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会和解,不做精神内耗的家长

邻居张姐最近的情绪就像三月的天,说变就变。她疲惫地说:“孩子成绩好时,我就兴高采烈,对孩子有求必应;一旦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我就变得严厉苛刻,说话偏激。看见别的孩子学这学那,我也不甘落后,让我家孩子去学,结果不仅孩子累,我自己也疲惫万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陷入一种“自我较劲”的旋涡中。有的家长明知孩子时间有限,却仍给孩子报一堆兴趣班,自认为多学一点儿总有好处;有的家长明知孩子在学习能力上与其他孩子存在差距,却偏偏要求孩子名列前茅……

结果呢?就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孩子累,家长也累。有句话说得好:“痛与痛苦是存在区别的,感受到痛不是你的选择,但你可以选择是否持续痛苦下去。”在养育孩子时,我们可以选择要还是不要痛苦,而精神内耗就是痛苦最主要的根源。

为什么家长们容易内耗呢?

(1)源于“内卷”的环境。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升学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自己和孩子的头上。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义无反顾地加入“鸡娃”大军。正是这种对孩子未来的担忧紧紧地束缚着家长,让家长陷入焦虑和精神内耗中。

(2)源于认知的错误。认知错误导致家长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几乎所有人都告诉你:“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起跑线固然重要,但终点更重要。一个人虽然比别人先跑,但如果最后一个到达终点,不也算是输了吗?

(3)源于总是与他人比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你家孩子这次考了多少分?”“我家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你家呢?”“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懂事,学习还那么好。”这种与他人比较的心态,就像一剂毒药,侵蚀着家长的内心。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下,家长们不断地陷入内耗中。当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切后,如果想要从痛苦和内耗中走出来,就做出改变吧!

调整心态,接纳孩子

家长要学会接纳,接纳孩子的平凡,并为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鼓掌。我们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有的孩子早慧,有的孩子大器晚成,成绩波动、兴趣多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正常现象。当看到孩子的状态没有达到预期时,我们可以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一步。”当你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时,内耗也就不存在了。

不比较,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有人说:“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比较。”攀比是精神内耗的根源之一。当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时,往往会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而产生失落、焦虑的情绪,这种攀比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旋涡中。

因此,我们不要总是去比较,而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潜能,为孩子提供适合发展的空间。同时,家长也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当家长真正这样做了后,教育孩子这件事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0UWPw8T1GVoUdJolqXvVzE1osgGG6R30oVA1VJGrnEPfL2W24/mKRjpwH17LgK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