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当“融”不让,一起“乐”“绘”未来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颗种子都值得被细心呵护,每一次成长都值得被深情期待。我们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带着各自的潜能与梦想,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我们深知,融合教育不仅要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融入普通教育体系,更要创造一个包容、尊重、平等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作为广州市海珠区特殊教育教研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也满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构建》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6 年,我组建区级特殊教育宣导团,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 5 套宣导材料,自 2017 年 2 月起在区内 50 余所学校实践,累计举办近 80 场活动,惠及超过 2 000 名宣导对象,满意度高达 94.04%,入校宣导认可度更是高达 98.24%;每学期面向特殊需要学生的家长开展周末大讲堂;为了提升普通学生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情感接纳,连续三个学期在普通小学开展融合教育主题绘本宣导实践活动。没想到五年之后,扎实的前期研究与实践,让我于 2021 年成功立项广东省特殊教育第一批精品课程“‘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项目编号:2021tsjyjpkc28)。此后三年,我作为课程负责人,在原先研发资源与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及区内多所学校系统研发与实施课程及配套资源,并向区外相关学校与省市区级资源中心进行推广。近八年的研究与实践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普通小学对特殊教育宣导的作用认知不足;普通小学不知如何系统开展特殊教育宣导;普通小学缺乏开展特殊教育宣导的相关资源。我们汇聚了来自广州市海珠区多所学校的优秀教师力量,他们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精心设计了这一套面向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宣导课程。从智力障碍、孤独症到情绪与行为障碍,从学习困难到多元生命的教育支持,我们力求展现特殊教育“面面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较为全面、实用的指导,为家长们搭建理解与支持的桥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温馨、包容的成长空间。

本书是“融乐绘”研究的重要成果。“融乐绘”以生态系统论与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旨在构建一个有爱无碍的融合教育生态,让教师、家长及学生共融共生,成为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核心力量。“融乐绘”分为融课程、乐课程、绘课程三大模块,每模块设计三级目标,总计 36 课时,灵活适配不同学习需求。融课程以微讲座形式,面向全体教师普及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乐课程与绘课程则细分年段,为家长与学生设计多种互动体验活动,深化他们的理解与接纳。课程资源丰富,包括课程方案、活动设计及手册、课件、微课等,确保了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可通过线上线下享受一站式学习体验。本书主要收录了“融乐绘”的课程方案与活动设计,配套的活动手册、课件、微课等资源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内容进行分享。

考虑到宣导讲师可能是特殊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也可能是家长,他们对于特殊教育的理解与经验不同,本课程方案专门提供了三级支持方式,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宣导讲师的需求。对于零基础的宣导讲师,其任务为“课程实施”,即播放宣导微课,引导宣导对象使用活动手册进行学习;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宣导讲师,其任务提升为“课程演绎”,他们需要抛开微课,使用课程配套的活动设计、课件、讲话稿及其他相关资源进行宣导,并指导宣导对象使用活动手册;对于有丰富经验的宣导讲师,他们已经接触特殊教育较长时间,形成了自己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其任务再提升为“课程创生”,课例为其提供了思路,他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同时支持宣导对象创造性地使用活动手册。“融乐绘”三级支持范式,能使宣导讲师和宣导对象最大限度地获得课程教学良好体验与效果。

本书得以顺利成稿,有赖于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平台搭建,有赖于华东师范大学邓猛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李闻戈教授的专业引领和悉心指导,更有赖于课程研发团队全体成员——何卫常校长、钟春玲校长、黄玉燕主任、薛伟文主任、朱江老师、胡燕玲老师、陈丽敏老师、陈晓璇老师、林丽怡老师、区丽华老师、任振安老师、吴园华老师、罗绍先老师和本书配图绘制者刘中蕾老师、陈冬梅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倾情奉献,以及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星悦小学、广州市海珠区聚德西路小学、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小学、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小学、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广州市海珠区知信小学、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八所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特此鸣谢!尤其感谢我所在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陈兆兴院长、林拱标书记、周燕珊部长、赖卓华老师、尹海珍老师等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鼓励,让我能够带领团队按计划潜心研发和积极实施课程,使得本书如期出版。

融合,人人有责。融合教育的全面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在融合环境中相互理解尊重、共同成长进步”。《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要求学校在组织管理方面深入推进融合教育,“优化无障碍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尊重生命、包容接纳、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消除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歧视和偏见,把生命多样化观念、融合发展理念,办成学校鲜明的特色”,同时“广泛宣传办好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充分认识特殊教育对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愿“融乐绘”能够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了解融合教育、参与融合教育的重要工具,为推动海珠区乃至全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融合教育文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吴小文
2024 年 11 月 11 日 m3l3b36KE+VMry38TaEPYe2DB7rz0H5OMLHj7ljAwuTZHKTtqm/9GcO/PEPrRl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