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曰“油䭔”,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
译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城里人会将糯米粉颠簸摇成丸子,叫作“圆子”。将米粉发酵,裹上馅料,做成饼的样子,用油煎熟,称为“油䭔”,是人们祭祀神仙、祭奠祖先的贡品。
案:江、震《志》:“元夕会饮,以米粉作丸子、油
之属食之”。盖始于永乐十年元夕,以糖圆、油饼为节食,岁以为常。见《皇明通纪》。厉静香《事物异名录》引《表异录》载“宇文护置毒糖
”,谓今之元宵子。周必大有《元宵浮圆子》诗:“时节三吴重,圆匀万里同。”又范成大《上元记吴下节物》“撚粉团栾意”,即今之圆子也。吴匏庵《粉丸》诗:“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杭人谓之“上灯圆子”。《正字通》呼蒸饼为
,俗以油煎为
,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