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现代海洋电子信息业与工程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技术的突破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由于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垄断以及难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变,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机遇

(一)市场机遇

大湾区及周围海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预测蕴含89亿吨石油资源,目前珠江口盆地已探明11处远景景区,19处成矿区,2处千亿方可燃冰矿。在神狐海域经过60多天的试采,累计产出300多万立方米天然气。此外,大湾区还拥有近1.42 × 10 19 焦耳的地热资源,约每年150亿立方米、优良率达77.1%的地下淡水以及丰富的海砂资源。

(二)政策机遇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六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工信部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快推动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可见,海洋电子信息业与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对于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有着极佳的政策机遇。

表1-5 国家层面战略政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挑战

(一)关键技术制约行业发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程度高,在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处于垄断地位,掌握着关键的核心技术,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政策。我国目前处于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较多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无法突破,信息化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最近几年,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去中国化”的浪潮,严重冲击着大湾区的核心技术研发。欧美制造业的回流使得跨国公司从我国撤出,相应的技术、管理、人才也呈“逆转移”态势,给我国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带来挑战。

(二)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偏低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我国电子信息基础最深厚的珠三角地区,但当前大湾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电子信息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在海洋油气生产装备上,数据集成化程度不高,设计、制造、运维等部分存在“数据孤岛”,海洋油气生产装备的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匮乏,也缺乏智能生产线,大湾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电子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qO5FgzgUXAe9wx9v1AtX/p7B+J0YexfkeEi2QaNHqn2ZyENnK4Jp5qB2IZjeyT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