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数字教材的应用情况

数字教材出现以后,相关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就如浪潮般席卷了全球。在国外,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与数字教材有关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韩国政府在智慧教育计划框架下,已在 2015 年开始废除纸质教材。美国的数字教材建设以构建数字学习环境,用数字教材代替传统教材为目的,其高校于 2017 年底实现在课堂日常教学中全面推行使用数字教材。 2007 年,韩国颁布了《数字教科书普及推进计划》《数字教科书商业化推广计划》。 马来西亚通过IBatisNet,将数字教材上传到该平台。 综上可知,数字教材既是教师为学生示范、辅导和安排学习任务的中介平台,也是直接为学生提供实时反馈的工具,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参与社会化学习实践。

国内中小学数字教材开发单位较多,涉及教材出版社、数字公司、教研机构等,相比传统纸质教材,数字教材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有着更强的传播性、互动性和操作性。当然,数字教材的发展不仅在技术上拓展了功能、在理论上拔高了纬度,也在应用实例上得到丰富。广东 、上海、天津 、宁夏 等地推广并应用数字教材。其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 2014 年牵头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天津市于 2015 年启动了以人教数字教材为核心资源的“人人通”系统,广东省于 2018 年启动了“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教材全省覆盖应用工程”。

显然,数字教材的应用为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使用数字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也获得了师生的认可。 顾圣元认为数字教材不仅是一种工具支架,还提供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数字教材的应用创新了中学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样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探究性学习。 陈小琼认为数字教材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方艳等人认为教师对数字教材的应用集中于任务引导、反馈评价等内容。

经调研发现,目前数字教材在开发和应用阶段多数关注对内容形式的强化、对元素的丰富、对技术的优化,而有关数字教材的研究数据大多关注数字教材对学生的适用性。数字教材在应用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和表现,对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的关注度不够,难以提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研判数字教材的能力,也不利于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能力。因此,尽管数字教材为收集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提供了可能,但目前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还需思考如何采用有效的信息采集手段,记录并分析教师与数字教材交互中产生的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 yikLhgNOaNzozw8eQn6+MMMh8w5g80eCwNrzejlZKI/PXKqXMwCE8foRX1yfYG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