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缓解养育焦虑,家长需要一颗平常心

刘女士感慨地说:“从小到大,父母并不太管教我,对我几乎是放任自流,我就这样自然而然地长大了。如今,我教育孩子时,反而有各种困惑。我感觉养孩子如履薄冰,很多时候,说轻了怕不管用,说重了又怕伤孩子的自尊。养育孩子真的太难了!”

身处当下的养育环境,许多家长不自觉地陷入焦虑中:一方面是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自己心里产生落差感;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孩子有各种不满意,或者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满意的现状如果得不到改善,会进一步增加家长的焦虑感。

相信许多家长与刘女士有相同的感受。可以说,养育焦虑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充斥在很多家长的脑海里。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时磨磨蹭蹭,就唉声叹气或不停地唠叨。还有的家长看见孩子考试成绩稍有波动,就精神紧绷,担心孩子的成绩会一直糟糕下去,考虑是否让孩子多做练习,以使孩子的成绩有所进步。

家长情绪焦虑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

其实,家长之所以产生焦虑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因为欲望和行动力之间存在差距。所谓“欲望”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行动力”则是一个家庭的教育能力。

由此可见,家长如果想缓解自己的养育焦虑,只需缩短自己的欲望和行动力之间的差距就行,即降低对孩子的期望,或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

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许多家长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担忧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被别人家的孩子赶超,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害怕孩子“输掉未来”。因此,父母总是对孩子过高期待,而忽视了高期待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实,养育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潜能。家长不要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要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我们要明白:“起跑线”上的输赢并不会决定最终的结果,十年、二十年后,孩子能否顺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才更为重要。

总之,当你学会接纳自己的孩子,降低心里的期望值,接受孩子的平凡时,你就有了克服焦虑的能力。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不少家长总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教育孩子。在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家长的经验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今的教育环境和家长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家长还总是照搬自己成长时的经验,显然行不通。这也是不少家长焦虑的原因之一。

因此,家长要想缓解焦虑,就要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

一方面,家长可以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科学教育、有效教养的理念与方法等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当家长有了理性的养育理念后,焦虑就慢慢缓解了。

另一方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确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育目标,并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制订详细的执行计划。当家长把养育孩子当作长远的目标时,就不会因一时的不如意而焦虑了。 0UWPw8T1GVoUdJolqXvVzE1osgGG6R30oVA1VJGrnEPfL2W24/mKRjpwH17LgK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