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图1-1 研究思路

如图 1-1 所示,本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教材课程云平台系统设计,并在实践中提炼数字教材服务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其次,在借鉴国内外基于数字教材的学习行为分析、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注信息技术带来的传统教学媒介资源的变化,研究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师行为特点和内在特征,从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分别提炼数字教材应用情境数据分类框架并筛选指标,结合情境感知中的情境获取、情境推理与服务调用三个过程建立情境感知模型。再次,确定遵循xAPI的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描述规范,建立数据采集模型,依托项目团队研发支持教师行为分析的数字教材课程云平台,采集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对数据进行解释,继而开展数据分析,采用频繁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和聚类分析算法,挖掘隐性知识,从深层次了解教师的教学模式特征,分析得出教师行为模式特点。最后,在应用方面,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数字教材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研究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①系统开发法。研究利用系统开发法,设计用于采集和分析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的系统,证明数据采集模型的有效性,并反复测试和完善,从而作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②案例研究法。实践案例记录教师实施教学的真实轨迹,通过案例研究可以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否符合教师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基于一线课堂教学案例,对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进行系统归类,为后续的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提供基础性的数据集合,也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应用策略的提出提供实践基础。

③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是指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且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得出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本研究中,质性研究法贯穿于研究始终,尤其体现在数字教材系统的设计、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应用策略等方面,是通过接受来自专家、一线教师的反馈完善设计,从而促进课程云平台功能满足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及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的实证研究方法。

④模型构建法。模型构建法为了方便地研究实际问题和探讨现实事物本身而对研究对象作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本研究中,我们对数字教材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对学习者与数字教材的交互行为进行分类,通过逻辑上的推理、解释构建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模型框架。 wlKVMtrvJDkDghDbnz3bayaCublEFoopRyyoxuLVGdl4345KGkfxAq5FYadmbG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