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体或其他自然物作为长度测量的标准和单位,在其他文明的发展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古埃及把指尖到肘的长度定为标准,称为肘尺或腕尺,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就是以法老胡夫的肘尺为标准建造的,塔高300肘尺,约合147 m。古希腊把美男子库里修斯伸开双臂时,两个手指尖的距离定义为浔。古罗马的长度单位有指宽、手掌、足(脚)、步和罗马英里,较大的长度单位来源于行军途中,5脚为1步,1 000步为1罗马英里,约合1.5公里。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其拇指关节间的长度定为一英寸;英王查理曼把其足长定为一英尺(foot),约合12.7英寸。11世纪,英王亨利一世还曾把自己的鼻子到食指之间的长度定义为码。在16世纪的德国,英尺被定义为星期日礼拜完毕后,走出教堂的16名男子,高矮不拘,随机而定,各出左足前后相接取得此长度的1/16。长距离单位英里mile一词源于拉丁词语millia passuum,也即1 000个双步。
除了以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为长度标准,选取生活中的谷物作为长度标准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11世纪,德皇威廉一世宣布3颗大麦首尾相连的长度为1英寸。14世纪英王爱德华颁布法令,将3颗大麦首尾相连的长度定为1英寸,将36颗大麦首尾相连的长度定为1英尺。印度人将3粒大米首尾相连的长度定为1寸。我们平时买鞋,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尺码,如37码、42码,这个单位是民国时从欧洲传入的,42码就是42粒大麦首尾相连的长度。其他类似的单位和长度标准还有很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长度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无论是以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长度标准,还是以某些自然物、人造物作为长度标准,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个长度标准无法保证始终不变。以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长度标准,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谷物为标准,在不同的年份,种子的大小也随雨量、天气、含水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差异、变化在一些要求精度更高的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和矛盾;以人造物作为长度标准,如骨尺、玉尺还面临着无法永久保存的问题,一旦这个标准物发生损毁,将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因此,探索更稳定、更精确的标准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