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血缘关系的人通常会聚族而居,形成一个大家庭,叫作宗族。在古代宗族社会里,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伦,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等级制度。例如,父母的地位要高于子女,兄长的地位要高于弟弟,长辈的地位要高于晚辈,等等。随着等级制度的历代相传,这种人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也依然遵循着长幼有序的原则,维护家庭中的和谐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位居中原的周王朝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也最重视礼仪教化。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周朝的王位由上一任君王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其他的儿子则分封到各个地方,做当地的诸侯王。
而这一时期的吴国因为地处东南,远离中原地区,所以在政治和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国家。直到吴王寿梦继位后,吴国才开始和中原的先进国家晋国交往,学习他们的军事、政治和文化思想。慢慢地,吴国在中原各国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强大,在政治文化方面更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三子叫余昧,四子叫季札,其中季札是最为贤能的。所以,吴王寿梦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命不久矣的时候,便想要下令将王位传给四子季札。
吴王寿梦十分欣赏季札的为人。季札不仅聪慧贤能,而且德行高尚。相传,季札有一次出使的时候,途经徐国,与徐国国君相识。徐君对季札一见如故,两个人相谈甚欢。徐君看季札衣着得体,气质不凡,突然被他腰间挂着的一柄宝剑吸引了。当时,佩剑既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礼仪,在正式场合必须佩戴。而季札的这柄剑十分华丽耀眼。
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但由于自己还有出使的任务在身,所以不便赠送。于是季札心想:等我出使回来之后,一定将宝剑赠送给徐君。然而,让季札没想到的是,等到他完成任务,回程途经徐国的时候,才知道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深感遗憾,但他还是决定兑现自己心中的承诺。于是他将剑挂在了徐君墓前的松树上,在心里默默向徐君道别。
这个季札挂剑的故事一直在后世流传,从中可以看出季札的高尚品德,也能理解吴王寿梦为何对其青睐有加。
贤德的季札自然不愿意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去继承王位。吴王寿梦也猜到了季札可能会推辞,就告诉大儿子诸樊:“以后你的王位不能由你儿子继承,必须传给你的弟弟余祭,余祭再传给余昧,余昧传给季札。总之,吴国君主的位置最后一定要留给季札。”
吴王寿梦去世后,诸樊知道父亲内心还是希望季札接受王位,于是再次向季札提出让他来做吴国的君主。可是季札坚决地拒绝了,他对诸樊说:“父亲在位的时候,我都没有答应继位,更何况是现在呢?如果哥哥一直逼迫我的话,说明吴国已经容不下我,我只能逃亡他乡了。”看到季札这么坚决的态度,诸樊很无奈,只好自己坐上王位。
诸樊称王没过多久,吴国和楚国之间就发起了战争,诸樊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征战。结果在战斗的过程中,诸樊不幸被敌人一箭射死了,于是余祭就接替了王位。余祭继位后,又率军与越国打仗,并且大获全胜。然而余祭在和将士们喝酒庆祝的时候,因为放松了警惕而被敌国的卧底刺杀了。余昧登上王位后,带领吴国的百姓休养生息,与各国拉近关系,吴国也得以发展。过了几年,余昧也去世了。吴国的人们力挺季札担任君王,但季札就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为了不做这个君主,他干脆躲回了自己的封地延陵。
季札三次让国的事迹,一直被后世的学者们赞颂。汉代的司马迁就赞叹季札“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意思是说他有仁义之心,不追求名利,对人伦礼义非常看重。在儒家学者的眼中,人伦观念是维系家庭的纽带,更是维系稳定社会的思想基石。
古代的人伦观念主要包括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儒家认为,君主应该要以仁爱为怀,关心天下的百姓,臣子要尽心尽力地辅佐君主,为国家谋福祉;父母对孩子要关心疼爱,孩子长大后就应该孝敬父母;夫妻应该同心协力,经营好家庭,相互理解和尊重;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朋友要彼此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儒家的人伦观念在整个古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了今天,儒家人伦理念当中的很多内容,仍然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比如,在家庭关系方面,儒家人伦告诉我们:当我们身为家长的时候,对待孩子要做到理解和关心,不要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应该给予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关爱;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要明白父母的感受,多陪伴、多关怀,尽到赡养的职责和义务,让父母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伦观念也对夫妻生活有所启示:在生活中,夫妻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不要靠抱怨来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通过沟通来调节情绪,继而化解矛盾。只有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才能稳定,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总而言之,儒家所强调的“重礼义,重人伦,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道德、礼仪,做到关爱他人,相互帮助,相互信任,那么和谐社会自然就会到来。这其实就是儒家学说的魅力,它给千百年来的人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又告诉我们各种行事准则,激励着我们朝着理想社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