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恐怖题材影视作品的勃兴,部分折射出现代性焦虑在技术异化场景中的具象投射。这类艺术创作以科幻想象为载体,既可能预示着人类对技术宰制下主体性消解的深层忧思,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智能化浪潮中个体生存空间被算法殖民的现代困境。当智能家居系统突破工具理性边界,演变为“全景敞视监狱”时,其控制权的嬗变所引发的存在论危机便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显性表达。
这种艺术虚构并非全然是无本之木。现实维度中,智能家居技术的安全漏洞与隐私风险正在为影视叙事提供潜在的脚本素材。例如,云平台的数据传输机制可能沦为黑客攻击的跳板,设备固件的更新滞后往往造成系统性脆弱,而语音助手的异常行为(如亚马逊Alexa的“诡异笑声事件”)更是暗示了人机交互界面下潜伏的失控可能。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份智能门锁抽查报告。报告抽查了包括北京、山东、浙江、广东等13个省份175家生产单位的269个批次智能门锁,发现51个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超过18%。抽查结果显示,这些智能门锁的不合格问题不仅涉及产品本身的质量缺陷,还涉及技术漏洞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作为现代家庭中至关重要的智能家居设备,智能门锁的安全问题为公众敲响了警钟。如何在提升智能化和便捷性的同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智能家居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