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多年以来,老东曾和不少新晋的投资者探讨与价值投资相关的问题。

这些投资者,有刚闯入职场的菜鸟,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自由职业者,有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奶爸奶妈,还有企业的中高层、行业的超级专家。他们或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或有一项自己痴迷的爱好,或有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简而言之,他们的时间都很稀缺,我愿称之为“忙碌者”。

忙碌者因为时间有限,并不能把价值投资放在第一优先级。因此带来的第一个偏见是:认为践行价值投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这并不能怪他们,只因市面上林林总总的价值投资书籍,无论是经典的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描写巴菲特的《滚雪球》《巴菲特之道》,或是其他在此基础上践行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所写的书籍,都只是从投资者本身出发,并未考虑忙碌者的资源禀赋和所面临挑战,更不提如何巧妙地利用了。

作为忙碌者中的一员,老东也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也有不少自己痴迷的爱好,更有超级奶爸“黄袍加身”。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打磨,老东并不认为践行价值投资与这些相悖。相反,忙碌者一者是具有许多“日用而不自知”的认识,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在践行价值投资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者,践行价值投资这件事所刻意练习出来的思考方式,更会反哺我们忙碌的领域,让我们得以获取在他处无法获取的精进。

“忙碌者”和“投资者”两个身份就像相互吸引的双子星,看似不会相遇,但当二者相互交缠,共同推进彼此前行时,对我们的人生会有更加巨大的裨益。我迫切地想把这些分享给朋友们,这是创作本书的原因。

为了紧扣“忙碌者时间有限”这一重要约束条件,在全书开篇,我们将探讨一种最优解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我们将复现当年国际儿童专家斯特恩解决越南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思路,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忙碌者思考财富增长的最优解框架,并带着它开启我们的旅程。

价值投资,首先是价值观的投资,因此破除理念上的偏见最为重要。

在全书上篇(理念篇)中,我们将探讨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思维模型,它们包括:能力圈、市场先生、公司价值。但与大多数价值投资的书籍不同,为了便于忙碌者理解这三个思维模型,我们将从忙碌者而非纯粹的投资者的角度进行探讨。

比如,我们会讨论忙碌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如何建立能力圈的;

我们会探讨涨涨跌跌的市场报价同忙碌者个人薪酬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我们会探讨公司价值成长与个人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

价值投资,核心是如何投资,因此需要一套逻辑自洽、行之有效的投资体系。

在全书中篇(体系篇)中,我们将探讨一套容易被忙碌者接受的投资体系,它们包括:组合管理、行业选择、公司分析、买卖决策四个模块。但也与大多数价值投资书籍不同,我们也将在本篇中大量引入与忙碌者有关的例子。

比如,在讨论组合管理时,我们会提到刹车系统的有趣之处;

在讨论行业选择时,我们会探讨公司发展和家庭发展都有的四个阶段;

在讨论公司分析时,我们会提到儿时的伙伴——牛顿和达尔文叔叔;

在讨论买卖决策时,我们会讨论进行重要决策的几个依据。

价值投资,最后还是要实践,因此更需要实践案例以供参考。

在全书下篇(操作篇)中,我们将以一个小姐姐“小芸同学”为例,亲身感受她是如何结合忙碌者自身资源禀赋,从无到有做出最终决策的。

除此之外,价值投资过程中使用的不少思维模型,相信忙碌者在各自的领域自有妙用。

比如“理念篇”中,在提及能力圈时,探讨不同学习方式留存效果的“学习金字塔”,探讨如何更好地进入心流状态的“意外率模型”;研究市场先生时,“认知再评估”的思考方式;评估公司价值时,“灰度思考,黑白决策”的方法。

比如“体系篇”中,组合管理背后“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思考方式,行业选择时“数月亮不数星星”的思维模式,公司分析中辨析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买卖决策时所使用的“赔率和概率模型”以及“凯利公式”。

在两篇的小结中,我们还会探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事实论述”与“价值判断”的区别。这些将有利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看清楚很多问题的本质,能好好工作,热爱生活,健康投资。

但正如全书结尾所述,价值投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解释性框架,在解释性框架之下,还蕴含不是事实陈述而是价值判断的部分。本书所述的理念、体系、操作肯定有不少局限性,盼忙碌者在阅读后,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融会贯通,切忌生搬硬套。

请允许老东在此感谢那些在这个过程中帮助、陪伴、启发过老东的良师益友。首先是老东作为忙碌者在工作上的领导和小伙伴们,其次是老东作为投资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好友,比如我的投资搭档高睿、我的师兄草帽路飞、投研会的总舵主海涛兄、悉心教导我的云总、一见如故的王总、资深投资人一路_修行、君茂资本创始合伙人潘亚军、两位忘年交朱酒兄和二马兄以及某经常改名的投资群里所有的小伙伴。同时,也感谢本书的编辑燕丽丽博士以及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各位老师、大设计师张子岩同学,本书因为他们,才璞玉雕琢成器,明珠尘尽光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孩子、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重要的生命的意义。

谨以此书,送给所有忙碌者。 aU2jKBc4O8+UEXGeewvYuxChIYX2onIIJY8YRgE8FxiPjOEKMQ3KrzmV1BMtCe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