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类是不是真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物种的社会性程度不同。人类的社会性程度如何?那要看跟哪种动物比。跟蚂蚁比,人类的社会性较低;跟红毛猩猩比,人类就显得特别有社会性。

蚂蚁的社会性程度极高。

蚂蚁的分工是基因注定的,所以注定有四种蚂蚁。负责生育的蚁后,在种群中只有那么几只。虽然人类称其为蚁后,但它们并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也没有发号施令的必要,因为其他三种蚂蚁都很乖。雄蚁,负责交配,交配之后很快死去;工蚁,负责干活儿,任劳任怨;兵蚁,负责打仗,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将生死置之度外。四种蚂蚁各尽其职,尽忠职守,并不需要后天教育,也不需要领导者维持秩序,秩序完全由基因编程的行为自发形成。

蚂蚁天衣无缝的合作让我感动。蚂蚁用身体搭桥,跨越间隙。单个蚂蚁不会游泳,它们用身体做舟,在水面漂浮。后来一想,这也没什么可感动的,一切都是本能使然。

蚂蚁抱团过河

蚁群搬家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蚂蚁的视觉极差,嗅觉、触觉、听觉却极发达。当旧的蚁巢已经不适合蚁群居住时,一大群蚂蚁就会四处寻找新址。它们分头行动,找到不同的备选地址,缺少经验的蚂蚁会自动听从经验丰富的蚂蚁的意见,选择最佳地址。当最佳地址被有意破坏的时候,它们会立即选择第二佳的地址,而无须重复寻址和选址过程。这一切均依赖基于化学信息的嗅觉通信机制。

有一个词叫“真社会性”(Eusocial)专门用来形容蚂蚁、蜜蜂这类动物。它们个体智能低下,群体智能极高,学术上将其称为“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以研究蚂蚁著称的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Wilson)把蚂蚁社会称作“超级有机体”(Superorganism)。

威尔逊居然把人类算作真社会性动物 。一般来说,个体智能低下的动物,如昆虫,才会是真社会性动物,哺乳动物中的真社会性动物只有裸鼹形鼠和达马拉兰隐鼠。按照威尔逊给真社会性所设定的几个标准:繁殖分工、合作养育幼仔(包括非亲生),人类的确在客观上达到了类似蚂蚁的社会性,但是人类是通过自我设计达成高度社会性的,完全不同于蚂蚁那种由基因注定的高度社会性。

社会性程度比较

②父母中任何一方花时间、精力照看下一代的行为。
③父母与后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
④包括养育没有血缘关系的下一代。
⑤一些个体专门负责生育,其他个体则放弃生育功能。
⑥社会分工,例如一些成员专门负责防卫,另一些成员专门负责交配,还有一些成员专门负责觅食、筑巢等。
⑦下一代已经成熟并开始繁殖,它们的上一代还在繁殖。

亚社会性独居动物的代表是老虎。老虎只在交配时才碰面,交配之后立马分手。母老虎独自把小老虎养大,然后让小老虎各自建立自己的领地,独立生活。

独居但合群的独居动物的代表是红毛猩猩。红毛猩猩是一种猿类,它们生活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雨林里,濒临灭绝。红毛猩猩是已知所有大猿中最晚被人类学者发现的一种,它们身材壮硕(块头比黑猩猩大、比大猩猩小),智商非常高(它们会搭建避雨蓬,会用树枝做工具用来挠痒痒,会用树叶当坐垫,会学习并从上一代传承“最佳实践”),动作缓慢,宛如智慧长者,憨态可掬。雌性与雄性红毛猩猩只在交配时碰面,攻击性极低的红毛猩猩只在争夺配偶的时候战斗,雄性之间互相回避,如果狭路相逢,则勇者胜。年轻的雌性则偶尔结伴,这是此种猿类合群的一面。

成年的雄性红毛猩猩有两种类型:一类体格雄壮,有腮囊和喉囊,显得脸很大,声音低沉,深受雌性欢迎;另一类则没有这些雄性第二性征,它们得不到雌性青睐,往往为了交配而“霸王硬上弓”。

