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体来看,意向留学人群和经验留学人群毕业后的主流倾向是就业或创业。
意向留学人群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或创业的占比在近三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对毕业后的规划更加清晰和明确。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就业,并认定许多新兴职业和岗位,这也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遇。
已留学人群在三年的总体变化趋势与意向留学人群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毕业后选择进一步深造的占比在近两年有显著上升。他们可能是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逐渐激发出钻研学术的兴趣,也更愿意为兴趣和学术追求继续投入。
意向留学人群毕业后的计划 (单位:%)
已留学人群毕业后的计划 (单位:%)
根据2025年调研数据,计划“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人群占比保持稳定,选择“先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再归国就业”的人群持续保持主流。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国际环境的恢复和开放,越来越多的意向留学人群期望能在海外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总体而言,留学生回国周期更长。
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意向留学人群 (单位:%)
对比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到,2025年经济压力对留学生就业的影响已经开始减弱,他们对积累社会经验的需求更加强烈。此外,在这部分留学生眼中,学历或学术水平的提高对职业道路发展的帮助有限,他们更倾向于尽早进入到职场,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升自身能力。
已留学人群选择就业/创业的原因 (单位:%)
2025年,有更多留学生是因为对高学历的主动追求而选择继续深造,深造与就业的捆绑力度较2024年有所减弱,更多学生不再期待深造能够给未来就业带来更多帮助,而是依据自身的兴趣对未来进行规划和选择。
已留学人群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 (单位:%)
2025年,有实习经历的留学生占比触底反弹,一扫此前因外部环境造成的实习受阻的阴霾,占比达54%,为历史新高。同时,数据背后也反映出当前留学经验人群对社会工作经验的高度重视。
有实习经历的留学生占比 (单位:%)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因缺乏岗位技能和经验而受挫的现象是普遍的。与此同时,对当地环境和政策的不熟悉又加剧了留学生寻找实习机会的难度。因此,有留学经验的人群普遍地对内推、实习岗位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期望相关机构可以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留学生在实习时遇到的问题 (单位:%)
留学生在实习时希望获得的帮助 (单位:%)
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超半数已留学人群会在毕业前六个月至毕业后六个月的一年时间内开始求职,这与每年的春招与秋招时间相匹配。跟随每年校招季的时间节奏,可以一定程度地减轻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发挥自身优势。因此,留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可以根据时间节奏和节点提高规划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人群将求职时间前置到毕业前6~12个月,这样可以覆盖三个主要招聘季度,提高求职成功率。
已留学人群找工作的时间 (单位:%)
“职位、薪资达不到预期”“竞争激烈”持续成为近三年留学经验人群面临的主要求职困境。越来越多的留学经验人群面临着“相关实习、工作经验不足”“无法找到对口工作”所带来的求职困难;另一方面,近年来受困于“职业方向和目标不清晰”“专业能力不足”的留学生人群持续下降。这两方面的现象反映出,留学经验人群在留学期间已经在不断地自主规划求职方向、提升自身能力,但是,在外部就业环境变得艰难的背景下,留学生的求职还需要专业性帮扶,丰富实习工作经验,以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留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已留学人群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单位:%)
从行业选择来看,金融、教育、计算机是当前意向留学人群的主要预期工作领域。与此同时,受当下就业竞争压力影响,留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持续下降,“学非所用”呈常态化趋势。
意向留学人群期望就职行业TOP11 (单位:%)
工作与专业匹配度
上市企业、大型企业、合资或外资企业是目前留学生主要倾向的工作单位类型。其中,大型企业、合资或外资企业,分列“最倾向的工作单位性质”前两名,这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和国际化水平是留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时特别关注的因素。
根据2025年调研数据,已留学人群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家庭因素是他们的主要考虑因素,占比达到40%。这表明许多留学生在决定工作地点时,会优先考虑与家人团聚或家庭责任。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紧随其后,显示出留学生在追求职业成长和经济回报方面的重视。与此同时,城市生活水平及发展前景也在留学生的重点考量内。整体而言,留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综合考虑了家庭、职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且更注重自身需求与感受。
2025年已留学人群就业城市的考虑因素 (单位:%)
在薪资方面,整体上留学生的平均工资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平均工资。特别是在7,000元及以上的高薪区间,留学生比例均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起薪水平具有一定优势。
留学生VS国内高校毕业生工资水平 (单位:%)
分阶段来看,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留学生的平均工资都有所上涨,这与社会环境日趋稳定不无关系。
此外,无论是在期望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均反映出了学历与收益之间的正比例关系,研究生的预期与现实收益均高于本科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相比,留学生的期待工资与实际首份工资之前的差距有所减小,这也反映出当下留学生对工资收益的预期逐渐回归现实。
本科留学生的首份工资VS期望工资 (单位:%)
研究生留学生的首份工资VS期望工资 (单位:%)
根据2025年调研数据,当前招聘市场以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为主体,占比达53%。与此同时,为了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国内许多企业将业务发展的矛头转向海外,存在出海业务或跨国沟通需求的企业占比达42%。由此可见,当前招聘市场对于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需求强烈。
用人单位性质 (单位:%)
用人单位是否有出海或跨国沟通业务
在2025年,超六成用人单位表示留学生在员工占比中超过10%,有超过两成用人单位表示目前在职员工中,留学生人群超过半数。可见当下留学生群体已经开始在职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招聘需求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2023年开始,对留学生的招聘需求有所增长。这表明,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会开始重视并积极招聘留学生,以满足其对多元化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相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企业对留学生招聘需求的增加,留学生在用人单位中的占比有望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将进入职场,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2025年,网络招聘、内推、校园招聘依旧是企业吸纳人才的三大主要渠道。不过,由于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猎头招聘及企业自己组织的春招/秋招的比重在上升,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企业在人才获取策略上正逐步加强专业性和针对性,以适应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业务发展需求。
用人单位的招聘渠道 (单位:%)
根据2025年调研数据,有41%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留学生时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这表明本科学历是许多用人单位的基本门槛。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具体为43%)对留学生的学历要求更高,他们更倾向于招聘具有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有6%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留学生时没有明确的学历要求,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用人单位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工作经验或其他非学历因素。建议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除了关注自身的学历背景,还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对就业市场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不同行业和岗位对学历的具体要求,以便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学历要求 (单位:%)
近年来,用人单位愈发看重留学生所在的海外高校的全球排名。对于对国际留学教育环境不甚了解的企业来说,世界排名是最易量化的指标,也最易被接受和推广。2025年,半数以上的企业要求留学生的就读院校世界排名在前100名。
除了院校背景外,用人单位还特别关注与岗位需求契合度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经验、专业对口及实习经历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用人单位并不会特别关注海外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留学生只要具备与岗位直接相关的工作或实习经历,就会在应聘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在2025年有更多的用人单位表示会关注留学生是否获得过相关领域的奖项,部分高科技公司甚至会将是否有获奖经历作为对求职者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可见如果有获奖经历,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背景要求 (单位:%)
根据2025年调研数据,“学习能力”在留学生自我评估中占据了显著位置,这与国内用人单位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不谋而合。这也表明留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也是企业所看重的。因此,对留学生而言,保持和提升这一优势将有助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企业同样非常看重员工的执行力和专业技能,这与留学生的自评存在较大差异。留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方面的优势在用人单位看来并不是招聘时的重点考虑因素。这意味着,留学生还需要关注并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能力VS留学生认为留学带来的优势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