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普校教师对融合教育理念、政策、意义的认识。
(2)提升普校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接纳程度。
活动设计、活动讲稿、活动课件、活动手册。
(1)提问:您在平常的工作中遇到过行为表现异常的学生吗?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学生的?
(2)总结: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只要能及时得到支持和引导,是可以发展得很好的,所以我们有了针对这些学生的特殊教育。
案例:中国的唐氏综合征宝宝成了“网络红人”
(1)提问: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2)总结:融合教育的环境以及孩子生活成长的环境,促成了这一变化。
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环境中,让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它强调给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提供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合并成一个系统。
(1)融合教育的演进过程:①正常化(Normalization);②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一体化(Integration);③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2)小测试。
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A.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
B.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教育
C.全纳教育—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
D.正常化—全纳教育—回归主流、一体化
平等、参与、共享。
提问:大家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实施融合教育?
(1)出示相关资料。
(2)观看《“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闻报道视频。
(1)融合教育体现了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均等,强调每个儿童都应在主流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我们普校老师主要接触的是随班就读的特殊需要学生,那么为什么要让这些学生随班就读呢?其实这是世界特殊教育界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做到“零拒绝”——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将特殊需要学生拒之门外。
(2)融合教育打造了“双赢”教育模式。
引言
请分享一下自己实施融合教育的经验。
可通过以下方面营造多元化融合教育环境:
(1)理解和深化融合教育理念。
(2)完善融合教育资源配置。
(3)观看融合教育案例视频。
(1)活动:“明明白白你的心”。
(2)个别化教育(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
老师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但能长期坚持付出,令所爱的人得到成长,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心理学家把这样的爱称为有能力的爱,哲学家称它为美德,文学家则称赞它是人性的光辉。爱是融合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文环境因素,让我们一同用爱浇灌融合教育之花!
[1]邓猛. 融合教育理论指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池相会. 融合教育浅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3]陈群芳. 如何实施融合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