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世间再无梁启超

晚清至民国初年的梁启超,不仅是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还是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言论界的骄子”和“舆论界的权威”,无论是他主办《时务报》时期、《新民丛报》早期,还是反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时期,其思想锋芒皆具有气贯长虹、移山填海的浩浩威势。袁世凯的长子、野心勃勃想当皇帝接班人的袁克定,曾公开坦承梁启超是一位罕见的领袖名流,并有“得渠一言,贤于十万毛瑟也”的赞许。

1914年前后,梁启超数次到清华学校作“名人演讲”。许多年后,已成为文学家、名教授的梁实秋,在回忆清华求学时代聆听梁启超某次演讲时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记得一次,梁任公在清华演讲时引《箜篌引》几句诗,闻者无不为之动容:“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梁实秋描述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4gu7WR5mKNhVY+H6QDCrsunWdImEyNdJdrSTxUKzvvAsKlttfhPDFXVMEN8pa9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