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利弗莫尔,也许今天的人对这个名字略感陌生,但在20世纪初的美国,他可是华尔街响当当的大人物。
当时做股票买卖的风险巨大,既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夜返贫。大富豪与穷光蛋,有时候只在一念之间。在同时代的众多投资家中,杰西·利弗莫尔堪称领军人物。
1877年7月26日,杰西·利弗莫尔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艾肯顿。他的父亲是个穷光蛋,这让年幼的利弗莫尔常常挣扎在温饱的边缘。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大富大贵,彻底摆脱贫困的泥沼。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背井离乡,前往波士顿谋生,终于在波士顿的潘恩·韦伯证券经纪公司的交易大厅找到了一份工作。
那时的股票价格是靠人工写在黑板上的,利弗莫尔的工作就是抄写股票行情,每周只能挣到5美元,整天都要在一块黑板上抄写不断变动的股票、债券和商品的价格。他兢兢业业且勤于动脑,渐渐察觉到这些价格的变化似乎存在某种规律。这促使他开始琢磨如何预测行情变化。
利弗莫尔敢想敢干,在午餐休息的空当里,跑到当地的对赌行实践自己的想法。他的上司告诫他远离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否则就走人。利弗莫尔最终丢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给别人打工。因为在此后的48年中,他单枪匹马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利弗莫尔凭借出色的眼光,在波士顿的对赌行中大显身手,以至于所有的对赌行纷纷禁止这个“神奇小子”入场。利弗莫尔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在21岁时跑到了纽约,开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做交易。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他亏掉了手中所有的资金,不得不靠借来的500美元从头再来。在23岁时他赚到了50000美元,却再次全部亏光。
1906年夏天正值股市牛市,股票价格大幅上涨,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引起了利弗莫尔的注意。他决定大干一场,根据波士顿·劳森给的内幕消息,卖空联合太平洋的股票。
这是他头一回从事大手笔投机买卖。当时他的财务压力很大,资金几乎全被联合太平洋股票套牢,但他坚韧地等待着。4月18日的旧金山地震让铁路大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票一落千丈。利弗莫尔最终没有错过这次机会,获利多达250000美元,跻身百万富翁行列。
后来,利弗莫尔根据种种迹象判断牛市即将结束,于是在纽约交易所大做空头。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股票,但这个做法失败了,引发了华尔街大恐慌。一时间,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流言四起。
银行纷纷收回贷款,股市暴跌,民众挤兑,几家大银行濒临倒闭,好不容易才让市场重归平静。美国也基于这次惨痛的教训,在1914年成立了美国中央银行,也就是简称美联储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这场股市危机让许多人狼狈不堪,利弗莫尔却每天都能赚好几万美元。其投资眼光之毒辣,操盘能力之出众,由此可见一斑。
但利弗莫尔平时很低调,深谙沉默的力量。他的低调和沉默是华尔街的一段趣闻。媒体总是急切地打探他对市场的看法,希望他能够坦露自己的交易秘密。但他一再拒绝谈论市场,任由媒体在谣言和臆断中捕风捉影。
当市场波动剧烈的时候,所有人都想听利弗莫尔的看法。许多人误以为他是凭敏锐的直觉大胆冒险的天才投机家。殊不知,利弗莫尔始终把投机视为一门严肃的生意,从来不靠撞大运。他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也从其他投资家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利弗莫尔在交易过程中总结了一个重要的教训——绝不可凭内幕消息行事。他立志要找出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参与冒险。他致力于建立精确的价格分析方法作为预测价格变动的依据。在数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利弗莫尔都不断完善自己的市场分析工具。这套工具让他在那个时代纵横捭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弗莫尔在钢铁和汽油股票上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他准确地判断美国会从战争中捞取好处,工业会繁荣起来。到了1925年时,据说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了2500万美元。他的资产包括一幢位于曼哈顿的漂亮公寓、一节自用的铁路客车车厢、一套位于欧洲的别墅、在纽约长岛北岸的一所周末住宅……他还拥有一架在那个时代极其罕见的私人飞机。
利弗莫尔的办事处位于赫克谢尔大厦的第18层。办公室里有反映最新价格的大型股市行情栏,约有60人紧盯着电话、电报以及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这是那个时代最精致复杂的投资指挥中心,它负责向利弗莫尔提供股市动向的最新内部情况,甚至整个华尔街的最新消息。
除了股票,利弗莫尔在包括棉花、玉米、小麦的期货市场也得以大展宏图,据说他曾经一度拥有美国市场上所有的棉花存货。他事业的巅峰出现在52岁的时候,也就是1929年。
那一年,赫伯特·胡佛当选美国总统。从夏天到秋天,美国经济持续高涨,注入华尔街的资金越来越多。当时的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好时光”。股票市场成为全国性的消遣娱乐场所,由小股民组成的大军,从银行里提出他们的几百美元存款进入股市。
经济形势好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可利弗莫尔并没有像众人那样盲目乐观。他广泛搜集金融报刊,并将自己的情报和报刊上的分析进行对比。他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美国的工业和银行业即将走入困境。在这个背景下,美国的股票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熊市,股票指数将会暴跌。
果然,1929年发生了股市大崩盘。但洞察先机的利弗莫尔通过巧妙的操盘,从中获利1亿美元,成为那场金融危机中为数不多的赢家。利弗莫尔此时拥有的财富,足够挥霍几辈子。但他仍然乐此不疲地做股市弄潮儿。不幸的是,利弗莫尔的好运结束了。
不知出了什么事,利弗莫尔从1930年开始走下坡路。到1931年年底,他财产的半数不见了。到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
在大萧条时代之后,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于卖空的规则作了许多修改,出台许多新规则限制利弗莫尔过去的操盘手段。
利弗莫尔日益落魄,不得不在1934年3月4日申请破产。他曾为自己的家庭买过信托基金,所以破产后的生活依然有保障,直到后来妻子离他而去,他才独自住进了四处漏风的公寓,过往的荣耀都烟消云散。
1940年,利弗莫尔完成并出版了《股票大作手操盘法》(How to Trade in Stocks,即本书的英文原作)。他在这部唯一的亲笔作品里分享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投资秘诀。他曾经凭借自己发明的方法在股市叱咤风云,几次破产后又东山再起。遗憾的是,利弗莫尔最终在这年11月28日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这部充满商业智慧的著作,直到他去世后才大放异彩。
利弗莫尔曾经对自己的儿子保罗说:“通过回顾我犯下的错误和总结我身上的弱点,你能够避免差不多每个交易员和投机客都会面对的种种陷阱。基本上大家都会陷进去,但是通过学习我在市场里所经历的成败,也许你能够成功。”
他所处的时代与今天相去甚远,但他的经验之谈对每一位有志于在股票市场交易中获得成功的读者都不乏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