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标准化对象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其核心在于明确标准化需求的具体内容,以及标准化对象是产品、服务还是过程。确定标准化对象的一般方法如图4所示。
图4 确定标准化对象的一般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标准化对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依据标准化原理,遵守标准化法律法规。
(1)依据标准化原理。
依据标准化原理,标准化对象需要通过协调实现统一或简化,达成选优目标。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一章第二条指出,标准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以法律形式规范了标准化对象的范围。第二章的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与第二十条,从标准化需求角度明确了标准化对象范围(见表3)。
表3 标准化对象范围
(3)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基础上进一步列出了标准化对象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一章第二条:
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四)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互换配合要求;
(六)农业(含林业、牧业、渔业,下同)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下同)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要求;
(七)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