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教育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 周成刚

当前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从数字经济到人工智能,从产业升级到科技创新,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教育的意义也显得格外重要。

如今我们面对的教育问题是如何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如何用教育激发创新思维帮助年轻一代培养全球视野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数字经济时代,我们不仅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接轨、向世界学习,更要在跨文化交流中汲取力量,促进自身发展。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我们才能真正融入其中,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社会。

国际化是开放、包容,能接纳不同。当人们能用多元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不会那么激进、偏执。这种国际化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国际教育: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说到国际教育,我深深感到它已经从少数特定人群选择逐渐成为大众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重视教育的多元化,把国际教育视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我认为的国际教育本质,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教育实践,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增进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赢得独特的竞争力。

国际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主观能动性、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有丰富的互动、讨论、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非常主动的。老师不会告诉学生标准答案,更不会划重点,会充分尊重同学个性的想法。同时,国际教育不是用来逃避国内升学压力的避风港,孩子的性格、优劣势、能力,是否能契合到国际教育的课程节奏和学习环境当中,都需要家长充分考虑。

从2013年开始,我陆续走访了几十个国家的百余所高校;不久前刚刚带领团队深入东南亚采访交流,也在加拿大多伦多与当地知名中学的招生官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到了国际教育的不断变化。在这些地方,创新教育理念、多元化培养模式、国际化课程设置已成为主流。在与众多中国留学生交流之后,我发现他们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国际教育带来的巨大价值。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与推进,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国际化人才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中去,探索全球教育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相比以往,今天有更多的中国家庭希望通过国际教育让下一代能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现在出去留学,不仅仅是为了国外学位或提高英语水平,而是因为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段经历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让我们终身受益。在留学过程中所锻炼的多样能力、不断拓宽认知边界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永恒宝贵的财富,而这笔财富,无关学历,无关光环。

在前行中回望:留学意义的深刻变迁

二十一世纪以来,时代和行业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教育资源的流动日益频繁,中国教育也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留学输出国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走出国门,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求学。对留学需求增长的背后,有着多种深层原因。

首先,当前普遍受到关注的主要留学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在教育、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教育领域,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它们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另一方面,学习的地域不再局限于国内,我们的目光开始投向国外,到不同的语言、文化、观念和教育制度中去求学,在世界的舞台上接受全新的挑战。这种跨文化的学习经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能够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留学生群体恰恰符合全球化竞争格局下的人才市场需求。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的跨界人才。留学经历能够把我们的孩子变成这样的人才:既懂得中国文化,又理解西方理念;既会说中文,又会说外语;既在中国长大,又有在国外工作的经验。这样的背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他们走上世界舞台赢得了更多机会。

科技赋能: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格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它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不仅是教育工具的一部分,更逐渐成为塑造未来教育格局的重要力量。

但人工智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传统职业的消失,而是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职场中,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已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跨学科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留学和国际教育的多学科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能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培养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众多欧美知名学府,人工智能已经被纳入许多学科的教学体系中,计算机科学与医学、金融、甚至哲学等领域的结合,相信这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大趋势。通过跨学科的教育,学生能够培养从多个视角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不同学科能力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之一,而留学和国际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取得成功的独特优势。通过在多元文化和跨学科的学习环境中锻炼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学生能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能够在人工智能时代蓬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学生来说,留学无疑是走向未来的坚实一步。

世界脉搏:变动中的国际教育新图景

2025年,世界局势与科技格局正发生着剧烈变动,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出既有家国情怀,又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这为我们的国际教育方向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也为中国留学群体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东方关注留学生群体的发展与动向已走过了多个春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们经历了行业的起伏变化,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子怀揣梦想,坚定地走向世界。我们始终关注着国际教育的动态与发展,致力于为中国留学生群体提供专业、全面的留学指导和信息。无论是走访世界名校,还是深入研究留学行业的趋势,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际教育的前行贡献能量。

2025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就要出版了,也是我们连续十一年发布面向整个留学生群体的数据报告,这既是对过去留学行业发展的总结和回顾,也是我们对未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这本书凝结了所有新东方国际教育板块团队的心血和智慧,也希望它能够为广大中国留学家庭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在未来,新东方也将继续关注留学生群体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教育。 bjadsTe0r9UOeqXB5o7eSBeanb/4+bJshU58y7ShNkMfeCt5O+ICtPXzkq45Z+A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