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案例出自著名思想战略家理查德·鲁梅尔特的《好战略,坏战略》。这个案例给老东的启示是:我们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因此在面对某个真实世界的困难(大到国家战略,中到公司战略,小到个人发展,微至个人的时间安排)时,总有两种策略:
一种是程序正义,即将解决该困难转换为一个项目,然后将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日常活动中。最后,依序完成日常活动,就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做完了该做的。即使完成的结果不好,也可心安理得地归咎于资源不足(比如时间不足),留下一句感慨: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另一种是最优解策略,大概分为三个部分:
(1)通过深度的调研,找能撬动整体目标的“杠杆”。
(2)将实现该杠杆的方式分解为一系列“连贯性动作”。
(3)动作具有“飞轮效应”,每完成一个目标有助于完成下一个目标,最终实现整体目标。
越南儿童营养问题的案例中,斯特恩团队通过深度调研,找到的“集中资源优化的点”是“喂食习惯”,而不是平均收入水平低、卫生系统处于初期阶段、食物安全管控能力弱、居民健康意识薄弱等多个分散化且短期也无法改善的状况。
接着,斯特恩团队围绕喂食,横向分解了喂食频率、方式和成分三方面,纵向地就每个村庄的情况形成本土化策略,形成了一系列连贯性的可以落地的工作思路。连贯性的动作对内有利于斯特恩团队形成共识,力往一处使;对外有利于借助“28天形成一种习惯”理论
,使越南人民改变对儿童的喂食习惯。在这里,连贯性是关键词。
最后,斯特恩团队在改变越南人民对儿童的喂食习惯后,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变好,精神集中度变高,有助于改善教育水平。而教育水平的改善,又有助于提升居民意识、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卫生系统,拨动飞轮加速转动,最终得以整体解决适龄儿童营养问题。
两种策略中,程序正义属于程式的、惯性的、直觉的解决策略。它的好处在于当决策者遇到困难时,甚至都无须过度分析,便可对解决方案了然于胸。在实践过程中,程序正义虽然也可在具体细节中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人获得技艺的提升,但本质上人们将非常多的时间花在低水平的重复上,玩得更多的是“资源的加法游戏”,在资源有限时难以解决大难题。
最优解策略则有点“资源放大器”的意味。它的第一个小步骤,即寻找杠杆时,是非连续性和非确定性的。但当我们找到了“打蛇七寸”的关键点后,投入带来的产出会被成百上千倍地放大。最重要的是,最优解策略会培养我们遇到困难时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些思考带来的认知有很强的复利效应,在往后余生的关键时刻,能帮我们解决大问题。
可是问题来了,忙碌者如我们,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决策者,而这种看起来属于国家或公司领导层才会关心的策略,于忙碌者的我们又有何干呢?
首先,在战术上,最优解策略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少应用。相信您一定能在日常活动中找到类似的思维模型,提高工作效率或投入产出比。如在市场营销中,类似的思维模型是“定位理论”,该模型由著名营销学专家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定位理论”认为产品的营销不应直觉且程式地将营销费用拆分到各种传播渠道,而应先思考产品如何在受众心中创造独特的心智影像,再考虑资源投放。
其次,在战略上,最优解策略适合于各种组织的战略规划,这有利于忙碌者如我们,在大到公司管理,小至团队管理时,谨记作为领导者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保持对“垃圾战略”的警惕。作为领导者,我们的重要职责是弱化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将其简化之后找到“杠杆”以及“连贯性的动作(或工作思路)”,并将其提供给自己的组织。同时,我们应该警惕那些不需要深度调研就可以得到的战略规划,比如喊口号式的战略、既要干这个又要干那个的战略、单纯的财务指标型战略等,努力寻找资源放大器。
上述内容老东并不打算延伸,一则本身对各行业所知甚少,二则偏离了投资话题。本书后面的内容中试图讨论的是:平凡的我们,在忙忙碌碌的一天中,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由时间,实现高性价比的财富增长。而求解最优解的三个步骤,将是我们解开这个问题的武器。
除了最优解这项武器外,在开始讨论解决方案前,老东要再次强调忙碌者所面临的最大约束条件:时间非常有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将时间投入了被认为更有意义的领域——它们或是一份所热爱的工作,或是一项让人沉迷的爱好,或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在本书中,老东并不打算回避“时间非常有限”这个约束条件。相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约束条件虽然看起来是劣势,但换个角度会成为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将成为我们赖以战胜大多数专业投资者的根本,本书将为您一一呈现。
基于最优解的思维框架,本书将会讨论的内容如下:
步骤一:找到目标,即撬动财富增长的“杠杆”。
步骤二:将所欲实现目标转换为“连贯性动作”。
衍生效果:每个步骤中尽可能带有“飞轮效应”。
约束条件:时间有限。
围绕这个框架,本书的结构安排如下:
“理念篇”将讨论“步骤一”,同时会考虑“衍生效果”和“约束条件”。
“体系篇”将讨论“步骤二”,同时会考虑“衍生效果”和“约束条件”。
“操作篇”将主要以腾讯控股为例,讨论框架是如何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