在年轻的雌性红毛猩猩之间会有些许团队活动。交配之后,雌雄分道扬镳。雌性独自抚养幼仔,作为父亲的雄性则撒手不管,就在林子附近独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红毛猩猩母亲是尽职尽责的母亲的典范,红毛猩猩父亲是“自私自利”的失职父亲的典范。

在独居还是群居这件事情上,高智商动物比低智商动物灵活。蚂蚁只能过群居生活,离群必死。而猩猩则有各种选择:黑猩猩扎堆(20~100只),大猩猩过家庭生活(几只到十几只),而红毛猩猩则离群索居。

红毛猩猩

猫科动物也是这样,猫、豹子、老虎独居,狮子群居。但这只是适应环境的不同生存策略。同样生活在非洲,豹子采用偷袭的方式捕猎,不需要合作。狮子采用围攻的方式在开阔的地带捕猎,特别是在捕猎大型猎物时,更需要合作。狮子的群落并不大,更像一个一夫多妻的大家庭,而不是部落。一些成年的雄性会在争夺王位的战斗中被赶出狮群,其中有的会死掉,有的会自己生活得很好,有的会加入其他狮群,甚至会夺取其他狮群的王位。可见,高智商动物在生存方式上具有灵活性。

人类的社会性不仅不如蚂蚁、蜜蜂等真社会性动物,而且不如羊群。羊是比较容易被放牧的。牧羊人觉得这任务太简单了。于是,牧羊人授权给了牧羊犬:其中最帅的是德国牧羊犬,最聪明的是边境牧羊犬。没人觉得猫可以很容易被放牧。羊是集体主义的,猫是个人主义的。猫比羊有更多的独立性和个体意识。按照跨文化理论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说法,人类社会有集体主义社会(如日本社会),有个人主义社会(如美国社会)。前者的个体像羊,愿意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后者的个体像猫,不愿意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比较难组织起来。随着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人类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人类的个体意识越来越需要受到呵护。

动物行为学家劳伦兹发现,动物打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确定等级,打一次架可以维持等级很久。这样一来,就省下无休止内战所消耗的时间和体力。动物社会中的等级,用希腊字母表示,王者就是阿尔法(α是希腊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地位仅次于王者的是贝塔(β是希腊字母表中的第二个字母),地位垫底的就是欧米伽(ω是希腊字母表中的最后一个字母)。企鹅打豆豆故事中的豆豆就是欧米伽。

企鹅中的欧米伽的心理健康程度比较差,但不会得抑郁症;羊群中的欧米伽的心理健康程度比较差,也不会得抑郁症;但是人群中的欧米伽会得抑郁症。原因是,人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他人在场给个人造成压力的根源。跟别人在一起会累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独处一室才能彻底放松。心理学实验发现,只要有镜子,就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行为就会更加检点。所以,人类社会,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既是援助的来源,又是压力的来源。独处孤独,群居累,这就是人的社会性。

我们说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这话说得太久,我们就真的把自己当成彻头彻尾的社会性动物了。其实,仔细想想,人类个体的社会性远不如蚂蚁。威尔逊说,如果人类具有像蚂蚁这样的社会性,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可见,即使把人类当成真社会性动物的威尔逊,也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社会性与蚂蚁的社会性在本质上不同。尽管人类个体有极高智力因而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加上人有极端自私的基因 ,但是人类的群体却可以实现蚂蚁社会的所有社会功能。蚂蚁的社会分工只是分工,人类的社会分工,却能够让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蚂蚁的社会分工只是把劳动分成几种,而在现代,人类的职业分类却有几万种。这就是高智商、自我设计的社会性与低智商基因注定的社会性的本质区别。人类通过自我设计建立社会契约,在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都远远超过了蚂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现代化,人类在满足个体需求上也在向独居动物的“自我实现”程度靠近。这些正是人类的卓越之处。

假设性结论:人类的社会性是高智商所特有的自我设计的社会性,现代社会在社会发展和个体需求之间有望达成几近完美的平衡。 JOlYmE8SYFJ6RVXkMOy3uM5SKDeRJKJi6CwvjPqAQ++Oon39iyEirtbH+6Z4Rb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