如标注“53-6-39”档案,即案卷号53,顺序号6,页码39。有少数档案没有编号,仅标明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档案室藏。

(11)关于照片署名问题。本书中使用的照片,大多由口述历史团队拍摄,不再一一署名,个别由他人拍摄者单独署名。 vQjog0Eu9bFsT5NtQuzrOHkXGjIIUmjNM6FfEFqrk5qacilSn5FyeBK7tlWrji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