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权位与权势:巡检与帝王的关系

从刘琴丽的研究与本章附表二中可看到,五代时期巡检地位有高低之分,其中固有如唐末的低阶军职人员,但更多则是帝王的亲信及拥有实权的军事将领。他们或拱卫京师,或任方面之寄,权力相当大,有时甚至威福自任,连帝王都不敢过问。如天福二年(937)七月,晋安州威和指挥使王晖得知范延光倡乱,乃杀安远节度使周瑰,自领军府,企图观察形势的变化,以遂首鼠两端之意。晋帝石敬瑭乃派李金全到安州巡检,并赦王晖,以防止叛乱扩大。安从进也派将会复州兵邀击之。王晖眼见情势窘迫,大掠安州,意图奔吴,遭部将杀害。巡检使李金全抵安州后,说谕从叛党徒,而杀指挥使等人,晋帝虽知情,不敢过问,反任命李金全为安远节度使

巡检既负责治安,奉命御敌平乱或征伐,且属临时性差遣职务,必然多为帝王的亲信人物。此类例子很多,如袁建丰在后唐庄宗时,曾随庄宗解上党之围,破柏乡之阵,讨刘守光,身先士伍,庄宗视之为心腹,而选为魏府都巡检使 。段凝因妹妹为朱温宠侍,稍委心腹,而任之为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使 。张廷蕴从唐庄宗救上党,攻蓟门,下邢、魏,得宠信,庄宗令他统御营黄甲军;他从明宗收汶阳,充魏博三城巡检使 。郑仁诲在后汉时从郭威西征,密赞军机,及后周建政,以仁诲为大内都巡检 。李彦𫖳与周世宗柴荣有旧,柴荣即位后,彦𫖳历任内客省使、知相州军府事、延州兵马留后,但窥图小利,侵渔蕃汉部人,引起蕃部不满,结聚围城。世宗虽不喜其为人,仍委曲庇护,改任他为西京水南巡检使 。杨廷璋为人纯谨,因其姊为郭威宠妃,而被任命为皇城使、澶州巡检使,迁客省使、河阳巡检、知州事等,所战多捷,世宗赞:“吾舅真能御寇。” 宋廷浩为后唐庄宗女婿,历石、原、房三州刺史,石敬瑭曾事庄宗,对廷浩母甚为尊重,建晋后,任廷浩为汜水关巡检使。天福二年(937)六月曾任东都巡检使的张从宾叛晋,攻汜水,杀廷浩 。其子宋偓为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婿,其女为宋太祖之后。郭威称帝,偓开门迎谒,周祖深德之。世宗南征,任偓为寿州四面巡检,显示宋氏父子历唐、晋、汉、周四代,宠信不衰 。韩通为人谨厚,郭威伐河中镇大名时,命他自随,并委以心腹,广顺初,充孟州巡检;郭威征兖州,任之为在京右都巡检。周世宗征淮南,命通为京城都巡检,及在京内外都巡检等官,淮南平,被任命为归德军节度 。李筠在后晋、后汉交替之际,以控鹤一军击契丹兵,送款汉祖,汉祖深赏之。郭威镇大名,表之为先锋指挥使与北面缘边巡检,是后周创业功臣之一,自称“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昆弟” 。上述这些例子,说明五代时期的高阶巡检多为帝王的宠信或心腹,因此被委任临时性重要军务,拥有较大的移防、布防等兵权,或与其他职衔配合,扩大或增强其人的军政权力。

五代巡检一职为武人仕途的重要历练,上述杨廷璋、宋偓、韩通、李筠等人都成为五代晚期乃至宋初的重要将领,其中以建立后汉的刘知远尤为显例。他在后唐时由于护卫石敬瑭,并劝敬瑭起兵,被任为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军城都巡检使等职 。经过指挥使与巡检使的职务历练,到石敬瑭称帝时,刘知远便被任命为更加亲信的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后又历官邺都、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封太原王、北平王等。契丹入犯,虏晋少帝北去,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及文武将吏,以中原无主,上笺劝进;知远以声望不足服众,未受旗。不久,陕州兵马留后赵晖与巡检侯章、王晏杀契丹监军,遣使臣至晋阳奉表,刘知远大喜,乃于太原宫受册,即帝位,建立后汉 。此外,还有皇子被任命为巡检的情况,更彰显此职的重要性。刘承训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长子,深为知远钟爱。《册府元龟》称他:“少弘厚、美姿仪……辑睦宗亲,接下僚友,有士君子之风,高祖器之……及义旗南向,赞开创之业,人皆服其规略。” 乾祐初,授左卫上将军,高祖赴洛,命承训为北京大内巡检、开封尹、东都留守,天福十二年(947)十二月死,年二十六,知远哭之大恸,以至于不豫

从本节讨论的例子可以看出,巡检制度在五代时期并非十分稳定,有的是因应突发的边防任务,有的属于常态性的城防;有的是临时指派的单一职衔,任务完成或即卸任,有的却为多项职衔中的一项,与受命者的其他职务一同执行。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出于五代政局纷乱,制度难以确立,但也可视为在五代特殊的军政环境中,帝王因情况所需,任命巡检、灵活调度的结果。由于高阶巡检拥有较多移防与布防的权力,通常由帝王亲信担任这一重要职位,因此这也成为五代武人仕途的重要历练。武人历经巡检职务的历练,也较易累积军政实力,作为日后继续效忠或叛逆的资本。 POW/MbRFp/de4yJCXuVDUCwoo/IH6ksTnmSWaBfpa3WkjVZ4YQWU0B61UEBTdy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