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越学越累,是因为家长做的加法太多

晚上十点,北北还在奋笔疾书。北北妈看着女儿陷入了沉思:“现在才小学六年级,每天的作业到晚上十点钟还做不完,到底是学习任务太多,还是孩子做事磨蹭?这样下去,只怕学习成绩没提升,身体先扛不住了。孩子学得这么累,有解决的办法吗?”

孩子学习累,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就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学校、家庭也都在积极配合。然而,不少家长在感受到社会竞争的压力时,对孩子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了“现在苦一点儿,未来的生活才会轻松一点儿”的想法。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许多家长给孩子制定了近乎严苛的目标,不仅体现在学业方面,还延伸到孩子生活的各方面。比如,希望孩子有才艺,希望孩子在社交方面游刃有余……孩子在这种全方位的高压下,就像一只负重前行的蜗牛,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无比。

北北妈作为一位成功的职场人士,一方面感受到了学识给自己带来的各方面好处,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深知,要想在职场上步步高升,学识、社交,甚至才艺都是不可少的,她希望北北今后比自己更优秀。因此,除了注重北北的学习,她还让北北学习弹钢琴、绘画等。

然而,很多时候,北北妈看见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心里总会产生一丝担忧和思考:孩子真的需要这么努力地学习吗?现在累一点儿,未来一定会很好吗?

确实,真的有必要让孩子这么累吗?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产生过的想法。我相信,家长爱孩子胜过爱自己。但是,有时,我们爱孩子,却忽略了生命本身的意义,忽略了为生活做减法,陷入了加法教育的“竞赛”中。一句话概括就是:孩子感到不幸福,可能是因为我们给孩子做的加法太多。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不那么累呢?我觉得家长首先要做出改变。

第一步:改变想法

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多元的,成绩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家长要摒弃成绩至上这一观念,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差异,不过多地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只有你改变了想法,才有可能为孩子做减法。

第二步:坚持让“少”看得见

就像甜甜圈中间是空的一样,家长在给孩子做减法时,也要让“少”能够看得见。比如,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时,可以让孩子只做易错的题;在兴趣爱好方面,只培养孩子的一两个兴趣即可;等等。总之,做减法一定要看得到成效。

第三步:把做减法坚持下去

“减法思维”属于少数人的选择,被许多人认为是有悖于常人的思维模式,可能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会产生顾虑。这时,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教育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敢于尝试才能突破当下的困境。

所以,家长们要明白:教育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和技能,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更为重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标。”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孩子的人生终极目标不应该只是我们现在期待的学业方面的“成功”,更应该包括当下和未来的幸福。 0UWPw8T1GVoUdJolqXvVzE1osgGG6R30oVA1VJGrnEPfL2W24/mKRjpwH17LgK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