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在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广州市海珠区是融合教育发展的一片沃土,多年来扎实推进特殊教育宣导工作。2007 年,我受海珠区特殊教育教研员吴小文老师的邀请进行专题讲座,从此与广州海珠结下不解之缘。2021 年,当吴老师邀请我担任她正在申报的广东省特殊教育第一批精品课程“‘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的指导专家时,我欣然应允。三年来,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整个课程的诞生和发展,《“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构建》这本书的正式出版对区域融合教育的推进具有里程碑意义。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强调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那些在生理、心理或学习上存在特殊需求的孩子。我认为,特殊教育从来没有离开过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是普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应让特殊教育成为普通教育变革的重要推手。“‘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旨在通过宣导,促进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实现教育的平等与包容。

在理论基础上,本课程采用了生态系统论和建构主义作为支撑。生态系统论强调个体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个体学习的过程,更是个体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是通过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主动建构而形成的。这两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和设计特殊教育宣导课程。

“‘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团队组建、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和课程推广等多个阶段。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动态性,也展现了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通过这一过程,整个团队不仅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吸引和培养了一批能够理解和实施特殊教育宣导的专业人才。

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团队通过实践,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这种实践性的探索,不仅丰富了特殊教育的理论,也为特殊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推广阶段,团队通过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将课程资源广泛传播,使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够接触到这一课程,从而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这种推广方式,不仅提高了课程的影响力,也为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提供了可能。

在此,我衷心希望《“融乐绘”特殊教育宣导课程构建》能够成为连接特殊需要儿童与社会的桥梁,成为推动教育公平和包容的重要力量。我期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都能通过这一课程,更加深刻地理解特殊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生态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2024 年 11 月 30 日

(邓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特殊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特聘教授) Y9DO6Lr+Od8q9BRWT/Zfb2eNzuY5CU0XajuqK+IjuYl8RT4Gh5ZP4Wfhv8Nmj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