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整体趋势来看,初、高中学生的留学意向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国际化视野逐渐增强有关,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更早地接触和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环境。本科阶段产生留学动机的比例在连续五年的下降后出现小幅回升,依旧是中国家庭萌生留学动机的主要阶段。虽然各阶段关系无结构性变化,但是从近几年整体的数据波动可以看出,留学动机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
留学意向产生的时间阶段 (单位:%)
九年来,拓展国际视野和丰富人生经历一直是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主要留学动机。但随着国内就业竞争加剧,留学动机从对学术的追求转而向就业导向转移,且日趋强烈。提升外语能力和喜欢国外文化等软性文化动机导向呈下降趋势。
意向留学人群的留学目的 (单位:%)
从连续七年的数据来看,意向留学人群认为国外教育的主要优势在于能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灵活的思维方式、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更有竞争力的就业优势。其中,对就业优势的关注度逆势回暖,这也一定程度反映出近两年来愈发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有更多的人群期望通过留学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意向留学人群认为留学带来的优势 (单位:%)
在留学花费方面,有72%的已留学人群表示实际花销未超预期,超半数的实际花费与预期相符。这意味着,全球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获取的便利化实实在在地降低了因信息壁垒而造成的非理性预期,费用计算更精准,使用更合理。
已留学人群留学期间的实际花费与预期对比 (单位:%)
造成留学花费超出预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住宿费用、娱乐费用和社交费用等。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不少国家物价飞涨,这也给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及住宿方面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同时,全球公共环境恢复正常秩序之后,人们社交和娱乐的渠道与动机呈爆发性增长,因社交娱乐而造成的超支比例逐年增高。
已留学人群留学期间超出预期的花费内容 (单位:%)
2025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有近八成已留学人群对留学表示推荐。丰富人生经历、培养国际化视野依旧是他们推荐身边人留学的主要推荐原因。但由于地缘政治影响所引发的汇率波动、政治与安全风险等外部因素影响,有21%的已留学人群表示不推荐周围人留学,他们普遍表示海外高校的学费和生活成本高,且适应国外文化和生活环境的挑战性比以往更强,难度更大,对留学与否态度更加审慎。然而,随着外部经济与政治环境的逐渐稳定,相信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将随之弱化。
随着留学观念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不再对留学“回本”抱有执念。人生经历、国际化视野等软性收益也越来越被经验人群所重视,因此,持“有收获就好”“明知道留学后收入回报可能不及留学花费,但依然会选择留学”观点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
对留学回报率的态度——已留学人群 (单位:%)
与此同时,从意向留学人群与已留学人群两类群体的观点对比可以看到,已留学人群对花费与回报所持的观点更为成熟与务实。相信随着信息壁垒不断被打破、留学教育体系不断成熟,这种差异最终会被逐渐抹平。
对留学回报率的态度——意向留学人群VS已留学人群 (单位:%)
不同角色对留学的主要顾虑是不同的。家长对留学的顾虑主要集中在安全问题、心理健康、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于思乡与饮食方面的顾虑则相对较低。与之相反,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认为,饮食和思乡已经构成留学期间的主要矛盾,父母担心的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留学生反而并不担心。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在彼此的沟通中化解因视角差异而造成的误会。
家长对孩子留学的顾虑 (单位:%)
已留学人群在实际留学期间中遇到的问题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